專訪加護病房護理師林佳嬡,細看加護病房的日常,珍珠奶茶是過勞指數、泌尿道感染是疲累指標,日夜顛倒是醫護人員的常態。

佳嬡是一名加護病房護理師,同時也是熱愛拍照的攝影師。「攝影」對她來說,除了是紓解壓力的方式,也是一種情感投射。每個人對影像都有自己詮釋的方式,觀看者可以自由地解讀她的作品,進而引發討論,希望藉此讓大眾能夠正面地去思考醫療相關的議題,不要逃避面對和自己相關的權益。

從小就喜歡畫畫的佳嬡,其實本身興趣在藝術與廣告設計,但遭到家人反對,希望她去念護理學校。就學時,她曾去過精神科實習,從那當中發現到自己對護理的熱忱,覺得能夠「救人」是一個很神聖的職業。

在醫院,不是救人就是送行

外科加護病房通常都是收急重症的病人,佳嬡在這裡工作了四年多,幾乎每天都在面臨生離死別,也因此看盡人生百態。最常遇到的是家屬觀念不同,面對「急救」產生意見分歧,有人想要救到底,也有人希望病患不要受太多折磨,能夠自然地離開。

佳嬡曾遇過一個年輕男子,才 30 幾歲,因為車禍送進來,當時已是大片腦出血,血塊壓迫到了生命中樞的腦幹,確定回天乏術,隨時都可能離開。這位男性的健保卡上有註記 DNR(拒絕心肺復甦術),但因為他和太太結婚沒多久,小孩也才剛出生,因此家屬堅持要救到底。「經過一連串的壓胸、CPR、給藥,這些步驟不斷輪迴,導致身體都支離破碎⋯⋯這些在加護病房裡做的急救過程,是家屬看不到的另一面。基於活人才能告活人,為了避免醫療糾紛,我們還是得依照家屬的意願去急救。」言語之中,聽得出來她的無奈。

推薦閱讀:「我們願意打前鋒,終結過勞時代」華航空服員罷工現場看見性別與階級問題

DNR 其實是國際性的議題,但台灣卻很陌生,佳嬡透過拍攝這系列的影像,除了推廣 DNR 的理念,讓民眾對它有更多的認識外,更希望大家能重視「死亡」這項課題。

台灣人很避諱談論死亡,但它本來就是我們生命循環(生老病死)的其中一塊,我們應該要趁還健康時,坐下來和家人好好討論,而不是等遇到了才面對。

心態開放的她坦言,在剛當護理師的那段日子,遇到自己的病患離開時,也是難以接受。「那陣子下班回家,心情都很憂鬱,覺得前一天照顧的病人還好好的,怎麼就突然離開。」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久,每天都在幫病人送行,才開始比較能以平常心來看待,覺得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過程。

每次送走病人時,佳嬡都會幫他們進行遺體護理,這些過程讓她印象深刻,也很有感觸。「在幫他們擦澡的時候,都會邊跟他們說:『你已經輕鬆了、解脫了,不會再有病痛了,就安心的離開吧。』我覺得他們都有聽到,所以講完的時候,肢體會變得比較柔軟,比較好幫他們穿衣服。」

佳嬡在講述這段經驗時,我不禁想起了《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這部電影。劇中的男主角,原先是一名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在經歷失業低潮、重新再出發時,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身分——納棺師,一份看盡離別的工作。一開始,他的妻子因為他的「轉行」難以接受,朋友也對他的職業感到嫌惡,讓他感受到很大的壓力。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對於「處理遺體的人」存在著世俗的偏見,明明死亡是每個人必經的課題,我們卻對他們的存在感到晦氣;然而對護理師來說,接觸遺體亦是他們的日常之一。

推薦閱讀:藏人的天葬死亡觀:死亡只是肉身消逝,精神永存

對於死亡,我們更應該有一顆柔軟的心,以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雖然我們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來。

被火紋身的女孩

2015 年八仙塵爆事故的發生,打亂了許多年輕生命的人生規劃,當天院內湧入大量傷患,全是這些遭受火紋的孩子。那時候她才剛結束小夜班的時段,回到家正要休息,就被醫院急 call 回去,回想起當時的狀況,她形容就像人間煉獄。而在這當中,有一位傷患和佳嬡有著特殊的緣份。

「等你好了,我願意再幫你拍照」這首由林佳音所演唱的你多完美,記錄了八仙塵爆傷者庭瑜和佳嬡的故事。看著影片中的女孩隨著音樂緩緩起舞的身姿,很難想像她曾經歷 83% 的燒燙傷。在去年六月她主動找了佳嬡,希望將身上的傷疤記錄下來。

談到和庭瑜的這段緣份,佳嬡頗是感慨,那時很多家長成立了幫孩子集氣的粉絲專頁,佳嬡看到後才發現原來庭瑜是她臉書上的朋友,只是當時的合作因故作罷,兩人並沒有見過面。沒想到,第一次和她見面居然就在加護病房⋯⋯

同事們在照顧庭瑜時,都會不斷地跟她說:「你知道佳嬡都有來看你嗎?是之前要幫你拍照的護理師喔。」當時的庭瑜因為插管、意識不清,到由佳嬡照顧時,已是經歷很多次的換藥、清創和植皮手術,開始能夠進行復健,準備要轉去普通病房了。回想起這段過往,佳嬡說,當時的庭瑜連坐在床邊都有困難,看著她經過一次次的復健後,恢復的狀況越來越好,真的很替她開心,而對於她主動提出的拍照邀約,也讓佳嬡非常驚訝,更對庭瑜的自信與勇氣感到佩服,「因為很少人會想為身上的疤痕做記錄,會怕別人異樣的眼光。」

這組照片也鼓勵到許多八仙塵爆的患者,以及曾有過燒燙傷經驗的病人,很多人看到照片後,紛紛私訊佳嬡,告訴她這組照片帶給他們很大的能量。也因為這次的拍攝經驗,讓她開始想結合醫療與攝影,透過系列創作的影像引起社會大眾對醫療議題的關注與重視。

推薦閱讀:【台灣女孩日】張庭瑜:八仙塵爆後,龍紋身的女孩

作品一旦獲得關注,就一定會有好的稱讚跟壞的批評,一開始會很在意這些負面、甚至帶有攻擊性的回覆,但後來覺得平常心面對就好,既然無法阻止他們,那就選擇忽略,畢竟還有更多值得你去在乎的人。

珍珠奶茶其實是過勞指數

除了醫療議題,最近佳嬡也將創作方向回到自己身上,一組護理師的日常,引起廣大的回響。

以她為例,加護病房的護病比是 1:3,但他們大多要負責的是急重症病人,「有插管、呼吸器,有的還有葉克膜,萬一有突發狀況發生,應付不來怎麼辦?」他們的一天往往是這樣開始的:換上工作服,戴上口罩,核對醫囑、藥物、身體評估、翻身、更換尿布、治療、換藥⋯⋯對他們來說,每日工作十小時以上已是常態,忙碌的生活,讓護理師有許多職業傷害,像是沒時間上廁所導致泌尿道感染,沒時間吃飯,只能以珍珠奶茶來果腹,避免血糖過低,加上排班制度的關係,幾乎什麼班都會輪到,時常要調時差⋯⋯這些都是他們的日常,護理環境之惡劣,讓護理從業者不斷減少。

在今年 TEDxTaipei 的《A Thousand Voices 眾聲故事》中,有一位護理師吳淋禎也道出這些不為人知的辛酸。她在開頭時說到:「我是一位護理師,在我女兒的世界裡,我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白衣天使』,但是在我工作的時候,沒有人會這麼叫我,大家只會叫我:『小姐』」台灣社會長期不重視護理師地位的情況下,過勞、暴力對待等事件屢見不鮮,造成明明台灣擁有執照的護理師有 27 萬人,但是真正在職場工作的,卻只有 15 萬,而且這個數字正在消失當中。

推薦閱讀:「要多工作是你能力不足」日本過勞文化底下,死亡是幸福的

在這樣惡劣的醫療環境下,導致醫護人員不斷流失,然而。佳嬡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重視到醫療議題,在自己的領域閃閃發亮。我想起那天在採訪結束前,因為天色已暗,店家在每個桌上都放了一顆小蠟燭,亮熀熀的燭火就像黑夜裡的星星,而每個護理師就像那燭火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只是燭火易熄,更需要大家一起用心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