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青年掀起的廢柴思維開始,三個觀念顛覆你對工作的定義,重新定義人生價值與調整消費欲望後,工作可以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實踐生活。

今年十月,我離開了畢業以來做了三年半的工作,正式成為人們口中的「無業一族」。每天早上睡到飽,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看想看的書跟電影,跟許久不見的朋友吃飯聊聊,過了一個月簡單愜意的日子。

原本以為,我會非常享受自由之身,時間又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可是身邊的人開始關心:「你之後要做什麼呢?已經在找下一份工作了嗎?」我在內心也隱隱升起一種罪惡感:「我是否不該停下,要趕快繼續工作?不快點追上,就要被遠遠拋在後面了!」

焦慮到底的時候,也想過隨便找個工作,把自己塞進去算了。可是,原本想離職,就是希望能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沈澱,想清楚後面的路怎麼走。


圖片來源|Pexels

「工作」到底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工作?我想做什麼樣的工作?更深刻一點: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這些原本在日常瑣事中逃避的人生問題,終究避不了要面對。也因此開始注意到,這個世代對工作的定義與想法正在悄悄改變,世上正有不同的人們,不只是選擇工作,而選擇真正讓他們快樂的生活方式,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

推薦閱讀:你為何工作?把工作意義還給自己

廢柴青年:以最低花費和工時,也能過想要的日子

10 月初在端傳媒上,一篇名為〈「廢柴」的快樂生活 日本青年人:不為國家而活〉的報導,描述以勤奮為名的日本大國,也開始出現「從勞動迷思中覺醒的青年」。他們重新思考終身奉獻給工作的生命,到底為了什麼?如果只是為了活著而工作賺錢,那減少自己的慾望與開銷,是否就也能離開不喜歡的工作,把生命投注在真正熱愛的事物上?

「我喜歡做菜,不愛工作,想過好的生活一定要通過拼命掙錢來實現嗎?掙得少也花的少同樣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抱持同樣想法的青年人逐漸增加。


圖片來源|Pexels

離職後我也發現,因為不再有固定收入,反而需要好好省視自己過去的收入都花在哪裡,自己是不是真正需要那些東西?只買必需品跟伙食的話,其實需要的錢真的不多。可是過去在消費主義的催眠下,拼命工作賺錢,想買下那些以為可以滿足慾望的商品,在一次次幻滅,發現自己還是原來的自己,沒有因為那些商品變更好後,更努力想追求更好的東西,於是,「為了好生活就必須工作賺錢」這樣的思考就像皮鞭,鞭策著我們每個人沒日沒夜投入資本主義的大遊戲,像轉不出牢籠的倉鼠。

當代社會學家 Zygmunt Bauman 曾在《工作、消費與新貧》一書中指出,現代社會已經從「生產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消費美學驅策著人們投入工作,以換取能代表個人身份地位的商品,我們消費的不是商品本身的價值,而是它背後所代表的符號、帶來的意義。我們想像藉著揹一個名牌包、開一輛跑車,就能帶來他人的認同、尊重、愛,成為一個理想的自己。

推薦閱讀:從新世代下屬學到的事:不怕挑戰權威,只怕工作沒意義

但既然我們所追求的,是商品背後的意義,是一個被愛與尊重的自己,是理想的生活方式,那是不是可以拋下僅是形象的商品,直接追求背後的意義,與充實的人生呢?

理想的生活不一定要用錢堆疊出來,有些我們想要的東西其實不用錢也能擁有。當我們能從「想要好生活就必須有錢,因此要拼命工作」的迷思中解放,就能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是什麼,自己為何工作?想擁有怎樣的人生。

斜槓青年:不滿足於單一職業,擁有許多真正熱愛的事物

第二個新思維,是近年來新興的「斜槓青年」。

斜槓的意思來自符號「/」,是指現代有許多人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或身份,他們會運用自身的專長或興趣,身兼數職,因此在名片上他們用「/」來表示自己的多重身份。

斜槓青年不是為了多賺錢而多兼職,而是藉由不同的身份體驗更豐富的人生,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只侷限在單一工作的框框中,而不是盡可能挖掘人生的多樣性,就太可惜了。


圖片來源|Pexels

作者 Susan Kuang 在《斜槓青年》一書中,同樣重新思考了工作的意義:

「工作不過是手段,不是目的。的確,賺錢十分重要,因為錢為我們提供了生活所需,帶來安全感,可是如果已經有足夠支撐自己生活的資金,那麼可否不再把賺錢看成當下最重要的目標了呢?」

「我絕對不是在否定上班這件事,畢竟朝九晚五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但我們需要意識到,它既不是賺錢的唯一方式,也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方式。」

過去我們侷限於工業時代「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框架,個人的時間與精力也有限,可是在資訊化時代,我們其實擁有更多免費的學習資源,與更低成本的創業機會,例如:Youtuber、網路小說家、專欄作家等,都是這個世代青年的絕佳機會。

釐清工作的意義,正視心中的渴望,善用自我的能力與資源,我們都可以是自由而多元的斜槓青年。

無條件基本收入:不必為生存而工作,人應擁有選擇與自由

最後一個新思維,是因應自動機械化時代,社會將面臨大量失業人口而生的應對方式:「無條件基本收入」。

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簡稱 UBI,是指在機械取代人力的時代,人們仍有權享受生產結果,方法是由政府固定發放基本收入給每位國民,不論年齡、性別、身份、背景,讓無法勞動者也有基本存活的權利。

這個方式,可以讓人們從「為生存而勞動」中解放,因為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不必為賺錢從事不喜歡的工作,反而可以花時間在真正喜愛的事情上,而想賺取更多收入者,也能自由選擇繼續工作。也許人類社會將因此更進步,人們得以過更有意義的人生。

但也有人擔心,此舉會將低人們的工作意願,使整個經濟衰退,對於現在社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觀念,也是非常大的衝擊。

1974 到 1979 年,加拿大政府曾做過相關的實驗,發現受試城鎮上「男性不容易輟學,女性則可申請較長的產假。整體上人們在生理與心理上都更健康,藥物濫用、家暴、酒駕減少、上醫院的次數與費用將相對減少。」

推薦閱讀:為什麼做熱愛的工作還是不快樂?在工作找到自我實現的價值

2009年在非洲那米比亞也實驗發現,當地居民營養不良從42%下降到10%,擁有足夠的食物,變得更積極,開始用心過生活,就業率也不減反增,因為人們開始能無後顧之憂從事喜歡的工作,像是小型創業等。

無條件基本收入目前在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組織在研究與推動,包含台灣也在 2016 年加入基本收入全球網,正與世界同步探索人類未來社會的改變與可能。

我們從日本青年身上看見,就算被當成廢柴,也要為自己人生選擇的勇氣;斜槓青年告訴我們,工作與人生不該只是單一的,你可以追求更豐富的生命;無條件基本收入,帶我們想像一個從工作解放出來的社會,我們將更加自由。

世界正在快速轉變,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也不可避免直面這些變化。面對流速太快的世界,我發現若只是焦慮著要跟上,卻沒有自己的方向與目標,都是一種能量的亂竄,始終達不到理想的安定人生,也不會真正快樂。

在又一個年即將結束前,尚未有明確下階段目標的我,也提醒自己:「想清楚自己要的工作與人生,你永遠有權給自己這些思考的時間!」一起清楚意識自己現在的樣子,深刻思考生命內在的追求,即使有短期無法改變的現實因素,但新思維一旦轉動,我們開始能更積極地,朝向自己想要的人生前進。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