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自己的內心與工作狀態,你面對工作總是負能量嗎?用一個方法,帶你看見深埋心中的自我疑慮!

當「心裡苦,也說不出口」的職場集體制約文化開始式微,大家逐漸不害怕、不介意展露負面情緒。被討厭沒關係,我有被討厭的勇氣;不完美很 OK,因為我愛我自己;每天來點負能量很流行,因為負負可以得正!

為什麼單純強調正面思考的直線路徑會出現轉向?負能量反而成為引起更多討論的議題?《Cheers》雜誌專訪知名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王浩威,從宏觀社會走勢、微觀心理轉折、心理學流派消長、職場生涯規畫等角度,方方面面,鉅細靡遺地解析,並提出個人與企業可行的做法。

王浩威不只臨床經驗豐富,也長期關懷社會趨勢,兼具知性與感性,在《Cheers》為讀者解惑的專欄深受喜愛。他認為,社會集體心情從無限擁護正面思考,走向負能量當道,其實和全球經濟走勢相互呼應。而網路社交媒介興起,又剛好讓個人幽微情緒有了相互串聯、取暖的機會。 「不管外在世界如何流行,作為一個人,最終仍迴避不了自我詰問,找到生命意義和自己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才不會放任自己像沒有方向的船隻,在情緒大海中茫然浮沉,」王浩威說。而懂得調節生活中的正負能量,掌舵的手自然能握得更穩。

推薦閱讀:有些遠路是必須的!接受挫折的負能量心理學

Q:為什麼大家會對單純「正面思考」的倡導開始疲乏?為什麼標榜「負能量」會引起大眾共鳴?

這要從心理學流派發展和全球經濟趨勢兩個方向來分析。 從學院角度來看,正面心理學是新興流派,由創始學者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在1990年代後期提出。他認為心理學過去太聚焦在分析負面問題,故而提醒學界應該多往正面看,多關注快樂和幸福議題的研究。隨後,這套學說被卡內基、果斷紀律教練法等實用門派廣泛利用,進而席捲全球。 但近年來心理學界已開始省思,正向心理學恐怕只是流於一種「態度」,作為理論或應用,都已後繼無力。正向心理學常把事情講得太簡單,尤其在被企業訓練、出版寫作等廣泛借用後,已變質成「心靈雞湯」般的淺薄觀點。剛開始風行時,大家可能很受用,但一再重複後,內容明顯地趨向貧瘠、有限,甚至變成像「常識」,隨便一個名人都可隨口講出彷彿很有哲理的金句。

若從經濟環境趨勢看來,正面思考、正面能量的論調特別容易在經濟走下坡時流行。原因很簡單,景氣正旺時,大家搶錢都來不及,根本不需要正能量來激勵你;但是當景氣撞牆,就會需要利用正面能量來鼓勵自己度過難關。《祕密》、《吸引力法則》等書籍,剛好都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後、不景氣之下暢銷起來。 不過,若像現在這樣景氣低迷太久,沒有明顯復甦,還不斷歷經歐債危機、金磚四國失色、中國內需動能低迷、台灣GDP探底等挫折,大家持續悶著,就開始感覺正面式激勵沒效果,需要另一種態度來幫助自己。

我會將目前流行的負能量態度,稱為「被動式完美性格」。

在保守的同溫層只能取暖一時,卻迷惘一世

Q:「被動式完美性格」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日積月累,「被動式完美性格」會成為社會集體氛圍。經濟前景不佳,失敗的風險變大,基於害怕,大家轉而採取守勢,不敢做大幅度的冒險創業、投資。但矛盾的是,人性又對冒險有需求,無法一直安於平穩、平淡,因此「謹慎的小冒險」就蔚為風潮,「小確幸」也成為顯學。

一般來說,「完美性格」都帶有主動性,希望去追求自己渴望的東西,但「被動式完美」則是謹言慎行、避免扣分、冒險愈少愈好。最明顯的例子是,過去家長會期待小孩必須贏在起跑點,現在則普遍抱持「不要輸人就好了」心態,認為「考試不用100分,但要不扣分」。

在這樣的氣氛下,正面思考的論調便會適度地調整,來迎合大家的需求。像是《被討厭的勇氣》、《擁抱不完美》等書告訴大家「人生可以不必那麼完美」,因而大受歡迎;或是「每天來點負能量」、「我是馬克」等看似負面,但實則帶著嘲諷式幽默的粉絲專頁,也迅速流傳起來了。 

Q:這樣的氛圍下,工作者該如何看待或自處?

其實,不管是正負面能量的宣傳或論述,都沒什麼不好,關鍵是深度要夠。

人不能只是靠外界訊息不斷催眠自己,最終總是要誠實地自問:「我是誰?我應該在社會結構中站在什麼位置?我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這些問題一旦被深度探索,就不會那麼迷惘,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工作。太過刻意強化或鼓勵單一情緒,會讓自己陷入瞎子摸象的境地。 若是一味地被不安全感牽引,就愈會想找「方便門」來解決一時的心慌,無法根本性解決心理的空虛。尤其是,不管是正負能量的論述或出版品,背後都有一定程度的市場行銷操作,引導大家捲入群體激情中。大家愈茫然,就愈需要群體相互取暖,像是閱讀一樣的書,在網路上社交圈和媒體瀏覽偏好上,也開始出現「同溫層」,一群好友不斷用相同溫度的訊息來彼此慰藉。

推薦閱讀:每天來點負能量:生命中的誰都不重要,你自己最重要

同溫層讓人在短時間內感到很溫暖、被理解,人類學直接稱呼這種現象為「神祕的參與」。群我不分的感覺讓每個參與社團的個人以為自己好像變強壯、強大了,但長期來看,個人反而會在同溫層中失去自我,情感與視野只會愈走愈狹隘。

所以,每一種方便門、同溫層興起時,人就愈要保持自覺。

我會建議,大家要回歸到「家庭」,一起創造命運共同體的感覺,才不會時常在情感上感到孤單。或許有人會說,傳統定義中的大家庭、小家庭概念已在崩解,但找幾個理念相同的人,對彼此有承諾,一起面對老、病、死等議題,創造出「新的社群家族」共識,也是可行的途徑。例如,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李偉文近年來和好友們揪團買地,彼此創造下半生的記憶和扶持,就是一種嘗試和形式。 

許多讀者可能還沒走到像李偉文那樣的中年階段,但在年輕時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你們是頂客族、女性主義者還是同志,創造一個可以落實在真實生活中彼此陪伴、成長和互助的團體,會比網路同溫層實在很多。

命運共同體的互助概念也能運用到職場上或企業裡。企業可以給予員工的照顧和關懷面可以很大,不管制度面的薪資福利,或是由部門主管營造緊密的情感氛圍、更充分地和年輕員工的家長保持溝通,這些做法都可凝聚感情,降低離職率。


圖片|來源

檢視自己是不是「不滿型」員工

Q:在競爭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被要求必須追求完美,「達不到」的心理壓力反而催生出更大的挫敗感與失落感。該怎麼辦?

過去,我們常會假設每個人進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就是人格成熟的,但這個世界的趨勢是,每個人心智成熟的年齡不斷延後。現在不管是親子關係、職場教戰、情緒管理等書籍,都把每個人的標準設定得太完美了,事實上若要做到像親子書那樣完美的家長,可能多數人都要到40歲以後才有資格生小孩,但那時又已經不是最理想的生育年紀了。

理想的職場應該是,公司可以提供更多訓練和協助,不只是訓練工作技能,最好是連婚期、家庭關係、如何帶小孩等議題,都能有所協助,如此,員工才會想長久跟隨這家公司。

員工剛進到一家公司時,不只是公司會觀察他,他也會觀望這家公司。一般來說,新進員工會分為兩型:一是「觀望學習型」,只要企業提供相關協助,他就會自主學習,然後積極投入。二是「不滿型」,對公司大小事都抱持不滿的態度,最後造成組織的強大負面能量,主管如果不果斷處理,個人的小小不滿就會慢慢攪動成巨大漩渦。

推薦閱讀:在新創公司工作,你得到的不只是薪水

管理者面對不滿型員工,可以採用更多的彈性處理方案,化解抱怨;若還是化解不了,不妨快刀斬亂麻,建議員工離職,免得「留來留去留成仇」。

從個人角度來看,如果你發現自己常常抱怨,不管到什麼環境都有很多怨言,那可能就不是環境的問題了,而是自己的因素,你可能是不滿型的性格。如果可以改善,就盡量改善;若是處理不了,可能就要有自覺:自己是「進入不了社會的人」,選擇自由工作也不錯。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人總有侷限,不可能將單一情緒無限放大。 知道自己的侷限,再來進行正向激勵,才會比較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