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慈專欄【深夜青年遇見蘇格拉底】,厭世代青年的人生該如何自己定義,不願活成社會裡的瑕疵品,成長的路上不求成功,只渴望被好好地理解。

【深夜青年遇見蘇格拉底】

作為一個青年創業家,張希慈的 24 小時都捨不得浪費,深夜遇見蘇格拉底是每個追尋者的期待,張希慈看每個人都是蘇格拉底,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哲學,青年在失敗與變動時代裡享受迷路,路或許遠,但不要放棄在路上。


圖說:城市浪人創辦人暨執行長 張希慈

我遇見最不可思議的夢想

這些年,或許是工作關係,我經常遇見一些特別的年輕人。

A 是個穿著有點嘻哈的男孩,在校園裡挺像個帶頭的大哥。我第一次遇見他時,沒有覺得他看起來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地方,我很好奇地問他人生當中有沒有什麼目標。

他說他已經想好畢業後要做些什麼,更準備好了相關的知識工具,更找好夥伴與目標了。我聽著覺得挺不可思議,畢竟這年頭茫然的年輕人佔了大半,能如此早就規劃好人生,實在不簡單。我續問起他未來的規劃是什麼,他的答案很簡單,卻值得我寫成一篇文章。

推薦閱讀:如何擁有幸福人生?海倫 ‧ 米蘭:「製造麻煩是你們這一代最棒的特質!」

「我想搶銀行。」

習慣使然,我很認真地問了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志向。

「我很想做件很酷的事,但是一直唸書我覺得很無聊。我當初選大學科系只不過是遵從我爸媽的意願,他們希望我唸這個系,所以我就來了。」他說起他的故事。

「高中的時候,你有想過你比較喜歡什麼嗎?」我問。

「我覺得我對心理學是有些興趣的,但是我爸媽覺得沒有前途,希望我可以讀一些未來會賺錢的科系,最後他們幫我用學校排名以及分數按照順序排下來,我就到了這裡。進了大學以後,其他同學沒有人想讀書,大家都不去上課,所以我也不去上課,每天都在待在宿舍或去外面打球。」這樣的故事,對我來說好耳熟、好常見。

「進了大學以後,你有再自己去學心理學嗎?你又說你想做特別的事情,為什麼呢?」我問起他曾經可能擁有過的熱情,想試著了解他對人生的期待。

「沒有⋯⋯我不太知道要怎麼開始,我們學校沒有這樣的課。我知道我不想平凡的活著,但是我又只能考出很普通的成績,讀到很普通的學校、科系,畢業以後,我也一定會很普通地被忘記吧。我不想要這樣的人生⋯⋯」他黯淡說道。

用成績定義一切的社會:為何青年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用學業來評等的社會、家庭期待,讓我們好容易用平凡定義自己的人生。而人活著,無可避免地希望自己是無可取代的,不是別人的替代品、不是跟別人都一樣的複製品(更遑論成為社會定義下的瑕疵品)。

「搶銀行如果失敗被抓被關,會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你知道那是什麼感覺嗎?可能會很難再見到你身邊的朋友們呢。」我問。「我想過,但那跟我現在的生活也差不多啊。」他諷刺地笑笑。

A 讓我看見一種在生命中醞釀已久的憂鬱,憂鬱的成因來自於想成為特別的人的渴望,而這股渴望在遇到缺乏適性教育環境時轉化為憤怒,這股憤怒又在身邊人際連結的失能下顯得更加厭世。面對 A 的情況,批評與隔離都只會使得情況更加嚴重。

推薦閱讀:《絕歌》日本連續殺人案!少年 A 告白:「殺人,是因為在他眼中,看到邪惡的自己」

你或許想說這是特殊的個案,但 A 的父母健在、漢族、家庭環境小康、身體健康、一路求學平順,三不五時愛講點垃圾話。如同我們身邊上百名朋友那般地——普通。

藏在經濟數字看不見的校園之中,藏在擔憂孩子未來工作的家庭之中,好多的青年正迷失於自己是誰,他們不被擔心會窮困到活不下去,但卻找不到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看見厭世代的痛苦:憂鬱,沒有可比性

辛棄疾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當人們長大以後,因為經歷了更多,不再輕易相信年輕的人兒能有多大憂愁。但我們若能回過身,真正走進年輕的生命當中,我們也許會發現,憂愁從來沒有可比性。

不同的世代,面對不同的經濟環境與科技技術,憂愁會轉化寄生在不同的世代結構與生活之中。當憂愁發生在個體身上時,無論它對於別人來說如何不值一提,那終究是正在人們正在痛苦感受著——真真實實的悲傷。而這股悲傷,正也是厭世或憤怒常見的養分。

曾有新聞標題這樣描述現在的青年世代——這是吃飽等死的一代人,暫且稱為千禧年世代吧。他們的父母成長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於是,千禧年世代的童年比起上代人,多半基本吃穿能夠被滿足。如馬斯洛描述,當基本生理需求被滿足,更進階的需要便緊接出現——「我想做些什麼?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然而,面對薪資不再變動的時代,想要成為自己的慾望又似乎成了奢望。

推薦閱讀:22 歲厭世代的畢業情書:在充滿傷害的世界,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

當慾望不被滿足,而身邊叮嚀提醒的聲音又只是不斷復述著 X 世代常見的青年生活想像——「要好好讀書、找份穩定的工作、當個女生就不要到處跑、早點結婚、遇到問題就忍耐、努力有一天就會成功⋯⋯」。

於是,兩代人開始覺得難以溝通,彼此都從溝通的挫折中感到焦慮,但又礙於聽不懂對方的話,於是總在自己的同溫層中尋求解答,最後卻始終發現世代之間的互相傷害始終沒有停止過。事實上,溝通的挑戰,始終要回到溝通雙方身上才能尋求解答。而其實要理解青年(或說理解不同世代)這件事情也不那麼困難,只是需要一點練習。

用好奇心取代批判:做一個願意聽故事的大人

下次,當你聽到一名年輕人跟你說件讓你感到傻眼的事情時,想辦法在心中處理好那股想要罵人、批評、指責、建議的衝動,冷靜下來後,拿出你的好奇心,認真地詢問他為什麼想要這樣做,然後別打斷對方,安靜地聽對方說完,當你試著追問三到四次「為什麼」以後,再試著用你的話重新把對方的想法說過一遍,確認自己有沒有誤會之處。

接著,整理一下你心中之所以會讓你感到不舒服、震驚、難以接受等情緒的緣由以及你自己生命經歷的連結。試著再將你的想法、情緒拋回去讓對方知道的同時,也記得把你的情緒之所以出現的原因清楚地說給對方知道。

舉個例子,以故事中的親子溝通問題——孩子想要讀某個科系,大人覺得該科系不好。原本的處理方式是父母聽到孩子說想讀某某系,但父母覺得不適合,於是直接幫孩子填寫了升學志願卡。

若回到那個現場,要重新練習彼此溝通。或許我們能努力嘗試用下面的方式溝通。

「我想讀 OO 系。」這時候,請父母控制下那些直接告訴他不可行、這條路很糟、不適合孩子的各種批評或建議念頭,深吸一口氣。

「為什麼呢?」記得,人的表情、手勢、口氣都呈現了自己的情緒,有沒有情緒是很顯而易見的非語言溝通內容,所以,真的處理好情緒再開始對話吧。

「因為我覺得OOXX⋯⋯。」這時候,試著多追問幾次為什麼。比如問他「為什麼你會開始對這件事情感到好奇?」,或是「你為什麼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

接著,等對方完整說完後,你可以這樣分享意見。

「謝謝你的分享。聽到你剛說的內容,我其實一開始有一些情緒,原因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習慣性會覺得 OOXX⋯⋯。我的選擇會跟你的想法不一樣,是因為這是我的人生經驗教會我的事情。現在,我知道你的想法,你也知道我的想法來源了。你會希望怎麼做呢?」

接著,才是開始討論下一步行動或選擇的時刻了。

祝福這世代的你我,都能成為願意對不了解的人事物放下身段,重新拿回好奇心與同理心進行溝通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