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婚姻平權釋憲這一天,女人迷帶你走進《點亮台灣,亞洲燈塔》現場,許多同志互相依偎,許多不是同志的人歡呼慶祝。這一刻,是屬於大家的勝利。未來的路,我們走向溝通,更耐心地去與大眾做溝通,邀請他們攜手迎向一個更善意的世界。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每個人被祝福。我們看到台灣的那道彩虹,出現在台灣的天上,世界的天上,人權的天上。」——蕭美琴

蕭美琴在《點亮台灣,亞洲燈塔》現場祝福,這聲祝福語重心長,來得很遲,她在 2006 年提出了台灣第一起《同性婚姻法》草案。這一條路,我們走了這麼長。大法官最終判決,民法違憲,同性可以結婚。

現場有以為等一輩子都等不及一張證書的眼淚,有為伴侶先走一步花事終了的眼淚,有孩子終於可能在一個更友善的社會氛圍長大的眼淚。他們擁抱,他們親吻,他們頭倚靠頭,感謝自己活在這樣最好也最壞的時代。歷史曾經狠狠傷害過這群人,但堅持還給了他們應得的人權價值。

推薦你看:臺灣是亞洲首例!524 同婚釋憲結果:民法違憲,限期兩年修法或立法保障同性婚姻

兩年期限,生命不能再空等下去

大法官釋出兩年期間,法院必須做出推動與實質改變。在長期的婚姻平權耕耘下,我們一邊控訴,生命一邊死去。許多幼小的同志在家庭與社會的恐同意識凋零,1993 北一女學生燒炭自殺,1995 邱妙津逝世,2000 葉永鋕逝世。我們的社會辜負不起這些美好生命。

眾人宣示著兩年內要推翻同志的悲情敘事,同志的故事不是父母眼中單一的「異類版本」。現場再再呼籲:「不要因為我們有了結婚的權利,就忘記看見其他不同人們的需求。」以愛為起點的婚姻平權運動,希望這是一個序幕,讓更多人看見社會上不同存在的需求。我在回家路上經過了總統府,巴奈領軍的佔領凱道還沒離去,立法院前的運動激情背後,還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同理心,那一句「不要忘記看向邊緣的邊緣」是走了三十年的運動者的喊話,我們活,不只為自己,還為更良善的世界。

許毓仁立委上台分享:「兩年的時間,你們可以開始準備結婚了。」我們不單準備結婚,也要邀請更多不理解同志的人、害怕性別多元樣態的人,去正視與尊重社會需求。「各位的溝通不能停,無論你是同性戀或是異性戀,請到你的地方與委員要求,盡快把婚姻平權法案排到立法議程。」許毓仁給予所有期待改變的人們行動方針,讓婚姻平權民法修法更快實踐。

在台灣如此接近歷史的一刻,許多人自豪「難得今天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看見現場許多同志家庭站在一起,我更希望所有人能看見相愛相棲的事實,不只為「進步」驕傲,更伸出一隻手,給一點推力,讓接下來的修法能得到更多輿論的支持。

延伸閱讀:42 年的同婚長跑!祁家威:「我自己不需要,但要為別人拼命」

這不是最後一哩路,而是新的開始:溝通再溝通

「不容許同性結婚是違憲的。以什麼形式立法是立法機關的職責。」

現場呼籲不要以專法混淆視聽,要兌現真正的人權平等。黃國昌表示:「兩年的緩衝期,專法或民法交給法院決定,我相信部分朋友會有些失望,但最重要的,是這套解釋文,說明我們現行的民法不承認同性婚姻,違反了憲法平等權的保障,也違反的婚姻自由的形成權利。當解釋文在這樣的基礎奠基,作為一個立法者,要如何寫一套不違反憲法的專法。」

許多人喊聲聲援民法的修改,讓同志享有與「所有人」一樣的權利。下一哩路,將是婚姻平權正反兩方真正的溝通協商起點。

祁家威也表示這個溝通要突破同溫層:「要抱持溝通溝通再溝通、原諒原諒再原諒的態度。」

溝通是第一步,我們接著要實作進入更多性別教育現場,從法律打破性別歧視,不只想結婚要人權的同志在等,更多受苦的孩子,將以這個憲法解釋得到社會的理解。未來婚姻平權的戰場是深入民間做大眾對話,我們要大家一起認知這場運動改變的不只是同志的結婚權,更是一種義務——人們對自己能有更接近真實的認同,我們的小孩要在有足夠性別意識的環境下成長,他不必做個男子漢、她不必做個好姑娘,他她他,可以渴望自己自由的形狀。

我們一道道敷抹性別傷口,要去原諒父母不能理解的艱難、原諒反方抹黑與造謠、原諒恐懼我們的人。我們要做主動伸手的那一方,去蓋起秩序顛覆後的新世界。

推薦閱讀:性別觀察:524 台灣婚姻平權釋憲,亞洲離自由最靠近的一刻

我們要結婚,更要性教育

2015 年我專訪了呂欣潔,她出櫃之路走了二十年,後來母親更挺身支持她走入社運現場,為不能發聲的人發聲,當時她說溝通最重要的不是各持立場辯論:「你跟自己對話,去理解別人的立場,看到自己的盲點、承認自己無知。」

2016 年我專訪的羅毓嘉,他與情人相隔兩地相守七年,羅毓嘉就說了婚姻平權下一步我們該看見了:「那些沒有結婚的單身者者,他們有沒有友善的制度可以服用。我接觸性別運動有十多年,我當時認識四十多歲的朋友現在都五十了,甚至有些長輩,七八十歲了。時光在走,他們就是不停老去,我們的社會一直沒有給合理的交代。」

年底我再訪了 Lana 與 Cindy 生完孩子後的心情,他們當時分享希望婚姻平權通過是要孩子知道「我們的家庭沒有不一樣」,以及不要遺憾帶孩子來到這樣的世界:「有了孩子以後,要思考的很多,台灣的環境會養出什麼樣的小孩?他們可以在這裡自由的長程自己嗎?我們更關心教育、關心課綱、更關心婚姻平權現場。我們聽過很多同志家長的分享,孩子不會覺得同志家庭有什麼奇怪,反而是小朋友的父母、老師,各別的信仰跟觀感可能會對同志家庭的小孩造成壓迫。」

這些人的愛坦蕩蕩,值得被慶祝、更該被社會祝福。最後,我想分享這麼一句話祁家威在憲法解釋後說的一句話:「勝不驕、敗不餒。」

我們從來不是要比輸贏,而是要爭取平等。台灣不是要做亞洲平權燈塔,而是要在自己心中,亮起相信的火光。

偶遇許多在婚姻平權現場曾遇過的人們,這些同志家庭我曾看過他們帶著小孩走上街頭,他們親手為孩子做性別教育手冊。他們很急,怕孩子生在一個惡意的社會,所以要趕緊從體制去拔除過去他們所受過的苦難——一個恐懼同志的社會氛圍,這一天,他們終於有勇氣可以對孩子說,你們可能活在一個可以安全成長、終老的台灣了。我看著他們閃亮的眼光,想問還有沒有什麼話想說呢,他們笑,只說,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一起走呢。

接著畫起他們同志家庭光景裡的柴米油鹽,孩子一樣哭鬧,兩個母親間一樣有教養辯論,家一樣晴時多雲偶陣雨,這就是每個家的常態。我們在此刻擁抱,說聲辛苦了。

傾盆大雨中迎接好消息,雨後的彩虹來了。

如果你有步履漫長行之有年的愛人,轉身向他說:「親愛的,我們可以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