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學社團的 Christine 以性別教育為念,寫一份母親最想要的禮物清單,不要名貴鮮花巧克力,只希望,這個世界能保留一份完整的人格給母親,以及一份性別選擇的自由給孩子。

2017 年的這個母親節,還在聚餐吃喝及花錢送禮中度過嗎?

自從四月底《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過世的「蝴蝶逝去效應」襲來(沈重默哀),親子共學性別研究社就收到許多加入社團的申請,這個社團是讓一大票熱愛分享、討論跟自學任何與「性/別」有關議題的共學團媽爸親職共同學習「性/別沒有十八禁」,反而就像參加烘培、旅遊社團、團購、運動或攝影社團一樣稀鬆平常。

團員中除了當人親職照護的,更不乏性別平權運動人士、同性伴侶家庭、青少自學學生、跨性別女性主義倡議人士、女性主義行動藝術家、進步價值基進側翼、體制學校公民教師、兒童權利倡議作家和政府特聘性別平等委員等,一同為了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任何和性別相關的議題,做好基本知能功課以及心腦準備。

從今年這一個母親節開始,啟動最佳隊友模式當作一輩子的禮物

這些社團加入申請,如果不是嘗試用「洪水法」來鋪天蓋地的極端宗教保守團體要來一探究竟並試圖入內「對話」,那就可以想見此時此刻可能最符合媽媽急需的,不是鮮花素果,不是珠光寶氣,不是勞務工具,不是吃完拉掉,而是一個個和主要照護者同步積極執行家內「性/別教育」的隊友和環境。

因為一位全年 365 天 24/7 無休、選擇當媽媽就一輩子是媽媽的女性,面臨的責任義務如此沈重,從家內就開始的「性/別教育」,帶來的也是對每一個媽媽的「性解放」,不再向特定性別社會壓迫,不再對性別議題恐懼迷信,不再以性別刻板限縮選擇。

因此,身為性研社和方才參與「孩子最大的恐懼:性別平等教育做得不夠好」進家盟的基進成員之一,著實欣見眾人開始重視「性/別教育」,這個時代轉捩點出現的當下,讓我來試著列出幾個獻給母親的一輩子禮物建議,給和媽媽同步執行家內「性/別教育」的隊友(父親、和媽媽一樣是的同性伴侶、媽媽的媽爸、媽媽伴侶的媽爸、鄰居媽爸、媽媽的手足、媽媽的伴侶的手足⋯⋯族繁不及備載)參考參考吧!

同場加映:性別觀察:老師幹嘛露奶?小孩與大人的性別再教育之路

丟棄對母職神聖想像,每位女性個體都該被認識和獨特對待

先說第一個禮物。這個社會在對待一個有伴侶有孩子的女性時,總是戀母情結深深深幾許地偏好喊人媽媽,就像結婚儀式時也要強調其中會有一個或兩個「新娘」來對照「舊娘」。買個放鬆咖啡被喊作:「媽媽⋯⋯,你的咖啡好了!」,去個親子餐廳被喊作:「馬麻⋯⋯,我們的消費方式是⋯⋯」,散個步、溜個小孩被提醒:「馬迷,你的孩子剛剛跌倒,撞壞了裝飾燈⋯⋯」,分分秒秒被提醒一輩子要擔起另外一個、二個、三個或數個(?!心生敬佩⋯⋯)小生命的責任義務。

回想起我自己某一次搭乘從北國返回台灣的班機上,因為是加入家人的商務旅程,家人在工作,我則只有一個人帶著阿皮和阿兜在人生地不熟的境外過了近一週所謂「被二打一」日子,於是當一位接著一位空服人員前一句「狗太太」善意告知這趟航程的任何優惠或是關照都是因為伴侶的恩澤,後一句「皮媽媽、兜媽媽」頻繁提醒對於兩個幼兒在這趟航程的照護責任可不要懈怠;疲態困窘的我,打從內心深處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落失,決定第一時間向空服人員提出「正名」,終於在後段航程拿回「李女士」的稱謂,於已然密閉狹隘的空間中,感受自己真實存在。

推薦你看:【母親手信】賴芳玉:做母親,首先要做自己

是的,把一個當媽媽的女性當作他自己,不是某太太也不是某媽媽,不是誰的附屬品存在、也不是誰的當然咎責單位,他就是他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有「性別意義」的措舉。

也許時為自己孩子的夠好媽媽,而不是眾人口中的模範母親或女超人或是鋼鐵身和溫柔心的完美結合;也許時為自己伴侶的生命隊友,而不是一定要「顧好伴侶的胃」的無薪伙食工班或是「管好伴侶的莖」的當然性欲出口。然而,這一生一世,這一位女性不管有多少角色在身、多少層層疊疊的生命經驗,他依舊是他自己。因此,從今年母親節開始,我建議的第一個禮物就是,送給媽媽一個「不再有母職神聖想像只有個體充分認識和獨特對待」的一輩子吧!

努力覺察抿除言行之間約定俗成、理所當然的傳統性別刻板作為

說到第二個禮物,不諱言地,許多女性在婚姻制度下成為媽媽後,並不必然能夠成立核心家庭,因此經常有在農曆年假或是各類型「以家庭團聚為名」(包括本文主題:母親節),失去決策自主權的情形。雖然有兒童成員的家庭,通常能夠以兒童成員最大福祉權益來考量渡過之地點及共渡的人選,但此時的媽媽就失去了話語權和參與表意權,似乎沒有顧及本身舒適歡欣程度和利益福祉向度的選擇可能。

你會喜歡:媽媽不是家庭保姆!瑞典育兒學:父職母職都是好職業

無論任何性別、任何社會角色及任何家庭角色,都應當被賦予決定節慶假日如何渡過之自主權,不應被任何名為傳統、文化、責任、義務、感情包袱等託辭,而被剝奪其權利/權益,而具婚姻或非婚關係等的伴侶之間,不應以情緒勒索或(顯/隱性)經濟制裁方式,強制另一方履行任何面對對方原生家庭的瑣務、勞務、財務、身心照護和情緒勞動等重大責任。

其實,在非節慶假日期間,任何性別、任何社會角色及家庭角色的個體,也都應當擁有「決定是否自由來去原生家庭偶爾當當最客人的家人」、「專注待在核心家庭和孩子共存亡」或者是「獨善個體己身生活」的權利。白話文意思就是,當加害人伴侶說出:「誒,媽媽(?!Excuse Me?),我們週末有三攤母親節要過⋯⋯」的時候,受害人伴侶請理所當然地賞伴侶一個白眼。

都說了今天這一天短短的 24 小時(其實說不定只有 12 小時)好不容易是以媽媽之名歡慶的日子了,就讓他自己去選擇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或是讓他拋伴棄孩地去徹底放風吧!說得這麼明白,我建議的第二個禮物就是,送給媽媽一個「努力覺察抿除言行之間約定俗成、不再有理所當然的傳統性別刻板作為」的一輩子吧!

給孩子同理、尊重、接納和支持的一個「性/別友善」家庭

而第三個禮物,是從「孩子你的幸福就是我的滿足」角度來設計的。

不論哪一種性格特質的孩子,這邊特別要講的是「生理性別」、「性氣質」、「性/別認同」及「性傾向」,都冀望能夠獲得原生家庭媽爸和親友的認同,這似乎是許多人窮其一生所追求的盼望,我還是孩子時也是懷著這樣的盼望,直到我父親過世當天病榻前,我依舊捧著他一生期許我成為的種種冠冕和成就細數給他聽,從他晦澀陰沈飄渺微弱夢囈般的錯亂回應,去尋找一絲絲他說不定認同我、以我為榮、甚至愛我的點點光訊。

而那個我,是不是我想要成為的我?或者,是不是真正的我呢?他愛這一個真正的我、我想要成為的我嗎?至今未有答案。

多少被視作「正常的普通孩子」在摯親各種無端價值和奢望期待中,不被認同、不被允許、不被支持甚至就不被愛了,那麼被視作「不正常性氣質」、「性別認同錯置」以及「性傾向要被矯正」的孩子,更是畢生要在親友師儕和社會大眾不明究理中顛沛流離、載浮載沉。

延伸閱讀:性別平等的未竟之路:從玫瑰少年葉永鋕看台灣司法

更何況,在長久「對性 要嘛羞恥化要嘛神聖化」的台灣待進步社會中,「性/別的需求」上與人相異而引來所有旁人不明究理造成的誤解、差別待遇(歧視)和言行傷害,讓孩子一生自我否定、自卑乞憐、自責形穢、甚至自我了斷,是多麼令人沈重的痛苦;而身為一個母親,看見孩子凋零,是最極度拉扯肺腑的,為了獲得最感心的孩子一生笑靨當作母職的回饋;所以,我建議隊友(父親、和媽媽一樣是的同性伴侶、媽媽的媽爸、媽媽伴侶的媽爸、鄰居媽爸、媽媽的手足、媽媽的伴侶的手足⋯⋯族繁不及備載)的第三個禮物就是:

送給媽媽一個「給孩子同理、尊重、接納和支持的一個『性/別友善』的家庭吧!

只有微小公民個體的點點努力還不夠,促成全國傾力來達成

最後一個禮物,送給全年 365 天 24/7 無休、選擇當媽媽就一輩子是媽媽的女性,是「一個全國傾力協助親職照護的親子友善進步國家」。

他們從做下這個決定後的第一時間,就咬牙放棄不再出現在通常僅只設定/設計給成人使用和存在的空間,否則就會是困難重重和舉步維艱,這些包括了各類勞力密集職場、長途巴士、火車或飛機旅行、電影院、哺乳都被驅趕的美術館、議會或是嚴肅媒體的訪談,「成為媽媽」等於形成了「天然屏障」,對媽媽這一類主要親職照護者族群造成「種族隔離」的現象,因此大多數時間,媽媽會待在孩子安全愉悅活動、自己也能便利照護或情緒放鬆的空間。

例如:核心家庭的家裡、讓主要照護者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原生家庭、好玩特色又共融的公園戶外遊戲場、付大筆費用的室內遊戲場、或是或多或少理解孩子天生特質並提供友善設施的親子餐廳;從此,漸漸脫離現實、日常失序、生命翻轉,生活似乎只獨留持家顧伴、育養孩子,付出時間、精神、體能和靈魂,僅獲得不時要自嘲自己「為了家庭放棄一切」的無才貞德賢內助形象。

一個親子友善的進步國家,是整個社會一起來把這種「天然屏障般的種族隔離」去除,全國傾力來協助媽媽(和他的隊友)一起照護孩子的,而且是用進步多元的性別平等之力來達成,不是一年只有某個月份的某一天突然出現各種虛華歡慶,像是諷刺對比一輩子「母親劫」的唯一喘息。

衷心期盼台灣進展為「親子友善有愛、多元性別無礙」的社會,從家內互動、大小公民覺醒、「性/別教育」革新,到社會性別共作,讓所有媽媽不會再被進步緩慢甚或停滯不前的國家體制壓迫剝削,讓所有孩子不會再在社會認同和文化隔離的課題上被傷害霸凌,就是送給媽媽最重要的母親節永久保值、永遠保鮮、永保安康大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