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作者張鳳媖在捷克反思親子關係,從小讓孩子去探索自我,與他分享生命經歷,「愛的連結」才是圈起家庭的親密關係。

文|張鳳媖

捷克深夜,我在 FB 動態牆上瀏覽著台灣朋友的動態,A 抱怨著適逢適婚年齡,家長幾乎每週都要詢問「有男朋友了嗎?」、「什麼時候要結婚?」。B 訴苦說爸媽不喜歡她的男朋友,嫌門不當戶不對,極力阻止他們來往。結了婚的 C 也未能倖免,長輩總是催促:「怎麼還不生小孩?」。在華人社會裡似乎總少不了這樣的壓力和羈絆,我們習慣了父母說:「你至少要上國立大學。」「選某某工作才有前途。」大家都被要求要「聽話」,在家裡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工作上聽老闆的話,但卻忘了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我想起以前在台灣教書的日子,家長們常會問我:「老師,填什麼科系未來發展比較好?」「我兒子這個成績能不能上某某大學?」但少有家長會問問自己的孩子,他喜歡什麼。事實上,當你問孩子他喜歡什麼,最常見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從小到大,他們一路上跟隨家長安排好的路線,才藝班、安親班、補習班、家教課,由父母決定了每天的日程,讀書考試佔據了大部分時間,自然沒有餘暇深入思考或探索自己未來的方向。

推薦閱讀:另類教育,讓德國的孩子不一樣

剛到捷克參加當地的瑜珈課程時,我很驚訝的發現不同於台灣的成人才藝教室多為成年女性,捷克的瑜珈教室裡也有不少高中女生。書都唸不完了,怎麼有時間來上瑜珈課呢?我想起學生時代,我們日復一日往返學校、補習班,再回家埋首作業、準備隔日考試的固定模式,捷克高中生的忙碌程度不亞於我們。但不同的是,所有的活動都是自己思慮過後的安排,讀書、打工、參加才藝課或社團活動、陪伴家人、和男女朋友約會⋯⋯,他們從小就在學習為自己做決定,在眾多選項中按自由意志選擇,為自己安排生活,課業從不是唯一的選項。

捷克在高中階段就要求學生依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入企業實習,當我問起他們大學想選什麼科系、未來想做什麼,每個人都可以給出多元且輪廓清晰的答案,沒有人說:「我不知道。」,也沒有人回答一個熱門科系,只因父母感覺其發展前景好。每個人都把握自己的選擇權,在探索與深思熟慮後,給出非常堅定的答案。捷克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儘管有時他們也私下透露為孩子的決定擔憂,但沒有人以「我是為你好。」為由,認為自己可以主導孩子的人生。面對未來選擇是如此,戀愛方面也是如此。

推薦閱讀:親密關係的練習題:總是傷到自己與對方,不叫愛

在台灣,從小父母和老師殷殷告誡我們:「學生要專心念書,不准談戀愛。」但是到畢業後有了穩定的工作,又開始追問:「怎麼還沒有男朋友?」、「誰誰誰的女兒都結婚了。」、「某某某都生第二胎了。」學生時代禁止戀愛,但到了一定年齡,結婚生子彷彿成了你追我趕的競賽,或是在行事曆上等待勾選的代辦事項。

捷克父母認為,學習愛人與被愛也是重要的能力,並不反對孩子早早談戀愛,認為這是很自然的事,也尊重孩子的愛情。當我的捷克朋友說起她 15 歲初戀時,交了 34 歲的男朋友,我倒抽一口氣,心想這要是在台灣,不少父母應該會大力阻止,擔心女兒被拐被騙、影響課業吧!捷克朋友笑笑說這沒什麼,她的朋友裡,還有更早談戀愛的呢!她把男友帶回家,介紹給父母,一起用晚餐。父母會主動關心他們的交往狀況,但從不干預或阻止,她也樂於和父母討論。

推薦閱讀:剩女?我不是抗拒婚姻,只是不願將就

後來,初戀以分手告終,父母陪著她一起掉眼淚,一起陪她度過初嘗戀愛挫敗的漫漫長夜。往後她的每一任男友,也總在第一時間帶回家介紹給父母,她說:「我媽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什麼都會跟她說。」

很多人以為在個人主義盛行的歐洲,親子關係也許不如華人社會緊密,其實不然。我在捷克實際觀察到的情況是,在尊重彼此空間的情況下,家庭關係反而更加親密,子女更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我想起大學時,許多同學總嫌父母囉嗦不想回家,常以路程遙遠為藉口,久久才回家一次。捷克的國土是台灣的兩倍大,路程更遙遠,卻有不少大學生固定每週末都乘長途車回家。老公實驗室的德國博士生更甚,每週五都從捷克開 5 小時的車回德國,週日再開 5 小時回捷克。週末的聚會邀約她一律婉拒,因為「我想回家陪家人。」

儘管歐洲社會沒有「孝順」的概念,但我看到父母與子女仍擁有很親密的連結,「愛」的力量更加強大,也更健康。

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幸福的途徑,捷克人深知這點。結婚生子的傳統模式不是唯一選擇,大家看待離婚的態度也很寬容,與其為了孩子堅守一段沒有愛的婚姻,更多捷克人會選擇離婚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我身邊也不乏雙方離婚後帶著孩子再婚的重組家庭、同居生了好幾個孩子卻堅持不婚的情侶,也有人選擇獨身,或是結了婚不生孩子的頂客族模式。在捷克,未婚、離婚或不生育都不意味著缺陷,只是每個人自然而然的生命進程。父母與社會全然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不加以置評。

推薦閱讀:【婚不婚插畫專欄】我們相愛,依然擁抱「一個人」的完整

在布傑約維采的深夜裡,我繼續瀏覽著朋友們的動態,想起紀伯倫在《先知》裡的描述「孩子」的詩句:「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