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觀察家 2017 年版,邀你書寫,打造公共性與知識性兼具的平台。寫在幼稚園女老師虐童案後,讓我們解構幼教界的性別文化,看見更多被固化為「孩子保姆」的幼稚園老師,這樣根深蒂固的觀念,再次潛移默化的深化「母職」。

文/Helen

受害者變加害者,為何老師變得不可愛了

這幾天看到了一則宛如台版的韓片《熔爐》中,幼兒園女老師長期虐待幼童的新聞,心情除了沉重,還有更多的疑問,為何這樣的事件會出現在標榜雙語教學和優質的教育環境出名的貴族學校?這樣的事件一再上演,而輿論也大多強調經營者聘任的不適任教師,甚至起底女老師之前是否有其他虐童的前科?

首先,我想強調的是,一般大眾是如何看待女性教育者,尤其是第一線學齡前的幼教老師,她們被期望或塑造出來的型像又是如何?為了更早銜接上國際化的語言優勢,女老師們不但要有基本的英語能力,還更要加強西方文化中的活潑、有愛心、有耐心並能夠獨立創造出宛如置身國外的教學環境,最好符合純正美式口語化發音、並強調愈早學愈好、能夠記住更多的單字並流利的和母語交互使用。

若以就業市場來看,一般而言,投入幼教業的老師們年齡普遍年輕化,而投入雙語教育機構的老師們除了大學或專科外文系畢業生,還有的半路出家考上國際英語教學認證 TESOL(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為了符合這些雙語機構的文化形象,外型年輕化或有國外留學背景就成了趨勢,但除了這些外顯性的優勢外,關於幼兒發展中的母語文化認同及心理需求卻弱化了。

更多時候,年輕的女性在投入幼教業前,除了薪資考量(薪資普遍不高),她們有很多並未接觸或有真正參與幼童照護工作,而工作場所中的僱主也沒正視這些生力軍在教學時是否會發生挫折?就算是在幼教圈已有了多年的教學經驗,但在強調師資年輕活潑的幼兒教育賣點下,老師們是否會因工作中的年齡因素感到無法跟上日新月益的西式教學法?比如說在非英語系的環境中硬要設計配合教出 「美式口音」 的教學是否造成課程與師資上的混亂並加重了老師們的負擔?雖然現在有很多雙語幼兒園皆強調有外師從旁輔助,但老師們之間的教學配合仍有一段過渡期。

除了幼教機構本身的組織文化架構下對女性教育工作者的外型、年齡、個性等有所篏制,對於相對較少數之男性幼教人員而言,工作的分配上或多或少也要顧及到生理上的不同而另作安排,比方說針對學生一對一課後輔導的工作可能會顧及到家長顧忌小孩單獨與成年男性相處下所產生的疑惑與安全顧慮而轉由女性接手(歧視來源之一),而在少子化的浪潮之下,男性幼教人員在進行職涯探索時也會被身邊的親朋好友質疑這樣母性化的工作內容是否有發展性如薪資是否可以養家,甚至怕被貼上 「娘味」太重的標籤。

推薦你看:陰柔的「中二男孩」?為什麼我們期待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

同樣身為幼教人員的女性,則被要求除了工作內容中對幼童的照護外,在一般的非職場環境也同樣有著 「幼兒教育與母愛內建的連結」壓力被迫成為親朋好友眼中 「好女兒、好媽媽、好媳婦」的刻板樣本。(身邊好友A小姐因為從事幼教工作,常常在下班後被迫接收家長或其他長輩 Line 對於親子教養或學習進度的質詢,造成生活品質大亂)

延伸閱讀:性別觀察:爸爸去哪兒之後,為何《媽媽是超人》?

另外,以目前會讓學齡前孩子去上雙語補習班的家長,多半是認為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而且社經地位也在一定水準之上。

但是教育的前提就是必需了解每個孩子的學習動機與成效一定是良莠不齊,而且幼兒學外語的成效是否真有如廣告上宣傳的對日後的語言學習、社會心理特質或認知思考上有實質的幫助還尚待多方研究,況且市面上的幼教機構並不等於一般學校,對於學生差異化的管理上還是傾向多背誦、多記憶單字為主,若孩子沒有達到一定標準,或孩子叛逆不肯乖乖學習,不難保證管教上會傾向較為嚴厲的手段。

若以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慣用不人道的方式做為懲處手段者大多是情緒障礙,藉由對別人施暴來自我調節情緒,性格上有反社會傾向,對人的同理心薄弱,見人受苦沒感覺,甚至覺得好玩。又或者是源自於小時候也有類似的受迫害經驗,故以此為渲洩工作壓力的管道。

但是這樣的成長經驗一般而言會因為個人隱私權而不會在受僱時被揭露,而這些如同溫水煮青蛙般強調高度親和力的老師們,在遇到教學挫折時也多半沒有職場上諮詢的保障,反而要擔心萬一自己不如招生文宣描述般親切有耐心而因此丟了工作。

也許,對於虐童案的一再發生,社會大眾除了強力譴責加害者外,還有更多更深層的原因需要專家去發掘一般大眾對於女性教育者是否在社會心理層面有過多的期待,另外,不論是男性或是女性,工作中最基本的專業分工不應該全由性別去做職務上的區隔。

對於市面上強調美語教學或雙語教學的賣點,政府也應讓再檢討並規範以避免教育方向走向功利化,再加上幼教業薪資偏低的問題,迫使有經驗的幼教老師轉向其他行業,進而降低了幼兒專業教育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