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跨出舒適圈?讓我們從面對自己害怕的事開始吧!新的一年,讓自己誠實看向恐懼,你最不敢踏足的洞穴,將有最令人意外的寶藏。與「不舒服」相處,活一趟精彩的人生!

前一陣子寫了幾篇鼓勵大家跨出舒適圈的文章,上禮拜收到了一篇讀者來信,詢問到底要怎麼樣做才算是踏出舒適圈。剛好這兩周除了工作之外,獨自參加了許多活動,或許可以跟你們分享看看-對我來說,到底要怎麼樣,才算是踏出舒適圈。

其實踏出舒適圈不一定是要去做一些多麼瘋狂的事情;有一些小至生活當中的一些小動作,都可以逼迫自己做出一些小改變,進而彩色自己看似無聊的人生。

舉例來說,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像是台北或者是紐約,你會發現人們無時無刻都在避免與陌生人發生「眼神接觸」。上個月公司聚餐,我的一位團隊的其中一個老闆,就提到了這個問題。他來自美國南方,那是一個在路上兩個人只要有眼神交會就必須要交談的地方。就像在台灣的鄉下,每天早上走在路上我們也會與鄰居打聲招呼說聲「透早!」一樣,這些交談的發生極為自然,不僅不會給你壓力,反而營造出了和樂融融的好心情。

但在紐約,甚至是我們的辦公室裡,他提到,不管是在等電梯或者是在餐廳排隊等點餐,幾乎所有人只要一離開辦公桌,就馬上成為「低頭族」-頭也不抬地使用手機。這讓我老闆覺得自己很突兀,因為他已經習慣了與人打招呼甚至簡單地說聲「嗨」。

在一陣的討論過後,其實我們都有察覺到這個現象,有些人甚至就擁有這些習慣。他們其實使用手機的目的,不是因為他們真正需要使用手機,大部分的人或許只是要避免與陌生人產生無謂的眼神交會,進而發生言語交談。

在那天的討論過後,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對自己感到很失望。還記得自己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到處往外跑認識新朋友,甚至喜歡在國外跟陌生人交談。我無時無刻讓自己擁有觀光客的心態,因為我永遠都不知道這些交談可以帶給我怎麼樣的寫作靈感或者是生活故事。但自從工作了以後,理應在生活中更努力尋找樂趣的我,卻也染上了這些城市陋習-你我井水不犯河水,我只需要把頭低下,刷刷手機,我就可以避免別人打擾我。而日子久了,自己也彷彿變得更內向,甚至不想要在工作的時間外與任何陌生人產生接觸。

推薦閱讀:恐懼換來的是自由!跨出舒適圈的六個練習

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心態,我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極度無聊的人;寫作靈感也不再源源不絕,與朋友交談也漸漸地離不開工作。

從那天晚上開始,我就發誓,我每一周,甚至每一天,一定要做一件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我把耳機和手機收進口袋,每天出門上班時就不再使用手機聽音樂;也不再利用等車或者等電梯的時候看手機。這一個小小的動作,雖然很不起眼,但我發現自己每天又多了許多時間抬頭看看周遭。有時候在辦公室走廊上遇見同事眼神交會後的那一聲招呼,也會讓我感到能量滿滿。

或許就是這些逼迫自己脫離舒適圈的信念,我不再刻意拒絕朋友或者同事的邀請。無意間,我參加了公司拉丁美洲人的社團組織,並且當起了幹部開始舉辦拉美人的活動;自己也接受了猶太朋友的邀請,去參加他們每週五固定舉辦的 Shabbat 晚餐。雖然每次活動一開始,我會因為自己在團體當中的獨特而感到「不舒服」,可是每次這些「不舒服」在活動的最後都轉變成了一段段珍貴的友誼。

時間久了,你會漸漸地愛上這些「不舒服」,因為你知道,這些「不舒服」最終都會帶給你一輩子的回憶。

現在就算沒有朋友的邀請,我也學會了自己去找舒適圈外的活動。譬如說去看電影首映,去紐約市區的設計小店或者餐廳訪問,甚至去看藝術展。這些每個周末的小活動不僅讓我認識了許多才華洋溢的人士,也漸漸地介紹了自己的寫作專欄,開始受到了一些以前想像不到的邀約。雖然每一次參加活動前都會感到些許的焦慮,我或許可以龜縮在家或者每天去跟熟識的朋友廝混,但只要克服了這些焦慮,你會看到許多不同的驚喜,而這些驚喜往往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推薦閱讀:揭開巨大面具下的渺小自卑:心理師的自我療癒課程

所以,對我來說,踏出舒適圈的做法或者終極目標,就是學習讓自己在「不舒服」的環境當中「舒服」地自處。你要習慣這些「不舒服」,這些「不舒服」才會帶給你想像不到的經驗。

再年輕一點時,我做任何事情都會先問自己做過了沒,如果沒有做過,我會害怕,會退縮;現在的我,做任何事情前我還是會先問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如果沒有,我反而會很興奮,因為我知道我人生的「待做事項」又可以劃掉一個。

人生真的好短,每個人的「待做事項」卻又無比的多,或許,我們都要習慣讓自己處在不舒服的狀態,才會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