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女主角在離開戀人後,出發尋找人生方向,對你而言,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呢?閱樂書店與《旅飯》總編輯黃麗群,旅行中你自己走過的路,才是超越虛擬實境,真正裝進人生皮箱的深刻。


《旅飯》總編輯黃麗群用新鮮的角度探討「旅行」這件事

旅行還能是什麼?身為世界上旅人之一的你,是否曾有探究過這個問題?

旅行,並不僅是字面的二字如此簡單,便可完全解釋它存在的意義。它是個不單需要全身參與,還得全神貫注的活動。身在異國時,不管時間長短,每一天,大量的未知、新鮮的訊息都會如雪片般飛來,將我們緊緊包圍,使我們得快速適應,並在短時間內成為半個當地人,活出另種樣貌。

甚至,我們還能將這樣的體驗包裝帶回去,使得更多的人跟我們一樣,有機會在另個地方,呼吸不同的空氣,感受所謂的「文化差異」。

延伸閱讀:環島微醺小旅行:一定有你喜歡的城市酒吧地圖


《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一書,探討旅行、旅人故事

也許你會說,現在的科技日新月異,光陰飛逝似箭,訊息分秒都在更新,尤其我們可以透過衛星、地圖,或是旅人遊記,輕而易舉地了解義大利的文化,日本的風情,巴黎的美景,實在無須大費周章前往當地將錢灑下。但是,閱讀完《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一書的黃麗群就認為,即便時代怎麼進步,旅行是我們人生中的必要 存在,它所佔得比重,依舊是大得無法抹去及代替。

回溯過去,旅行並非是個常態性行為。有漫長的時間裡,人們只想著如何求生,對於 旅行這種資本外溢的活動,可是腦中從來也不曾閃過的念頭。直到工業革命後,交通越發現代化,18 世紀的英國便開始大舉實行「Grand Tour」,貴族子弟大舉前往歐洲各國,學習當地音樂、藝術,享受生活及美食,體驗最上層的社會,成為更不同的「歐洲人」,這才讓一切開始變得不一樣。待時間繼續往前推進,這樣的國際交流,開始向下通俗化,不同國家的人可以停止想像,而是以行動,用雙腳踏入幻想已久的生活。

不僅是歐洲,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當時也有趨近現代化的「跨國行動」。一開始,因著鐵路的開發,每個城市,每位市民開始對自己熟悉的地方展開了研究,就怕還有哪些陌生的角落,無法鉅細靡遺地介紹給他人,努力探索著,就是試圖給外地來的旅人最精彩的回憶和足以帶回去和街訪鄰居們說嘴的經歷。

當然不只這些,日本人也將「休業旅行」的概念帶進了台灣,透過踏遍不同城市,孩子們可以開始對未來上色,實質地描繪自己原本一知半解的國家,停止擔任「城市人」,而是進化成真正的「國人」。

野心勃勃的日本也為了彰顯國力強盛,安排了許多學生到日本觀光,讓他們讚嘆之餘,也能全心臣服。此舉也讓為數不少的優秀青年學子們,有了想湧進日本留學的決心,進而帶起了當時的出國風氣以及後來的「哈日潮」。


黃麗群(左)突破科技盲點,要人莫忘旅行所帶給我們的經歷,才最難能可貴

黃麗群說,或許在科技帶領之下,世界上在也沒有「奇觀」存在。我們只要上網就能知天下,家的附近或許就萬國料理林立,每間餐廳無不引頸期盼消費者上門光臨;總之,根本無須出國,太陽底下也實在沒了新鮮事。

加上,VR(虛擬實境)出現後,媒體大舉報導身歷其境的無限美好,戴上它,實無踏出家門尋歡之必要,就算每天獨處也不覺得孤單,靠著這些時代的產物,我們便能遊走世界各地。

但不覺得有些可惜嗎?即使眼睛看見了影片、照片所呈現多麼逼真的美,我們再無法與人分享那朵花有多香,無法跟人苦笑著說自己還在調時差,更別說體會那離開台灣後,那無法適應的氣候有多麼煎熬;這些都是旅人的點滴,全是最美的回憶。

或許,這些經歷和趣談,才是真正屬於自己能與別人分享的「奇觀」,所遇見的,所看見的,我們才真正裝進了人生的皮箱。當拿出來談論時,閉上眼,以自身的語言,帶別人回到那段愉快的時光,用我們的談笑風生、生動逼真成為別人的 VR,相信下一次,他們會將自己的奇觀帶回來交流,就這樣一來一往的無意間,我們創造了無法取代的最美互動。

推薦閱讀:培養三個旅人態度,旅行不再只是「移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