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有一句俗諺說: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意即不要以貌取人。然而在這個圖像化的年代,書籍的封面逐漸獲得重視:它決定了讀者要不要拿起這本書,也決定這本書給人的第一印象,甚至作者意在言外的理念。本期閱樂書評介紹了設計師彭星凱,藉由彭星凱《吃書的馬》的回顧,我們逐漸發現,他的字和他的封面一樣迷人。

 文/閱樂書店林哲安

當事人自述,往往是那樣的令人著迷。

透過自我對於自我的描述,我能夠更加清楚看見,他一路上所走過的那些風景。

當然,如果能再多加點鏡面,那我們,更得以瞧見這位自述者,可能未曾察覺的多重面向。

《吃書的馬》,一本設計人自我回顧與他人審視的小書。作者彭星凱,是一位平面設計師。獲獎無數的他,有一間自己的工作室,也嘗試著轉換角色,寫了一些字、出了一本《不想工作》的散文詩集。他的作品,你在各書店裡,必定見過,而且有很大的機率,會拿起來,慢慢的看、細細的想。

同場加映:跨界音樂家蘇子茵:如果人生成長的只有薪水,就不會有活著的感覺

駱以軍的《女兒》、皮耶.勒梅特的《天上再見》、羅柏‧D‧卡普蘭的《世界的盡頭》、阮璽的《院喜》、艾倫.萊特曼的《 g 先生》、林夕的《原來你非不快樂》、田中雪萊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布魯斯‧查特文的《巴塔哥尼亞高原上》、「台灣啤酒‧小麥啤酒」等,這些書籍、罐裝飲料的封面,皆出自於他手。當然,數量不只於此。這些創作的質與量,大聲的告訴我們,這位新銳設計師,除了能夠持續產出頗具水準的好作品外,他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創作風格。

你會喜歡:回味柯夢,復古封面集

本書為作者 2009-2016 年的作品選集,全書以「彭星凱的作品自述」為主線,分別搓揉出幾條細緻的棉絮:其他設計師眼中的「彭星凱的作品」;合作出版社主編的「彭星凱的作品」以及書籍作者眼中的「彭星凱的作品」。這些文字,從各種不同的專業角度,來談論他們對於這些作品的想法。

同場加映:大衛.鮑伊的專輯封面他做的!巴爾布魯克:「字體就是我的力量」

在他的作品回顧中,我們除可以看見作者個人的創作理念的實踐過程外,對於整個出版社在書籍編務上的用心與理想,也能略知一二。

不過,我認為本書除為作者個人創作生涯的回顧與自視外,最重要的部分,在於書中與出版社之間對話的部分。這些相互來去的話語間,總不乏彭星凱對於出版業者如何看待設計、以及出版業者心目中理想設計樣子的提問。我從這些分屬不同出版社的主腦人物口中,獲得不少現今台灣出版業,看待書籍設計與市場關係的各類看法、以及出版人希望(或者是想像)中的設計者,所該具備的條件。

延伸閱讀:法國人的工作態度:找合作夥伴,其實是找戀人

大抵而言,我從這些對象中,探尋到許多令人欣慰(或說是愉快)的脈絡。這是因為,對於以咀嚼文字、圖像排版的編輯而言,設計,已不再是一種虛渺、無法觸及的藝術專業,它已經漸次的成為書籍出版文化裡,刺激銷售(基本)以及訊息傳遞(理想)的重要橋梁。

推薦閱讀:大女子房間設計師:直擊徐景亭的設計夢和生活體察

極具水準的封面設計,能讓人在第一眼就決定要拿起來翻閱,並在探尋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封面,與內文之間的緊密關係。這些對談,除了分享,更多的目的,旨在探討台灣平面設計產業,如何藉由跨界的合作,刺激出不同的思維,從而讓設計者本身,回過頭來探索自身創作的本質。

與其相互攻訐,倒不如時時刻刻藉由激辯、討論,來刺激自己的創作能力。許多被關注的作品,並不是因為其有多麼優秀,而是,作者在這件作品中,展示出個人獨有的意識與態度罷了!我想,作者已經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但他仍然謙虛的,往前邁步。同時,不斷的學習、摸索。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