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似乎總有不去不行的景點、不玩不行的活動,比如到柬埔寨一定要去吳哥窟,一定要騎大象。騎乘在大象身上笑得燦爛的我們,沒有想過野生動物經歷過怎樣慘痛的馴服才能成為我們的遊樂道具,成為我們旅遊照片中溫和安順、不可或缺的背景。從一個大象的過勞死,我們可以反思的是,我們的快樂會對其他生物、甚至對地球造成多大的負擔?換個角度看待旅行,我們都能做一個更溫柔的旅人。

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是熱門的觀光景點,每年為柬埔寨帶來近 20 億的觀光收入,吳哥窟所在的暹粒市,甚至還入選美國權威旅遊雜誌《Travel+Leisure》全球最佳旅遊城市第三名。

這個東南亞最貧窮之一的國家,因著這老祖宗留下來的飯碗,得以在貧瘠土地上殘喘,也讓世界記得它的存在。

推薦閱讀:什麼是正義?從柬埔寨反思公民的意義

2014 年有近 235 萬的觀光客到訪吳哥窟,除了遙想高棉古文明的歷史外,許多觀光客喜歡乘坐大象,在高達 3 公尺的象背上,悠悠晃晃地漫步吳哥古城,仿若自己是古代的皇宮貴族。


(圖片來源:Pinterest

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年帶著志工團前往柬埔寨服務,在服務結束後前往吳哥窟參訪。每每團員們看見大象,都會驚呼他們也要搭乘,我們總會溫柔提醒,這些大象這麼受控地工作,背後其實代表著一連串殘酷的馴化與壓榨,我們一時的新奇體驗,可能是對他們生命的無情殘害。

同場加映:國際志工教我的生命哲學:每段關係,都讓我們找到更好的自己

每次看見他們蹣跚的身影,在柬埔寨約 40 度的高溫下,繞著古城來回轉著,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情感投射,我總覺得他們的眼裏有種深沈的哀傷,是一種「大象心裡苦,但是大象不說,也無法說。」之感

母象在觀光客面前暴斃,壓垮觀光業的殘酷真相

就在今年 4 月 22 日,一頭約 40 歲的母象珊帛,在載完遊客後返回圍欄的路上,突然暴斃倒下,直接在觀光客的面前死去。大象公司表示,珊帛在倒下前已連續在高溫下工作 45 分鐘,載著遊客走了 2.1 公里。

這絕對不僅僅是一天造成的,珊帛在 2001 年進入載客團隊後,每天都在高溫 40 度下工作,常常處在過勞與飢餓的狀態中。

這天也許跟日常一樣,是牠開始載客後的第五千多個日子,拖著沈重的腳步,卻慢慢步入死亡的終點,「獸醫說牠的死因是高溫造成的壓力、高血壓、休克,還有心臟病。」牠猝死時眼睛還是睜開的,死不瞑目地痛苦死去。


(圖片來源:YEM SENOK臉書

人們才驚嚇地看見觀光業馴象的真實黑暗,但在珊帛之前,也許早有千萬隻動物,因為世人的觀光需求犧牲性命,只是這次在人們面前眼睜睜地倒下,隱藏起來的殘酷終被壓垮了。

推薦閱讀:為大象遠走他鄉,在尚比亞為動物奮鬥的英國女孩:Rachael Murton

地球圖輯隊揭開了殘酷的真相:「看似溫順的大象,其實都有天然的獸性,為了馴服牠們,勢必施行「震撼教育」,小象從小就必須與母象分開,被關在小小的木條箱中,不給水和食物,也不讓牠們休息,之後象伕會把牠們放出來栓好,用帶刺的長鞭抽打牠們,種種作法都是為了摧毀他們的心志,讓牠們變得順從。」

待大象因為恐懼而變得溫馴後,象伕就會時時拿著「象棒」控制大象,這種尖銳的金屬武器,就像小時候其他馴化的工具一樣,無時無刻提醒著大象「我在嚴密控制著你!」逼迫牠們就範。

近年來其實有許多大象「獸性大發」,在載客的過程中向象伕或旅客反撲的事件,關鍵評論網報導, 2014 年 6 月,泰國一名象夫遭大象從背上甩下死亡,同年 11 月,象夫在導覽途中遭大象踩死, 2015 年 8 月又再度發生大象攻擊象夫一事;今年 2 月,英國觀光客與女兒則遭發瘋大象重摔落地。

事發後人們開始呼籲終止騎大象活動, Change.org 網站也發起連署活動,要求吳哥窟主管機關仙女組織(APASARA Authority)撤銷騎象業的營運,目前已有超過 10 萬來自各國的連署。

當旅行變成一種產業,你我都可能是共犯

當觀光客看見象伕拿著鐵鉤控制大象時,往往會覺得殘忍而指責他們。但其實象伕只是龐大動物觀光結構中的一環,更多促使這些殘忍行為的,是我們這些觀光客。

美國記者伊莉莎白貝克在專書《旅行的異義》中指出,旅行業已從個人嗜好,變成一種龐大的產業,目前規模已僅次於石油與金融,是產值高達 6.5 兆美金的世界第三大產業。相關從業人數更高達全球總人口十二分之一。

每年超過十億人次進行海外旅遊,龐大的規模對於全球的經濟、生態環境、社會、文化交流等,已造成巨大的影響。

吳哥窟周圍旅館因超抽地下水,地層日漸下陷,古蹟面臨崩塌危機;水都威尼斯,每年有兩千萬觀光客湧入,淪為擁擠卻空洞的主題樂園;杜拜高樓金碧輝煌,築起高樓的南亞奴工,卻在異鄉過著悲慘生活。

以為只是出國度假,享受小確幸的我們,從來不想有意造成那些傷害。如果能意識到我們的行為背後,那些看不到的巨大影響,就能夠試著思考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旅行方式。

(圖片來源:Pinterest

更溫柔的旅行方式,實踐責任旅遊的三種方法

學者 Hetzer 在 1965 年,因為意識到瑞士旅遊業對阿爾卑斯山區的破壞及影響後,提出「責任旅遊」(Responsible Tourism)的觀念,指出旅遊業的所有參與者,包含觀光客、業者、當地社區居民,都應該在追求利潤時,最小化旅遊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並最大化對當地的受益。

讓自己不只是一個過路的觀光客,成為一位更有愛的旅人,實踐溫柔的責任旅行,有幾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用消費,做出你的價值選擇:錢,是觀光業中最直接的投票,你的消費選擇,可以展現你支持什麼樣的價值觀。環境友善飯店、弱勢庇護餐廳、社會企業產品、公平貿易商店、動物保育組織、社區發展旅行等,都是你在旅遊中可以做出的消費選擇。

安排行程前上網查查,當地有沒有一起實踐責任旅遊的業者,用你的消費支持他們的行動,為美好的價值投票!

(圖片來源:Pinterest

二、用環保,好好地疼惜這地方:回想看看,你是不是有時為了行李簡便與個人方便,使用一次性的用品,如:牙刷、刮鬍刀、免洗內褲、免洗襪等。又或著才睡了一天,就要求飯店天天更換床單與被套(在家裡卻半年才換一次),看似便利的行為,但卻造成了大量浪費,清洗被單造成的污水排放,以及那些使用一次就被扔入垃圾山的塑膠物品。

即使飯店有免費提供,但多花十分鐘的時間準備,多騰出一點點的空間攜帶生活用品,就可以減少這些非必要的浪費,守護這個環境。也別忘了帶上環保餐具、環保吸管及水壺,享用異國美食的同時更疼愛地球。

三、用交流,給予文化衝突新詮釋:除了看得見的環境與社會影響外,旅行最常見的其實是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常常有朋友到了東南亞旅遊,看見當地環境的骯髒與混亂,不自覺地露出嫌惡的表情,卻可能影響當地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或是對外國人的排斥。

面對文化衝突,在內心猛然震盪過後,可以多去想一想背後的文化脈絡與環境條件,或與當地人多多交流,了解每件事情表現背後都有它的成因,也許你將發現那些原本格格不入的異文化,多了許多不一樣的詮釋空間!

在選擇與行動前,多一點的資料收集,與多一點的思考,我們都可以是更溫柔的旅人,用一點點的改變,跨出讓生命美好,也讓世界改變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