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面對許多拉鋸和挑戰,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的家庭更是如此。作者張嘉容以劇場工作坊的實際讀劇與演出經驗為例,告訴我們戲劇讓人重新獲得勇氣的魔法,以及親情強大的能量。

4 月 2 號是自閉症紀念日,讓我想起與泛自閉家族結緣之初。 2011 年,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在林芳瑾文教基金會的支持之下,開辦十堂「亞斯伯格戲劇故事工作坊」,針對沒有戲劇經驗的泛自閉家長和助人者開課,培養照顧自己和孩子的技巧。

過程中我教大家怎麼用簡單的劇本形式,寫下生活的對話,參與者都必須在課後繳交一段文本當作作業。第八堂課, 10 月 9 號,有個家長美美(化名)交了一篇「留職停薪」,寫下早療孩子家長在教養過程中常見的衝突。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

「 97 年 4 月,哥哥在早療三年多後進入小學普通班就讀,醫院所有療育課程皆停止,每天僅由太太做訓練,在工作、家庭二頭燒的情況下,她的身體開始出現狀況,每天需服藥(心臟疾病),幾經思考,她決定辦理留職停薪,同事(公司主管)及家人(父母)皆同意,但第一次討論時,先生反應很激烈,認為她是受特教老師影響,只想放棄工作照顧小孩,先生認為孩子的狀況已改善許多,不需要這麼做。」(出自作業)

這個作業描寫了四個場景,場景一是老師建議太太留職停薪,更從容的照顧自己和小孩;場景二是一家人開車出遊,太太趁先生心情不錯時再次表明想留職停薪,先生當下打彎方向盤勃然大怒;場景三是飯後太太心臟病發作,呼吸困難,全家人十分緊張;場景四,太太在臥室再次央求留職停薪幫孩子做早療,先生終於答應。在衝突場景中,先生話很少,並沒有說出為何反對。

推薦閱讀:法國式教養讓父母好輕鬆,孩子好快樂!

我們把作業投影出來「讀劇」,再由作者跟大家說明事件詳細經過,提出討論,然後由作者自行分配角色排演一次。演完後我請大家發展衝突版與和諧版,衝突版要把衝突拉大,讓先生講出更多反對言詞,和諧版則是讓先生說出主角想聽的話。

現場發展的衝突版

先生:所以妳的意思是我在家裡的時間還不夠久,我沒有辦法幫妳分擔太多的家事?

太太:我知道你的工作是這樣。我只是希望小朋友在現在低年級的時候可以多作一些訓練。這樣有很難嗎?而且男生不是就該扛起這個家嗎?

先生:對,我就一直在扛這個家,所以我一直壓力很大。妳在講留職停薪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

現場發展的和諧版

先生:「妳在家裡面的付出我都看到了。我對妳很心疼,也感謝妳對這個家付出很多。可是,我的成長背景和工作,讓我沒辦法告訴妳我的擔心。我們兩個好不容易才把這個家建立起來,妳卻突然說要留職停薪,我壓力好大,我覺得這個家的經濟我撐不起來,這個壓力,沒有任何人可以聽我講。上禮拜你心臟病發作的事情讓我想了很久,只是我不太知道要怎麼跟妳講。我希望妳利用這一年好好休息,工作我也會好好幫你承擔。這樣好嗎?」

這兩段讓美美聽見先生的內心話,長久累積的心結開始融化。衝突版中,夥伴扮演的先生拋出情緒表達了自己的壓力和顧慮。和諧版中,夥伴把先生的苦衷和對太太的心疼和肯定表達得十分清楚。

推薦給你:理想的產後生活:伴侶能替你分擔的事

2012 年春天,我們參加華山的匯川藝術節,當時我受到歐陸火紅的紀錄劇場 (Documentary theatre) 、參與式劇場 (Participatory Theater) 的啟發,創作了台灣第一齣此種類型的作品《你可以愛我嗎?》,我稱為「紀實互動劇場」。

我取材自工作坊學員的故事,邀請水面長期創作夥伴,劇場專業設計(北藝大舞台設計房國彥教授,香港金像獎服裝設計賴宣吾、屏風劇團影像設計黃仁君)、演員江國生、蔡櫻茹、蕭惠文與民眾共同演出。

同場加映:劇場女力姚坤君:溫柔愛自己,是饒了那個無法「完美」你的人

我擔任編導,用一個主題:摺與被摺,做為集體即興創作的主題,每一個人都像一張紙,在成長的過程中,處於被體制規範摺的張力。如果我們無法接納和發展原本的特質和個性,我們就不斷活在摺與被摺的痛苦中。

在擁有異常孩子(包括天才神童)的家庭中,大部分都是媽媽全職在家帶孩子,父親扛起經濟重擔,夫妻各自辛苦,很容易忽略對彼此的體貼。前述作業經過戲劇扮演,太太看到了自己的心結,解開了,也放下了。

改編後搬上劇場演出,觀眾看見照顧者的辛苦和努力,故事的男主角也到場觀看,先生了解了有這麼多人一起在努力,他們並不孤單。

太太在演出後寫下:「演出結束時,弟弟和弟妹跑來擁抱我,對我說:『姐姐,辛苦了,加油!』當下我忍住了淚,但在坐車回家的路上淚水卻怎麼也止不住,心中的悸動無法用言語說明。」

「原以為上回 (2011) 的工作坊已讓我心中壓力釋放,但這次的演出讓我發現原來大家都能了解我。過去因為急著想看見孩子的進步,以為別人都不懂我,透過這場互動才知道,是自己沒給家人機會。原來愛一直都在,只是經過淚水洗滌變得更清明。」

2014 年,劇團在誠品辦分享會,美美說:「因為我和我先生在教養上的不同調,我心裏一直有很深的委曲,但是沒辦法說出來,因為孩子需要我。在工作坊裡,因為伙伴的角色扮演,我才知道,原來我先生的壓力也很大,他扛起這個家然後要面對所有人的眼光,所以在當下,我們兩夫妻都放下了,現在我對我先生充滿了感激。」

後來美美希望更多家庭都能透過戲劇凝聚感情,引介我去各早療機構開課,也持續參加課程。有一次她先生甚至和她全程參與。今年 (2016) 一月劇團尾牙,這對夫妻也一起參加。

美美有兩個孩子,非自閉症的弟弟會對自閉症的哥哥吃醋,出現拒學現象,她花了兩年的時間單獨陪弟弟做功課,散步、看表演、安排特教老師諮詢指導,讓弟弟慢慢開朗起來,兄弟感情越來越好。

美美為了她的孩子學習了各種方法, 2014 年又去進修特殊教育研究所,立志幫助更多家屬。她跟其他我所認識的泛自閉族群家長,甚至許許多多我在不同早療機構接觸的家長一樣,都讓我看見父母偉大的愛的力量。

你會喜歡:「為什麼我們追求正常,而不慶祝獨一無二? 16 歲自閉症女孩撼動人心的 TED 演講

背離親緣的作者安德魯.所羅門 Andrew Solomon 花了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拜訪,發現許多家長因為對於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去為孩子爭取生存的空間,而且以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姿態存活下來,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我所認識的許多泛自閉家族的家長也正是如此。

本文受作者授權轉載自張老師月刊 4 月號/ 2016 第 460 期

水面劇場最新課程:

[美學教育]

台北市的民眾快快來!就在松山區觀心生活學空間。

4/23、4/24 六日【水面劇場* 觀心生活學空間 】 合作開設 「翻轉生命戲劇工作坊」 

藉由創作歷程,引發自我覺察、翻轉生命!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 臉書

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 部落格

歡迎分享,與好友一起加入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官方 LINE@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