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一步步走向紐約,微・弋在〈〉分享自己的劣勢。追夢攻略的每一篇章,我們看見她的不懈與堅定意志。來到最終篇,微・弋輕輕將人生闖關的入場券交到你手上,這一次,夢想故事,由你來說。

追夢攻略 終曲

之前幾篇細說了關於美國身份的申請,演員技能的訓練,龐大演藝系統的概略理解;希望你對在美國做演員的路徑有了一點概念。但是,人不是鐵打的,不能只死死地談事業談事業——沒有『人』味,什麼功成名就都只是一團香香的空氣,像屁一樣放了就沒了,哪有意思。因此我想在這兒跟你分享追夢攻略最終章,也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外來的支持力量。

 

 

四、SUPPORTING SYSTEM: 使你堅持下去的支持力量。

這裏我粗分兩類。一種是向內的,心靈上的支撐;另一種是往外的,事業上的補強: 

A. COMMUNITY——什麼意思?意思是找同類!

事實是,在美國除了白人以外都是『有色人種』。一次,一位CD(選角導演)在講座上提到:「我很誠實地告訴你們,我的選角公司裡有兩種資料夾。一個是『白人』,另一個是『其他』。沒辦法,因為大部份電視電影主要演員還仍是白人。」

初次聽見時我蠻沮喪的,這表示我的機會相對已經小,還沒開始就先輸一半。但像我之前曾經強調『把異類劣勢轉換成獨特優勢』,於是我想著,那像我這種弱勢族群要如何拓展觸角呢?剛開始要混進白人黑人的世界是可以想見的困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口音,就連最基本的膚色都是天差地別。

推薦閱讀:寫一封信給人生迷路的你:成為和自己賽跑的人

以自身為例,我是亞裔臉孔,女性,以及說話時具有口音;屬於少數裡頭的更劣勢一派。

所以一開始,不要硬闖;前輩們也向我建議從亞洲社群開始找起:台灣人,亞裔,亞裔美國人,有色人種協會……等。因為新一代平等勢力的聲音慢慢崛起,非白人的族群漸漸開始發聲,而各式社群也不斷產生。同儕間會互相傳遞新資訊,新的徵選消息;而想要找相關類型的演員們時,選角導演或製片也會往此類型社群打聽。

我的第一齣正式外百老匯戲劇,便是與一位在哥大認識的中國劇作家合作。當時的曝光率讓我幸運認識東尼獎得主,諾貝爾獎提名的名華裔劇作家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他因為前來看戲,喜歡我的演出,後來還推薦我徵選他的新戲 Chinglish。

我的藝術家簽證律師,是由一個日本女演員介紹。我第一次出演契柯夫的海鷗並成功選上女主角,是因為一位韓裔美國劇作家來看我畢製的演出,把我推薦給新加坡裔美國女導演;而我美國第一支專業影片的演出,是因為一位台裔美籍的選角導演在網路上發出徵選的訊息引起我徵選的興趣。這些機運全是因為特殊的族群互相伸展,尋找資訊而得到的,不是平常白人主流世界會給出的機會。

同場加映:剖析演員的黑暗角落:追夢路上,挫折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Kurukura:外百老匯 戲劇,演出劇照)

而在有一點成績之後,自然『口碑』會做出來。漸漸地,會有非亞洲人的各種製作向我提出機會,詢問徵選的可能。這個時候,我就是平起平坐的與「主流市場」競爭了。

微弋推薦入門網站及社群:

  1. Asian American Actors groups (Facebook上有非常多的社群。打這幾個關鍵字尋找即可)
  2. AAPAC(ASIAN AMERICAN PERFORMERS ACTION COALITION 亞裔美藉表演者聯盟 )這個網站有許多關於亞洲表演者的資訊。不管是嚴肅的議題,演藝界成功的演員以及藝術人才會開講座,他們也提供許多實質的幫助跟資源。
  3. Asian American Film Lab (亞裔美人電影實驗室)
  4. LinkedIn:上頭有非常多的group可以加入。舉我現在加入的群組有——Women in Stage Entertainment, American Theatre, Audition and Casting, Paul Russell Casting, Broadway Producers and Investors...等。找你覺得有幫助,可以獲得資訊的族群,定時上網看最新狀態,那裡總是有非常多的資訊提供學習跟機會喔。

B. Live Your Life:  活生活

快要畢業時,許多校友回鍋與我們分享畢業後以及真正進入演員生活的點滴以及該注意的事項。關於徵選呀,競爭呀,如何精進演技等等許多寶貴的建議我都非常同意。唯獨其中一條不停被提起的意見我無法理解。他們說,做你喜歡做的事,找到另一兩樣自己會 Enjoy 的嗜好,專長;如此你才不會被演員生涯壓垮。

「什麼意思?」我心裡唸著。其中一位學姊立刻分享她剛拿到瑜伽老師執照;「我做菜,想成為廚師。」,「我都是攀岩。」,「我在錄製童書。」,甚至有個學姊設計文具卡片等在網路上販賣!

我當時不太贊同。為什麼我花了三年的密集演員訓練,如此多的時間以及金錢;畢業後還要繼續發展其它才能?我不能專心致志於自己最鍾情的演戲嗎?我的嗜好就是我的專長,而我要的 Life Style(生活形式)就是職業演員的生活,不是嗎?

延伸閱讀:成功人士收藏!五個 TED 演講讓你成為強壯的自己


(畢業後第一個在BAM的讀劇劇本)

於是,剛畢業時,我除了非做不可的工作(賺錢付房租,水電,雜費,吃飯錢,繳貸款等等的必須支出)以外,幾乎是心無二致全心投入在演藝事業上:拼命找機會,找戲演。一開始覺得非常如魚得水,每一個徵選跟演出機會都拼了命做,衝,敢。但過了半年,慢慢感覺到飢荒——久久一次的徵選機會,低落的情緒,等待的焦躁,在在使我困惑不安,深感孤單。好似生活抽去工作以後,一片空白。

我想起前輩們的敦敦教誨,說服自己,工作的進度我急不來,所剩的時間,我要給自己有質感的生活。

“ Otherwise, you will drive yourself crazy. You need to find your own thing that can keep you going when you have no acting to do. Something that makes you happy.”——不如此找出自己一樣熱愛的事情或生活的話,你沒多久就會瘋掉。你一定要在表演之外找到另一個你喜歡做的事,或是會讓你開心的嗜好。這樣子等待機會的中途,你仍能開心過生活。

我開始出去上課,看戲,,學泰式拳擊,健身,參加活動。沒有錢的時候就在家學做菜,寫書法,或是去圖書館看書,博物館展覽。幾年下來,漸漸地能在工作的沮喪跟開心地過活中找到平衡。


紐約下西區Chelsea Piers


我做的菜!

當沒有職業可以發揮時,我更要「生活」。懂得享受生活,懂得利用空閑,懂得放下疾速的步調、以工作為中心的理想,找尋慢活的樂趣。因為身為演員,生活處處是累積的素材,自己是最值得投資的績優股。

Set back—免不其然的,你會有幾天:「老娘就是痛恨現在生活的狀態,沒戲演的悲哀,全世界都與我為敵的孤獨感!」

我懂。這是正常的。你不是一個被寵壞的死草莓。你有情緒,你有恐懼。發洩,比不發洩來的健康。你可以關門幾天足不出戶,你可以變沙發馬鈴薯,你可以大吃狂吃或不吃,你可以玩美少女夢工廠或一口氣拼完韓劇……。

只要在當下你能清楚地意識到,這是我一時的激盪,是我的情緒需要出口。我願意放鬆讓自己呼吸,但我擺爛幾天以後,就得拍拍屁股,繼續走喔。

因為是我,在過自己的生活。我不是為別人活著的。只有我自己可以最愛我。而這個世界上,只有我,最應該對自己負責,別人沒有欠我的。所以如果開心面對每天的太陽升起,每天的挑戰壓力,珍惜分秒當下,最後享受美好生活樂趣的,也是我!

末語:追夢不是短跑競賽,而是一輩子的馬拉松

從嚴肅的身份談到深度的心靈層面,希望以上幾篇小小的提點可以提供給你概略的美國演員生活輪廓。但我想提醒,要追夢的你不要一時興奮、用盡全力在一開始時狂衝,過沒多久就產生後繼無力的沮喪感——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曾以為三年五年一定要『成功』,便一頭栽進高密度的挑戰。果不其然不到一年,我整個人身心疲乏,幾近放棄。

工作不能是我生活的全部。要是你跟我一樣,想把自己最有 Passion 的興趣變成職業,一定要想辦法再找另一些能引發你熱情,發洩你情緒的其他嗜好去平衡你的重心。保持健康的身心靈,是當長久的專業演員的關鍵。

攻略終曲不代表結束,剩下的篇幅就要靠你自己填上空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