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同觀點的討論如何以主流論述曲解旁觀「櫃子」,當這個櫃子開始被媒體兜售、包裝,我們應試著放下對出櫃的妄想與假設。

之前我們曾分享過紀大偉老師介紹《玻璃衣櫃》的書摘,而今天恰好就看到天下雜誌登了這篇名為《「我是同志」 台大醫學系畢業生 脫下白袍的告白》的文章,而裡面撰寫了《玻璃衣櫃》中文譯者王祈威的背後故事與訪談

然而,令人無奈的是,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們並未感到任何開心,而只覺得非常不舒服,因為這篇文章充滿了對於原書以及同志出櫃的「誤解」:

「他脫下白袍,離開台灣,只為了和愛人愛相隨。」

這句話是用來描述王祈威前往美國的選擇,聽起來很浪漫,但其實並非全部的事實,而是種故意「誇大」。從後面的訪談中,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王祈威會選擇前往美國不只是為了跟他男友在一起,更包含了他未來生活的考量,包含婚姻的合法承認、工作與生活環境上的同志友善度,以及「不需再躲在櫃子中」的舒適。

「抱著這樣的念頭,第一次面試出櫃就上手」

老實說,看到這句話實在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工作面試出櫃」真的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嗎?如果是,那麼《玻璃衣櫃》這本書就不用出;如果是,那麼面試回答前,王祈威腦海裡就不會有一堆劇本在跑;如果是,在回答前王祈威就不會猶豫;如果是,王祈威就不會在說了後還抱著「如果因為同志身份不喜歡我的話,就算了」的念頭

「第一次面試出櫃就上手」多麼諷刺的話語!


「翻譯了 BP 前執行長自述出櫃的《玻璃衣櫃》,這麼鼓吹大家出櫃,為什麼還是選擇了筆名?」

這句話不僅讓人感到憤怒,也讓大家清楚看到這篇文章的作者陳竫詒「完全沒做功課」!

在我們剛分享過紀大偉老師的書摘《玻璃衣櫃》書摘(1):同性戀與企業升級》中就明確寫到,這本書是 John Browne 透過自己被壓迫的雙面人生,試圖揭露世界各地企業裡依然強烈的恐同氛圍,並且「呼籲企業要對同志友善、呼籲企業提升對於同志員工的尊重」,而書裡面完全沒提到「鼓吹同志出櫃」,在企業文化並未改善前,怎麼可能會鼓勵已處於被歧視弱勢的同志出櫃呢?這全然是作者自己的「妄想」!

再者,從王祈威的回答:「我不想造成家族的困擾。家族長輩還不知道,媽媽也覺得我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但是撇開家庭因素,可能還是會影響工作機會?」我們就知道出櫃根本就不是件「如此容易的事」!但是本文作者仍用如此「輕鬆愉快」的態度曲解《玻璃衣櫃》原書的用意,讓人不禁感嘆這種「同理心的缺乏」!

「台灣的同志運動大部分是在爭取家庭革命,不然就直接跳到政府領域要求修法,除了這個之外,職場的平等很少提及」

關於王祈威的訪談中提到:「台灣的同志運動大部分是在爭取家庭革命,不然就直接跳到政府領域要求修法,除了這個之外,職場的平等很少提及」,這點其實也是有問題的

(a). 台灣同志運動以來一直都有提到「職場上對多元性別的歧視」

(b). 台灣在許多同志與性別團體的努力下,已經推過性別平等工作法,所以不是沒有推動在職場的保障,反而是更將齊放在前面討論。然而,目前問題在於,很多雇主本身並沒有性別觀念或是仍違法歧視,而職員卻因為「權力結構」問題不敢提出,而默默忍受,而這也是近年來許多同志與性別團體持續努力改善的目標!

「美國不論公私都就如此開放友善」?

看完本文後,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美國不論公私都很開放&同志友善,然而這其實是有問題的!美國的確「平均」來說比台灣開放&友善,但這不代表每個地區都這樣,有些美國的州甚至比台灣來的更加不友善,而且開放度也跟工作領域有相關,有些工作領域也不是「公私全混」,那是看工作文化、公司文化而定,別忘了,之前才有戶政人員戴維斯堅持違法不肯發放同性婚姻證書呢!

「走出了櫃子,繞了半個地球,王祈威尋找的終究是那個可以完整保持自己樣子的所在」

王祈威真的走出了櫃子嗎?我想從他使用筆名、從他的訪談:「我不想造成家族的困擾。家族長輩還不知道,媽媽也覺得我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都可以清楚了解到,或許在美國的他是完整出櫃的,但是在台灣的他仍在櫃子中。

出櫃對於任何人來講都是不同的,有些人身處極為友善的環境,所以甚至沒進過櫃子;但對於許多同志朋友而言,這秘密與痛苦仍難以面對,所以才會用「衣櫃(Closet)」來描述這個被迫隱藏的情況。而雖然現在的社會已經比十幾年前友善許多,但是我們仍要「同理」地看到每個同志所面對的處境,而不是擅自曲解原書及訪談內容,把出櫃談的如此應該與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