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來到三十歲,頻繁、倉促的社交早已不再適合你,留在身邊的,幾乎僅是你的伴侶。三十歲,是個身邊只剩下真友誼的年紀。聽作者柴說,三種你該漸漸淡出的朋友圈。

友誼似乎是個禁忌的話題,它不像感情那麼令人著迷,也不像性一樣刺激。我們被動的將友誼歸類在「自然發展」的項目,期望只要自己做人不太失敗,身邊至少還會留下幾個真心的朋友。但離開校園後,不知不覺中,因為涉入過多的計畫與嗜好,工作之餘似乎僅剩下零星的時間能夠建立真友誼。

異鄉生活更是如此,因為興趣、語言及社交方式等喜好有所差距,朋友們不知不覺依國籍切成好幾等分:研究所的美式社交圈派對偏愛融入大量酒精還有實驗藥品;亞裔美國酷兒偏愛少量但高價的酒水及有戶外座位的美式餐廳;而臺灣人則特別喜愛約在日式連鎖餐廳或平價啤酒屋討論政治性議題。

朋友幾乎成為一種被劃分為不同工具及種類的收藏品,即使資訊不發達曾留下某種時代的特定浪漫,但網路的確是此刻的現實,我們必須讓精神足夠強壯到好好面對。到了三十歲,突然看見一個個失聯已久的國小/國中/高中同學發出婚紗照動態的可能,或者還在跟從前班上的第一名暗自較勁誰上了更好的長春藤名校,這些事情的存在必要,似乎一如現下每齣臺灣偶像劇的男女主角都要是留美留歐菁英般膚淺,是我們社會集體潛意識的反射,就算你關上臉書,躲也躲不掉。

 

時常在想,若有天我達到心中真正渴望的目標,無論是寫完論文或者成功連續晨跑三週,除了伴侶外我究竟會想和誰分享?那個畫面隨著越年長越來變得模糊,不是最親的朋友不在身邊,就是各個圈子的朋友難以混搭為一個圓滿且不衝突的組合,時間亦被切割地太淺薄、太分散,每次見面除了總得歷經冗長而重複的「近況更新報告」外,當心情鬱悶想隨機找人聊天時,也常陷入到底該傳簡訊給誰、是不是又得提前兩週敲定行程的尷尬狀態。

維持複雜社交圈的下場是,發現到最後沒有任何一個朋友能在週間機動性陪你吃一頓毫無特定議程的晚餐,或者在剛開幕的時髦餐廳打卡。唯一能參與這類「狀況外」行程的人,似乎只剩下你最親密的伴侶。這或許是三十歲的現實,極少人能夠逃避,除了一些從未離開過舒適圈的人,維持和高中、大學時期同樣的圈子、社交節奏,以及外人無法融入的幽默。

社群網絡如同萬惡的臉書,使我們得以暫時逃避和朋友疏離的真實狀況,彷彿只要維持發文時「likes 」的數量,就能安慰自己在這個世上還是有人關注著你。我們漸漸習慣這種距離式的填空友情,然而,長久下來,其實是極具傷害性的,因為這樣 half-ass 的感情無法使你真正感受孤獨、投入精力建築友情,亦無法在空虛時候踏實地溫暖自己。(臉書不分享也快樂!開心不開心都是自己的人生

這件事實像是在對我發出一個警訊:「社交」及「朋友」是兩種不同的生物:社交需要你有選擇性地定時定量出現,而朋友則需要你在對的時候出現。若將這兩件式合而為一,就會出現裡外不是人的狀況:自己的精神能量分散殆盡,就算坐在朋友面前,原本滔滔不絕的思緒,反而什麼都說不出口。

成為生產者,而非消費者:真正的好朋友,不會只是消耗你

無論感情多麽具靈魂性且無法被測量,我們的精神及時間總是限量發行,若貪求成為每個人最好的朋友,最後反倒容易得罪每一個人。維繫友情這事,懂得如何「分配正義」尤其重要,然而分配的基準是,得先將身邊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為什麼有些人你初見面就感覺熟悉自在;有些人你花了多年力氣卻仍難以升級為摯友?心理學特別崇尚「相似度」假說,認為性質相近的人容易成為朋友或伴侶,然而現實是,那些與你背景相似、興趣相投、美感契合等「萬中選一」的相遇,或許因為「密度」過高,而總莫名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冷卻,抑或備感負擔。

當你為社交行程吃緊而煩心,抑或為陪伴的期望值難以達成而沮喪,是時候考慮讓以下幾類朋友漸漸遠離你的核心朋友群,留在社交圈內就好,切勿對與他們的友誼持有過重的得失心:

 

1. 比較狂

這些人多半是在你求學或工作圈中認識的朋友,一陣子會約出來喝咖啡慰問彼此近況,但你發現他特別在意的並非你的心理狀態,而是學術或工作上的成就。「你資格考過了嗎?聽說 XXX 已經拿到全年的論文研究獎學金,也太積極了吧!」、「我也沒有多想,上週隨手投了間公司,本想他們的員工資格要求頗高我應該沒機會,誰知道我竟然接到面試通知呢!」、「 Y 大學有個跨領域社科系的助理教授職缺,我指導教授說至少需有三篇已發表的文章量才有機會,我才發表了兩篇,你呢?」我想你很快就會發現,與其說是關切你的發展,這類朋友更擔心自我生涯規劃被超前,因而設下這些「假約會、真刺探敵情」的局。

你也不能怪他,這個社會原本即充斥比較、落後與遺忘。對於進度總有無限焦慮的我們,也常不經意成為這種惹人厭的角色。和這類朋友聊天往往是相當吃力的,整杯16oz 的焦糖拿鐵都灌完了,卻發覺怎麼才過十五分鐘,這個人已讓你緊張到想回家埋頭寫論文或另投工作履歷了。

 

2. 團康咖

有些朋友不適合單獨相處,你通常只會在三人以上的場合遇見他們:工作聚餐、同學會、主題派對、登山俱樂部、KTV慶生會等,缺少他好像哪裡會不對勁,因為他總能夠帶動氣氛、半推半就地灌酒、不時講出令人驚豔的情色笑話。你想今天下班後沒事,其他人剛好沒空,不如約他出來吃個飯吧,想不到兩個人大眼瞪小眼,怎樣也無法開啟一個正常的對話,彷彿非得暢飲三輪啤酒後才能夠談論天氣或者網路八卦之外的話題。

這樣的尷尬狀況,多半不是這些人本身的問題:需要高濃度物質或精神刺激才能啟動心靈交流開關(雖然也有人真是如此),而是你們相識的環境早已建立在高度能量交換的團體狀態上,當那緊繃的表面張力一鬆懈,突然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單獨面對。這類朋友是團體的解壓良藥,卻無法在一對一的環境中給予你太多精神撫慰。

 

3. 想當年

假如你曾擁有青春,或多或少會留下一些成長時期的朋友。他們陪伴你處理第一次分手、第一次到補習商店街後巷買情趣內衣、第一次抽煙。這些革命情感在歲月中累積為極有份量的記憶,因此你攜帶它踏上往後的求學生涯,或者直到步出社會。你們也許每年仍會特別空出時間敘舊,夠幸運的話,情感甚至能隨著時空變換而保有某種巧妙的連結,但通常,因為彼此環境變遷過於巨大且無法建立新的共有記憶,話題最後只剩下「想當年」的鄉愁緬懷。

更壞的情況是,有些「老友」無法接受任何轉變:譬如你在大學時出櫃交了第一個同性伴侶情人,對方聞訊覺得晴天霹靂,激烈招喚你加入教會;或者你決心投入非營利組織工作,對方覺得這種社會價值太不切實際⋯⋯。即使不捨,但這類朋友似乎該狠心放手,讓他們封存在記憶的櫥櫃之中,並記得在過節時稍一張明信片,其餘的就別再強求。

除去這些看似零散卻不經意碎屑般佔滿你生活的社交活動,多出來的精神能量能夠讓你重新思考,究竟什麼樣的陪伴最能讓你感到自在或能更豐富你的生活。被社交轟炸的日子看似光鮮亮麗,實質上卻會讓你感到更加空虛。真正的朋友不應該使你感到吃力,而是在對的時機傳給你那關鍵的簡訊,問你要不要離開負面情緒累積的自閉圍牆,出來透透氣。

給老友的信:辭職吧!我支持妳離開穩定生活的勇氣

這些人是你無論有多少存留在口袋中的反社交藉口(比如:經痛、趕報告、重感冒、家人聚會⋯⋯)都該預留時間見面的人。因為他們不只是你社交圈的其一出口,或者週末玩伴,而是讓你能更能理解自己處境的基石。

真正的朋友幫我們紀錄自己的成長與失敗,給予我們另一個誠實的反思點。

三十歲的友誼感覺上不再那麼輕易,身邊的關係像是一環又一環脆弱的連結,但若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陪伴模式,過濾實質交際而非建立情感的社交,便能讓此刻的人際關係更顯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