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親愛的,要做出「神企劃」是有技巧的!一起來學「拆解」和「四象限思考」,讓你在做企劃時更有邏輯。

Dividing:剝得越多層,越能看見解答

愚公移山:只要持之以恆,堅毅不拔,天下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細分化的技術除了可以應用在定義問題,在整理趨勢、擬定概念、說故事時都是必備的習慣。因此,在這一章會更深入地探討。舉例來說「你來企劃看看!」假設現在有一團非常恐怖且摸不著頭緒,看來一片漆黑的東西好了。在說「不要」之前,先試著將這一大團東西仔細分類,所以企劃是從「誰更懂得拆解」開始。 

然後找出共同點,用有意義的單位做歸納分類。

接下來是要將分類出來的各個單位賦予意義。

最後賦予完意義以後,就要幫這些分類取一個好的命名。

整理過後的企劃大脈絡如下:

→誰更懂得拆解

→誰更懂得用具有意義的分類法分類

→誰更懂得賦予意義

→誰更懂得在賦予意義的分類上,取一個響亮的名稱

這樣拆解、分類、重新組合的過程,為何會如此重要?因為大腦神經結構的關係,腦神經語言學系經營策略專家──安宅和人(Kazuto Ataka)發表過一項理論。

推薦閱讀:你是在「溝通」還是在「自言自語」?

大腦是單純由神經串聯而成的結構,神經與神經之間的連結,是基本的理解根源。因此,一旦確認了原本以為不太相關的資訊之間,其實都有所連結的事實,大腦就會感受到很大的衝擊。換句話說,人類理解某件事情就是「將兩個以上不同基地發射的資訊,從中發現新的連結」。

《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

簡而言之,如果將某一段內容逐字唸出來給對方聽,對他來說就像是吵雜的敲鑼打鼓聲一般混亂,如果將想要傳達的內容串聯起來述說的話,對方的腦海裡就會產生衝擊,覺得有所理解,再加以記住。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假設你說「我熬夜想了一整晚」,但結果來看卻毫無改變的話,熬夜想了一整晚的東西也變得不具意義。尤其在大人的世界裡,「我」熬夜想了一整晚的過程並不重要,「展現出」看似「為對方」想一整晚才更重要,即最終展現出來的結果才是重要的。

以腳踏車圖示為例,必須全部拆解開來,並展示重新組裝好「看似不同」的結果,對方才會做出「嗯,行得通」「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很好,很有意義」的反應。因此,你的企劃書上不能只一味地列出項目,而是必須要有「連結好」的結果。連結好的結果可以整理成以下三種:

現象條列vs.有意義的連結

為了產生有意義的連結,一定要有的三個 output

-共同點

-分類

-模式

擅長企劃的人不會沉溺於現象中,反而會以全面性的觀點檢視。他們會運用全面性的觀點分解現象,並找出有共同點的元素並加以歸納分類,再發現其中的定式。為能讓更多人可以理解,接下來以「愛的印記 Love Mark」的案例來說明。某位負責人將品牌的未來定位成「愛的印記」概念時,那絕對不會是他某天睡醒突然與外星人交流後得出「這次是愛的印記」如此沒有脈絡的結論,我們不妨來推演看看那位負責人的想法過程。

如何分類各種品牌?

用全面性的觀點拆解品牌→找出共同點→進行分類

有些品牌是經常使用的「日常用品」,有些品牌是曇花一現的「流行」,還有些是直接以「品牌」的定位烙印在腦海中,另外也有被民眾「瘋狂愛戴的品牌」。

和你分享:自己就是最棒的品牌!規劃人生該知道的4個黃金守則

發現定式

以上四種類型中,所有品牌共同的未來目標皆為「瘋狂愛戴的品牌」。

命名

不妨將這種品牌的未來就命名為「愛的印記」好了!

為了整理以上四種類型,必須設定適當的基準線。以愛的印記來說,就有 love 與 respect 兩條象限。

再根據上圖來分析我們的品牌。「我們品牌的位置處於日常用品,為了能成為愛的印記,要做哪些事呢?愛的印記特色是 high love 與 high respect,正因為缺乏這兩點,所以為了補足這些落差,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有這些。」像這樣將導出的想法設立為目標,訂定準確方向的概念,並撰寫出具體的執行方案。

消費者報告或趨勢報告也是一樣,不是只有具概念的特定人事才能解出來的特殊領域。只要將無數位消費者進行拆解找出共同之處,再加以分類,發掘定式、命名,就能夠產出什麼族、什麼趨勢、什麼新風潮等名稱。

接下來檢查你的企劃書吧!是否只有「條列」出現象、目標族群或趨勢呢?還是有經過「連結」整齊明確地整理出來,使對方記憶深刻呢?是只條列出搜尋後出現的無意義資訊,還是那些無論怎麼搜尋都絕對不會出現的網站呢?究竟是一份整理文件,還是是一份企劃書呢?

能夠勝任前述過程的人才能夠被稱為真正的企劃人員,從大脈絡來看,未來學者、趨勢專家、暢銷作家們也都稱得上是企劃人員。舉例來說,大部分人會與戀人起爭執「唉,這男人到底是發了什麼瘋?」「她究竟是哪裡吃錯藥了?」像這樣沉浸在傷痛當中過日子,有些人就可以從現實中抽離,用全面性的觀點將所有現象試著做分解、找出彼此之間的共同點,加以分類,並發現其定式。

「喔,可以用男人與女人這樣的性別分類法來分類。」比起將爭吵的理由單純歸咎於男女間的差異,不如賦予一個可以將這樣的事實轉換成充滿新鮮感而且可發揮極大化效果的名稱。運用此種模式所產出的作品便是作者約翰.葛瑞(John Gray)所寫的《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像這樣精準的命名,人們看了才會容易引起「對,真的是如此!」的共鳴,況且大部分的人其實都已親身經歷過這些現象,潛意識裡都會知道此命名的含意,只是在意識上尚未看過這樣的手法所以感到新穎。因此,透過我們的命名使其成為意識認知,便是企劃的核心。

站在全面性觀點的角度將對象拆解→找出共同點→進行分類→發掘定式→取一個亮眼的名稱。

「我將這樣的現象稱之為○○現象。」

對方的眼睛就會為之一亮。

突顯自己發想的概念也是一樣的過程,以「青春博覽會」為例,該以什麼樣的概念進行好呢?首先,第一階段就要先從蒐集所有關於青春的形容,進行分解。

當大部分人都被大環境的「88 萬世代」「背景條件論」現象壓得喘不過氣時,不妨從這樣的環境中暫時抽離出來,以全面性觀點的角度尋找這些形容的共同點,分類並找出其定式規則。我所找到的規則是,所謂青春,其實是一段有著最糟與最佳的極端時期。

同場加映:愛自己第一步:「寫出」自己

 

雖然現在是八十八萬世代,但也確實是年輕就是本錢的世代。由於要求背景條件的趨勢越來越高,導致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害怕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但畢竟年輕可以贏過所有事,所以是天生的贏家。正因為剛好處於所有事情都不穩定也不確定的時期,年輕人可能會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是,但是看在老人的眼裡,這些年輕人有著無限可能性,而是他們羨慕的對象。這樣試著尋找最糟與最佳狀態的模式以後,便整理出「青春是燦爛花開的時期,卻也是含淚盛開的花」這樣的概念,再採用了金例原導演最近的一部電影名稱《鬱花》(울화),最後誕生出「青春,哭著盛開的花:青春鬱花博覽會」的最終概念。

過去我也曾被問過這樣的問題,「朴信榮小姐,會不會是因為妳的腦海裡本來就有存在電影《鬱花》的名稱,才會有這樣的發想呢?」是的,當我在聽百分之五與百分之九十五的潛意識理論時,便有了「人類應該只會從儲存在潛意識裡的資訊中想像」的可怕念頭,也就是不用意識地思考,我的大腦中也會存在著潛意識的資料庫,當我必須要生出一個好點子時,就會從潛意識裡所儲存的資料中發掘出來。因此,我養成了累積極大值經驗的習慣。就是養成只要開始進行某件事情,「就做個一百次吧」的心態。

如果有人拜託妳彈琴,就彈個一百次看看。當實力培養起來以後,接下來彈奏有技巧或感覺的演奏時,就不會顯得生疏。進行簡報也至少練習一百遍,製作投影片時也做一百份看看,練習運動也反覆做一百下試試看,只要能養成這樣的習慣,心裡就會自在許多,因為變得對自己寬容,有許多次容許自己失敗的機會,現在只是累積經極大值驗的過程而已。

當我需要發想概念或創意時也是如此,如果接到了一個「花」的主題,我就會花上一整天時間接觸任何與花有關的資訊,有時甚至會花好幾天聚精會神地投入在花的議題上,不論是透過部落格或書籍,只尋找與這主題相關的內容。只要無止盡尋找形容花的各種形象的用詞,那些內容就會不知不覺間累積在自己的潛意識當中,並有意識地在發想創意時接受影響。

「我想不出任何點子,會不會沒有潛力勝任這份工作呢?」我也很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根據大腦專家池谷裕二所著的《單純的腦,複雜的「我」》一書中所提及的「累積極大值經驗對直覺所產生的影響」,直覺會從基底核產生。一般認知基底核是記憶運動(記憶肌肉)的部位,也就是說雖然第一次騎腳踏車或拿筷子的行為會很生疏,但是只要透過不斷反覆的練習熟能生巧,一旦被記憶起來就再也不會被遺忘。既然記憶運動的部位與產生直覺的部位是相同的,那麼也就意味著直覺也可以像運動一樣經過反覆練習累積最大值,便會成為潛意識中的習慣。

在使用筷子時,絕對不會有人想著「今天的身體狀況不太佳,所以要縮小使用二頭肌三公分,再放鬆三角肌五公釐來夾菜」,而是練習累積到最大值後自然而然地做出這項行動,所以直覺也可以透過學習與訓練。然而,沒有經驗做後盾的感覺根本稱不上是直覺,因此即便開心樂觀地做白工,也千萬別走冤枉路。(和你分享:《請問侯文詠》:興趣,可以當飯吃嗎?

如果你總是認真努力,但認為創意領域沒有一個絕對答案,而覺得委屈好像做了許多白工的話,不妨相信腦科學家的理論,抬頭挺胸地找回自信吧。就像巴魯赫.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的名言,「為了挖得深而挖得廣」一樣,藉由即深又廣的白工,填滿自己的經驗極大值如何?

認真企劃習慣

1. 分解後重新藉由共同點、分類、定式規則串聯。

2. 不是只有單純地條列出目前現象,而是產出有意義的內容。

-列出現象vs. 有意義的連結(共同點、分類、定式規則)

-單純資訊vs. 整體觀察

-整理vs. 企劃

出處:想看更多的哲學之道,請見《教你寫出神企劃》,安迪.安德魯斯/著。
來源:P.120-P.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