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小王子這麼說著。我們卻時常忘記,「快樂」其實就是生活。

「你快樂嗎?我很快樂!快樂其實也沒有什麼道理,Don’t Worry,Be Happy!」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快樂頌〉如此這般地唱著,但快樂這種情緒真的就是如此唾手可得嗎?

正向心理學是近年心理學發展的新趨勢,旨在探究人要如何活出正面、積極的人生。芝加哥羅耀拉大學心理系教授Fred Bryant說,現代生活充斥著不確定性,「許多年輕女性因為忙碌、壓力大、又要同時兼顧許多事情,大多數時間,她們活像無人機一樣,要不被快樂沖昏頭,要不對快樂無感。但是,如果只對沖昏頭式的快樂有感覺,那等於是很少感到快樂。快樂不是對外在事物產生的反應,而是與生俱來的,只要花點心思就能找到。」

Vogue從各類研究與專家訪談中整理出快樂七法則,期許大家都能能一天比一天更快樂!

1. 常與快樂的人共處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很快樂?」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E.P. Seligman說,「快樂的人之所以快樂,並不是因為他們比較迷信或特別幸運,也不是因為他們賺得錢比別人多、身材比別人好、或長得比較好看。這些人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他們擁有很多很多朋友。」 「有讀者跟我說,書裡面所有教人變快樂的方法中,最有效的就是與人建立緊密的關係,」《Better Than Before and The Happiness Project》一書的作者Gretchen Rubin說道,「只要一些小動作,哪怕只是親切的寒暄或道別,就能讓我們覺得安心快樂。」

2. 留意俯拾即是的小幸福

「如果你認為只要有好事發生,人就會自然而然的感到快樂,那你就錯了。」《Savoring: A New Model of Positive Experience》的作者Bryant說。現代人時常埋首於工作,而忘記去留意、去享受一頓大餐、一聲讚美、甚至是一抹金色的斜陽帶給他們的小幸福。Bryant的研究發現,只要懂得「消化」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美好,就可以很快樂。「所謂享受美好的瞬間絕不是先拿手機拍張照,留著以後看,而是要實際用心去體會、去享受那個當下給你的感覺。」

延伸閱讀:幸福,俯仰即是

3. 知福惜福

千萬別說這是老生常談,許多研究一致指出懂得感恩的人比較快樂。有些人不時會寫感謝信或向朋友表達感謝,這些時常心懷感恩的人與其他人相比,不但情緒穩定、身體健康,也更能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你不妨每天晚上寫下三件值得感恩的事、以及感恩的原因,不到六個月,你就會發現心情開朗許多,整個人更快樂,而且也會對這個小習慣欲罷不能。

4. 當個活躍的「臉書人」

許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矛盾:為了維繫情感而登入社群媒體,登出後卻越發空虛寂寞。研究顯示,如果你習慣單純滑動網頁,默默的看別人度假的照片、朋友紀錄周末趣事的流水帳,但從不主動回覆或發言,你只會感到更孤獨而已。根據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時常在臉書上發文、與人聊天或打卡標記照片的人比較快樂,也比較不會感到寂寞。這個發現是不是很令人振奮?準備好捍衛自己,大聲喊出「臉書無罪,成癮有理」吧!

5. 善用金錢

最近的一項研究將受試者分為兩組,分別給每位受試者一些錢,再要求第一組受試者把手上的錢花在自己身上,第二組則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猜猜看誰花錢花得比較開心?答案是,花在別人身上的受試者。如果想要為自己買點東西,記得花在有意義的事物上。「新鮮感和挑戰能夠帶給人快樂,」Rubin說,「金錢買不到快樂,但可以帶你到巴黎,也可以買到一輛登山腳踏車。」

同場加映:不必忍耐也能存到錢,輕鬆記帳三訣竅

6. 成為最理想的自己

要知道如何成為「最理想」的自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正因如此,Seligman和其他賓州大學的教授製作了一份問卷,填完問卷後,受試者便能得知自己性格上的優勢,例如:誠實、忠誠、公正等等。如果能將這些優點妥善運用在發展事業、興趣或人際關係上,人就會更快樂,也會更有自信。

你也會喜歡:站立十一小時為理想發聲

7. 將眼光放遠

社會心理學家Jennifer Aaker博士說,二、三十歲的人正面臨人生的轉捩點,因此時常不確定真正的快樂為何。她的研究指出,人時常將快樂和興奮一概而論,像是告訴自己:「在OkCupid上有32個人跟我配對成功耶!所以我一定很快樂!」然而,步入中年後,懂得將眼光放遠,並獲得心靈上的平靜,才是人生至樂。怎麼做呢?可以先從找到「及時行樂」與「心靈喜樂」的平衡點開始,例如:去spa、購物是及時行樂;而為在乎的事盡心盡力、計畫未來、冥想,則能得到心靈上的快樂。只要找到平衡,那麼,快樂的人生不用等,就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