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和女人迷一起看見世界,關心在世界各地發生著的喜樂與哀愁,相信你我的在意,會讓社會更美好。

1. 北美

圖片說明:一名示威者在弗格森警局外撕毀美國國旗

追蹤議題:弗格森種族歧視爭議再爆示威

  • 美國弗格森抗議示威 兩名警察遭槍擊

  • 希望之聲(2015-03-13)-3月11日晚,美國密蘇里州的弗格森市(Ferguson)警察局外爆發了抗議示威,兩名警察不幸中彈受傷。一名32歲警官臉部中彈,另一名43歲警官肩部中槍。倆人被送到醫院治療,  沒有生命危險。今日均已出院,此槍擊事件發生在弗格森警察局長托馬斯·傑克遜宣布辭職後的幾小時之內。

  • 槍擊事件發生時,當地民眾正聚集在弗格森警察局外面,抗議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歡慶警察局長的辭職,同時呼籲對警察局採取更多的相應措施。美國媒體報導稱,警察局長托馬斯·傑克遜辭職,是因為美國司法部4日公布的一份關於弗格森市執法人員的調查報告。該報告指出,弗格森執法部門普遍存在對美國黑人的種族歧視。

  • 今日美國:弗格森案的9種解決辦法

  • 大紀元(2015-03-14)-3月12日凌晨弗格森鎮2名警察遭到槍擊受傷。3月11日,弗格森警察局長傑克遜遞交了辭呈。去年夏天,白人警察威爾遜在一次街頭對峙中開槍打死了沒有攜帶武器的黑人青年布朗,引發美國多地抗議浪潮。

  • 《今日美國》3月13日發表文章,採訪政界、警界、社區等知名人士,提出9種解決弗格森案的辦法。州政府必須介入、深入到社區、耐心 不要矯枉過正、解散弗格森警察局重建信心、提高意識:除弗格森警察外,事件涉及更廣的社會部門、鼓勵,提升警員參與社區服務興趣、警察局長需重視社區關係融入其中、重建警察和居民之間的關係、人們應該坐下來傾聽彼此。

推薦閱讀:奧斯卡女配角 Lupita Nyong'o 真情告白:別讓外表決定你的價值

2. 拉丁美洲

圖片說明:支援政府與總統羅賽芙的示威遊行

Sight of the week:巴西支援政府遊行示威

  • 巴西多地舉行支援政府的遊行示威

  • 國際日報 (2015-03-13) ─ 巴西20多座城市13日舉行支援政府與總統羅賽芙 (Dilma Rousseff) 的示威遊行,該行動是由巴西工人總工會、農村無地勞動者運動、石油工人聯合會以及大學生組織等發起,他們拒絕反對派可能對總統提出的彈劾,同時發聲「保衛巴西石油公司」,指責反對派借反腐企圖彈劾總統,實際是要推翻去年大選的結果。

    據組織者說,全國共有近20萬人參加了示威遊行,其中以最貧困的東北部地區人數最多。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媒體披露巴西石油公司高管長期通過虛報工程造價、向承包商索賄等手段,籌措政治獻金給執政黨,涉案金額達40億美元。隨著反腐調查的深入,執政聯盟已有數十位政治人物牽扯其中。

  • 巴西支持政府者上街示威

  • 路透社編譯 (2015-03-13) ─親政府工會和社會活躍分子在週五 (3/13) 上街示威,以支持總統羅賽芙,而週日 (3/15) 則為大規模的反政府活動。巴西左派領導人面臨經濟停滯、預算削減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回扣貪腐醜聞,貪污調查已開啟40起上訴案,罪名包含敲詐勒索,賄賂和洗錢,目前已牽連四十幾名執政者。

    檢察官表示,巴西石油公司的巨額回扣和資金由貪腐的主管及政客分贓,而大多數的貪污事件發生在羅賽芙前任屆期,但她一概否認知情。警方表示,此次遊行有12000人堵住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的主要道路之一,冒雨捍衛國營石油公司和威脅勞工權益的經濟緊縮政策。然而,示威者喊著矛盾的口號,工會支持羅賽芙的同時,呼籲她撤回目前政策,以減少失業和養老金福利,以及撤回她為了拯救財政赤字和信評下滑的緊縮計劃。

  • 巴西週日反政府遊行恐使羅賽芙執政更加艱辛

  • 國際財經時報編譯 (2015-03-14) ─分析人士指出,只有少數人呼籲彈劾總統羅賽芙,因此不太可能發生,但週日的反政府抗議遊行到底會出席多少人數仍然值得觀察,這也預告羅賽芙在接下來幾個 月將會陷入政治與經濟雙重風暴,加重執政困難性。示威將在里約熱內盧、聖保羅以及巴西利亞等等城市舉行,目前Facebook活動頁面總計已有 100,000到300,000人表示參與。

言而總之

2014 年初巴西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採購貪污弊案,共有40多名政治人物與官員涉嫌透過巴西石油公司的貪污機制收賄,且其中不少人隸屬于現任執政黨「工黨」以及支持現任總統羅賽芙的兩個政黨,名單中還包含3位州長、6名參議員、能源部長羅朋(Edson Lobao)以及20多位國會議員,他們皆收受外國公司開採巴西石油的3%回扣金而涉嫌貪污。此貪污弊案重創現任總統羅賽芙政府的形象,羅賽芙受訪時表示 對於弊案一事「完全不知情、從未發現巴西石油公司賬戶有問題」。

政治分析家對羅賽芙的說法持保留態度,因為據石油公司前高階主管科斯塔 (Paulo Roberto Costa) 指出,在2012年爆出巴西史上規模最大的政治貪污案「大月費」中,貪污機制從前總統魯拉 (Lula da Silva) 第1任期開始,工黨高層每月向國會議員行賄1萬5千美元,以換取其對政治法案的支持,此弊案風波一直延燒到羅賽芙任內。再者,羅賽芙曾在前總統魯拉任內擔 任能源部長、巴西石油公司董事會主席等領導職位,以「不知情」回應此次貪污風波,可能反而會讓民眾質疑羅賽芙的行政管理能力。(參考資料:World Digest)

3. 北非中東

圖片說明:埃及新都的模型

Sight of the week:埃及計畫另闢新首都紓解開羅壓力

  • 埃及正式公布建設新首都的規劃項目

  • BBC中文網(2015-03-13)─今日,在紅海度假勝地舉行的會議上,埃及政府正式宣布將推出打造新行政首都以取代開羅的規劃。議會、政府部門以及各國大使館等行政部門均移出千年舊都開羅,此人口達近2000萬人之都市。

    據規劃所載,新首都佔地逾700平方公里,約相當新加坡的面積。新首都地點將在開羅和紅海之間,以便於連接重要的水路運輸航線,預計成為開羅「自然的延伸」。此外,新首都預計設有完善充分的智慧型基礎設施。

  • 埃及公開建設炫目新首都計畫

  • CNN譯(2015-03-14)─為了擺脫過去幾年埃及動亂,外資撤資以及汙染等負面情形,逐漸穩定的塞西新政府宣布驚人計畫,欲打造新首都。雖然並未公布確切地點,但約略可知位在開羅東部兩條重要高速公路之間,面積逾150平方英里,可容納700萬居民。

    最吸引人之處,埃及政府欲以巨額經費邀請打造世界第一杜拜塔的設計團隊進行造鎮,新首都將具備完善的智慧型設備。埃及並非第一個提出瘋狂遷都計畫的國家,包含近年的緬甸、1990年代的奈及利亞以及已逾半世紀的巴西皆為一例。

  • 埃及1兆3500億打造新首都 取代千年古城開羅

  • 風傳媒(2015-03-14)─埃及政府於本月13日起一連3天於紅海度假勝地謝赫港(Sharm el-Sheikh)舉行全球投資者會議,並於會議上宣布,將斥資約新台幣1.35兆元,以5至7年時間,在首都開羅東側郊區建設新都。

    住宅部長表示,此新都計畫可望解決開羅人口問題,並製造大量就業機會。埃及總統塞西盼藉此機會振興2011年阿拉伯之春動亂以來,大幅下滑的外國人投資,然外界亦分析此計畫帶有巨大風險,若缺乏適當配套埃及經濟恐難以承受。

同場加映:巴西女人成為教師要通過「處女檢測」?看父權社會對女體的潛在控制

言而總之:

挾96.9%的選票通過選舉,軍人出身的前國防部長埃及總統塞西上任至今未滿一年,國內三、四年來的動亂有逐漸平息的趨勢。2011年發生茉莉花革命之前,埃及的經濟在北非居於領先地位,對阿拉伯世界也有相當影響力,然而執政30年的穆巴拉克的高壓政治,使埃及長期處於不民主、貧富懸殊的社會狀態。

首都開羅正反映埃及國內局面,人口爆量、高度污染、雜亂,新政府欲改革開羅的計畫並不意外,但是打造新首都此驚人之舉,由於必須舉債投資大量成本,以埃及目前經濟狀況似乎風險不小。雖然此計畫聲稱可以容納大量居民,但若配套措施不盡完善,難以順利將開羅產業、人口等逐步輸往新首都的話,埃及經濟恐怕將因此一蹶不振,畢竟,韓國世宗特別自治市的遷都計畫引發的爭議亦殷鑑不遠。

追蹤議題:伊拉克政府奪回伊斯蘭國軍事重鎮

  • 伊拉克政府軍將奪回ISIS控制重鎮

  •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5-03-11)─巴格達安全官員表示,伊拉克安全部隊和來自什葉派民兵組織的盟友,周二奪取了提克里特的大片地區。據稱,參加守城作戰的大部分伊斯蘭國IS武裝分子,日前已陸續撤退。伊拉克第二大城,位於北部的摩蘇爾很早期已被伊斯蘭國軍隊佔領,奪回提克里特區域對收復該成為重要階段。

    然而,先前亦曾發生取得大捷後再遭逆轉的情勢,且此次進軍並未獲得美軍積極支持,什葉派的崛起以及與遜尼派間的恩仇使後續的發展仍不穩定。美方表示會持續對伊拉克北部佔領區域進行空襲,協助擊退共同敵人伊斯蘭國軍隊。

  • 伊拉克政府軍暫緩大舉進攻

  • now新聞台(2015-03-15)─伊拉克政府軍及什葉派民兵,繼續向佔據北部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進攻,再有當地領袖指控伊斯蘭國運用氯氣發動化武襲擊。政府軍與伊斯蘭國武裝就仍然在北部重鎮提克里特僵持,雙方各自控制市內一半地區,同時再有更多什葉派民兵前往提克里特支援。目前政府軍暫緩進攻,等待後方增補及支援前來。

4. 非洲

圖片說明:辛巴威的鑽石

Sight of the week:辛巴威計劃合併鑽石企業

  • 想在辛巴威開採鑽石,就是加入唯一的企業

  • 路透社譯(2015-03-12)-辛巴威礦部長表示,計劃合併所有的國內鑽石開採企業,且將建立一個機構,其一半股份由政府持有,這意味著,如果想要在辛巴威開採鑽石,就必須進入這個半國有企業。該政府宣稱是為了達到有效的監管,以提高鑽石開採的透明度。既有的礦業企業若不願加入該機構,可以機器設備換取政府補貼,並離開採礦業。

  • 辛巴威向鑽石企業設定截止日期

  • allAfrica譯(2015-03-13)-全國統一的鑽石機構,50%股份由政府持有,另外50%由鑽石開採企業依比例均分。各鑽石企業接到合併通知後,出現不願合作的反彈聲音。礦部長說,週一將與各企業開會,聆聽他們的聲音,並且確認誰將是未來持續合作的企業,而哪些企業必須要離開。並強調,不會取消他們的採礦許可證,政府只是要礦石企業更強大。

  • 辛巴威將合併六間鑽石開採企業

  • SpyGhana譯(2015-03-13)-辛巴威東部的馬蘭吉(Marange)有六個開採企業,長期以來辛巴威政府收到許多外界抗議,抱怨鑽石產業缺乏透明金流,因此政府決議要合併這些企業,並統已由政府管控,這也是參考其他國家統一礦業的做法。且因鑽石稀少,為避免礦物殆盡,未來也將集合所有企業的資源、設備,進行更深入的開採。而新機構的另外50%股份,會依照各企業的貢獻度做分配。

推薦閱讀:非洲的女人比亞洲的更幸福?奈及利亞女力崛起

言而總之:

血鑽石的爭議頻出,辛巴威的馬吉蘭地區也多次被金伯利進程機構(Kimberley Process Certification Scheme, KPCS)點名,該機構2003年由聯合國決議通過,負責鑽石原產國及來源國的核查,避免血鑽石流通。特別在非洲地區,許多非法組織、反叛軍透過武裝、暴力行為,以違背人權的方式強迫勞工開採鑽石,再販售至國際獲取高利潤與不法所得

雖然 KPCS 旨在打破鑽石貿易與血腥衝突的關聯,但專家認為其已失去公信力,血鑽石已經重現蹤跡。此次辛巴威政府合併鑽石開採企業,卻也有業界質疑,當地血鑽石的主導可能是政府軍而非反叛軍。但礦部長很明確強調,這個計畫是有利全國鑽石開採,即使有反彈聲音,也不會改變這個計畫的進行。

5. 大洋洲

圖片說明:史諾登的張貼海報

Sight of the week:史諾登揭密:紐西蘭竊聽多個國家

  • 斐濟內閣為紐西蘭間諜展開商討

  • Fiji Times編譯(2015-03-07)-紐西蘭利用電子監控監聽斐濟的警察、政府以及軍隊通信,同時不只紐西蘭,不少國家都因為斐濟的通訊線路並沒有完整的保護系統,因此從2007年以來持續有不少國家都會監聽斐濟的通訊。

    然而對於此點,斐濟政府則從容的表示在竊聽被揭發前他們早就發現有所警覺,並且認為所有關乎國家的重要大事政府要員們都是在無法竊聽的房間內直接商談,因此即便是被竊聽也沒有走漏任何重大消息。

  • 美拉尼西亞坐看紐西蘭間諜案發展

  • Radio New Zealand編譯(2015-03-10)-當監聽案鬧得全球沸沸揚揚,斐濟、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及所羅門群島和瓦努阿圖都相繼發表了關於監聽案的聲明。斐濟的外長Ratu表示,紐西蘭監聽不會影響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而斐濟政府很早就知道有監聽行動;索羅門群島領導人表示將會檢討國內的通訊安全。

    巴布亞紐幾內亞領導人正在雪梨訪問,其辦公室表示等他回國後才會發表公開聲明;而瓦努阿圖領導人辦公室的成員則表示將會確認此消息的真實性後,並表示會觀望其他美拉尼西亞群島的領導人對此議題的態度。

  • 史諾登報告揭密:紐西蘭竊聽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

  • 路透社編譯(2015-03-10)-紐西蘭政府的電子監控範圍延伸到中國,事實上,紐西蘭的電子監控大約20個國家,其中包含中國、日本、北韓、伊朗甚至是南極洲,許多都是紐西蘭的主要貿易夥伴。

    在2013年4月的破解文件中顯示,紐西蘭的監控由國家通訊安全部門主導,所蒐集到的資訊都回轉給美國國家安全局以及澳洲、英國及加拿大的情報機構,而這五個國家的情報機構所組成的情報網,在文件中則稱為「Five Eyes」的監控網絡。上周,南太平洋島國也表示遭到紐西蘭國家安全局的監控範圍。

言而總之:

南太平洋島國過去就一直受到他國間諜監控所擾,而紐西蘭的監控也早在南太平洋島國的預料之內。然而,紐西蘭陷入這次的監聽風暴有媒體認為或許是向美國靠攏後必須付出的代價,畢竟不如其他大國高調且看起來無害的紐西蘭,能夠深入更多美國無法進入的管道和體系中獲得更有價值的情報。但是就算紐西蘭國內雖然有明文規定不能監聽紐西蘭公民,因國外間諜系統無法可管,恐怕連紐西蘭自己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被監聽的被害人。

6. 歐洲


(圖片來源

圖片說明:位於柏林的塞特利克清真寺(Sehitlik-Moschee),是柏林最大、德國第二大的清真寺,可容納1500人聚禮。

Sight of the week:德穆斯林男同志受家人逼婚 向國法院控訴

  • 遭家人恫嚇、綁架、逼婚

  • euronews 譯(2015-03-12)—一名今年18歲,出身黎巴嫩裔的德國少年阿曼德(Nasser El-Ahmad)表示,因自己在15歲的時候向家人表明自己的同志性傾向,而遭到其穆斯林父親及兩名叔叔以各種形式的暴力,除言語上威脅其性命外,包括將他全身潑滿汽油,威脅點火燃燒。

    2012年12月,家人甚至將他綑綁於車內,離開德國試圖使他與另一黎巴嫩女子成婚,該行動遭國際刑警組職與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邊境攔截後宣告失敗。

  • 德法院罰款判決5分鐘出爐

  • 黎巴嫩每日星報譯(2015-03-12)—這起德國法院判決於本月12日做出,因法院傳喚的三名被告-原告的穆斯林父親、兩名叔叔,皆未到場,於聽證會展開5分鐘後,法官即作出判決,針對被告挾持與試圖送往國外等侵犯人身自由的行為,各罰款1350歐元,但法院並未處理阿曼德遭受虐待與逼婚等情事。

    判決出爐當日有大批媒體在場,阿曼德身穿「停止恐同!STOP HOMOPHOBIA」的標語上衣,除了對判決表示贊同外,他說:「對於做了我能力所及的事,我很開心;我不願躲在黑暗、隱藏我的性傾向。」

  • 男同性戀與年輕女性皆在宗教迫害的同一條船上

  • 路透社譯(2015-03-12)—這場控訴在德國引起極大矚目,根據德國官方資料,目前德國境內有400萬穆斯林人口,每年約450起強迫婚姻的案例,其中有數十件逼婚受害人是男性。阿曼德希望他的案子能喚起人們對男孩與青少年受到迫害的注意,拍攝過多起著名同志電影的德國名導 Rosa von Praunheim表示:「在宗教迫害下,男同性戀與年輕女性皆在同一條船上。」

延伸閱讀:台灣是下一個克羅埃西亞?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沒工作的失業時代

言而總之:

對於移民文化的尊重,應該如何畫出一道界線?例如,穆斯林女性戴頭罩的行為,究竟國家要以「侵犯女性人權」的角度介入,抑或該尊重「少數民族宗教自由」?在崇尚人權的歐洲,類似的掙扎不斷上演,讓人民不停反思這相異的兩種文化該如何互相融合。新聞中的阿曼德,很明顯地是傳統回教家族中「大逆不道」的榜樣,但身在德國的他找到了擺脫與發聲的機會,或許讀者在閱讀後感到吃驚之餘,可以思考德國法院作出的判決,是不是無聲地向外來移民,畫出了一道尺規呢?

7. 亞洲

圖片說明:緬甸的軍用車上裝滿飛彈

追蹤議題:緬甸飛彈掉入中國境內導致傷亡

  • 中國預防緬甸飛彈再次越境

  • NHK 編譯(2015-03-15)—緬甸政府軍用飛機放了個炸彈,炸彈降在中國境內造成傷亡。中國軍方和緬甸方面緊急通話並表示中國態度堅決地要求此事不能再度發生。緬甸軍政府的飛機13日曾參加緬甸軍隊的戰鬥並且投扔炸彈造成中國雲南農村人民的死傷。緬甸方面,則表達可能會與中國政府一起合作調查責任的想法。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航空公司取消穿越這地區的航班。

  • 范長龍要求緬方嚴格約束部隊 否則將採取措施 (原標題:緬軍機炸彈落入中方致4死9傷)

  • CCTV 摘文(2015-03-15)—13日下午,緬甸軍機炸彈落入中方境內,造成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大水桑樹村正在甘蔗地作業的無辜平民4死9傷。中國解放軍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説,近期中緬邊境地區多次發生緬軍機越境,緬軍炮彈航彈落入中方境內,造成中方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的嚴重情況。

    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表示,緬方理解中方感受,將儘快派人與中方一起進行認真調查,妥善解決問題,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上校14日早間表示,中國空軍在3月13日組織多批戰機起飛,對向我境抵近飛行的緬甸軍機進行跟蹤、監視、警告、外逼。緬甸駐華大使提林翁表示,緬甸將對事件進行調查,給中方一個交代。

  • 中國抗議:緬甸邊境致命攻擊

  • BBC 編譯(2015-03-14)—中國派出戰鬥機到緬甸邊界並提出外交抗議,因為緬甸的戰機在緬甸境內投下了炸彈造成四名中國平民死亡。緬甸官方表示:「這可能是那些與我們敵對者故意攻擊,創造中國與緬甸政府間的誤解。」中國政府警告緬甸政府,在果敢地區的衝突如果持續升級可能會破壞邊境的安全。

    大約有三萬緬甸難民逃離果敢地區,這緬甸西北山區的緬甸政府軍正在與當地的漢族民兵作戰。被稱為緬甸全國民主聯盟軍(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MNDAA)的漢族民兵和緬甸政府軍的衝突自二月以來已經加劇。緬甸政府指責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官訓練MNDAA,但是中國政府否認與這些漢族民兵有任何關係。

言而總之:

緬甸北部的戰鬥自二月持續至今,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這週緬甸政府軍攻擊波及至中國境內至少有三起。在本月8日與11日,因為炸彈著陸在中國境內造成民房損壞。中國一度關閉的邊境又對緬甸難民重新開放。先前中國境內相關支持緬甸「同胞」的微博貼文也被中國政府以妨礙國交為由進行封鎖,屏蔽與刪除。

而現在中國政府的反應也引發一些微博網民的不滿,如:「丢了幸福的猫咪糖糖」提到:「哎,每次被欺負完了以後,下一步看到的就是『高度重視』丶『嚴正交涉』,然後就没然後了。」還有,網民「东东习习和宁宁」:「說說8000億花哪了,還能指望保家衛國嗎?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還交涉什麼,大國都是打出來的没一個是做夢做出来的。」(導讀:Fox Cub)

Sight of the week:第十二屆人大第三次會議於周日早上閉幕

圖片說明:中國第十三屆第二次人大會議閉幕

  • 中國人大會議閉幕通過立法法等多項議程

  • BBC中文網(2015-03-15)第十二屆中國人大會議第三次會議周日(3月15日)早上在人民大會堂閉幕,表決通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贊成率為99.1%,與去年相若。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會議上指出,中國的立法機構將廣泛宣傳修改後的立法法,完善相關配套辦法。

    中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會議上指出,這次會議其中一個成果是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立法法的決定,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的立法體制,明確了立法權限,健全了民主立法的機制和程序,對於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他表示,中國的立法機構將廣泛宣傳修改後的立法法,完善相關配套辦法,加強立法工作隊伍建設,確保法律正確有效實施,不斷提高立法工作水平。

  • 上百民眾呼籲人大 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美國之音(2015-03-13)北京召開兩會期間,上百位律師及公民星期二向兩會代表和委員發出長達一千多字的公開信,強烈呼籲人大批准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保障《憲法》賦予中國公民的政治權利。

    來自全國各地一百餘位律師和公民向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出公開信,呼籲人大常委會批准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保障公民的信仰和結社自由。近年來,每逢北京召開兩會,都有中國律師和民眾要求人大批准這項中國政府於1998年簽署,但至今仍然未被人大批准的國際公約。

  • 總理記者會釋放八大信號

  • 央視網(2015-03-15)3月1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的記者招待會強調了重點改革領域,對一些大問題再次詳細闡述,透露了不少新信號。

    信號一:「互聯網+」是投資新趨勢。
    信號二:進一步簡政放權,激發民間活力。
    信號三:房地產調控「因地制宜」 增加保障房。
    信號四:「為官不為」要問責。
    信號五:嚴格執行新《環保法》。
    信號六:經濟增速重質 有能力穩定市場。
    信號七:不會收緊對港政策李克強強調,中央政府會繼續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也會繼續加大對香港的支持力度。
    信號八:中美經貿關系會更密切,李克強表示,這是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中國願意構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互不衝突、互不對抗的新型大國關系。 

延伸閱讀:反對中國政府非法拘捕!聲援中國的女權人士

言而總之:

每年三月左右所登場的中國兩會幾乎都是世界各國媒體聚焦的重點,而今年也不例外,在周日早上閉幕的全國人大會議在會後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來召開記者會,並在會中在次強調了中國今年的經濟政策會採取減緩並維持約7%左右的 GDP,並且經濟會在合理的區間運行,但不會以強制手段硬著陸。

值得關注的是,包括彭博社在內的國際媒體所在意的焦點都放在中國經濟到底會趨緩到什麼樣的程度,而李克強只是表示中國的經濟不會採行短期強刺激的政策而會對整體經濟結構做出檢討。而另一方面,各方注意的重點還包括了中國的環境問題以及中美關係,香港問題,國營企業及政府貪腐改革等,對此李克強並無給出太多新意,也並未對去年火熱的香港雨傘革命或台灣議題做出任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