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回台灣拿三萬台幣還是在倫敦拿三萬英鎊年薪?面對自己的不甘心,我們都是沒有退路的台灣人。

最近又打開了我逃避很久的 CV 和 Cover Letter。

來到英國其中一個最不習慣的事情就是他們找工作的時間,非常、非常的早,大約在9月中旬就開始,也就是你飛機降落沒多久,行李剛放到住所,就準備要開始找工作了。大概這種感覺就像打麻將的時候你還在手忙腳亂整理牌時,對手都已經摸一輪了。

倫敦的生活非常的緊湊,9月開始修履歷,10月開始參加 Career Fair,11月準備丟工作,順利的話12月面試,或是12月時收到如雪花一般紛飛而來的拒絕信。而我大致上都拿到後者。這裡的確是一個相當競爭的地方,小魯蛇如我只好被各種人生勝利組電爆,去年工作申請,唉,都想在我腿上寫個慘字。

於是我一路逃避到聖誕假期,到過年,到新學期,到農曆年過完之後,才又打開我塵封已久的檔案,英國的生活真的很忙碌,無時無刻你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念不完的 paper,寫不完的 essay。然後日子就在這樣你忽然驚覺從書桌前抬頭的時候,過了一大半。

推薦給你:留學長路:培養直視靈魂的能力

然後有位在台灣的好朋友忽然敲我,我們就聊了起來,聊到彼此的近況,我這位朋友在一間新創公司上班,生活多彩多姿也用工作之餘幫外籍移工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然後我們又不免地談到薪水。

我才忽然發現我為什麼要如此汲汲營營在倫敦找工作的原因。我在這裡一直有種莫名的壓力,無以名狀。後來才發現壓力的來源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我的經濟狀況。

來唸書之後,只要一想到以後要還學費的壓力就很大,我覺得我不能夠再回去領30000台幣的薪水,我會無法還我的學費,我甚至也只能養得起自己而已。

在這邊唸書,你和一堆絕頂聰明的人一起上課,一起生活,一起找工作,這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看著他們,你會覺得自己也有無限的可能性。

而漸漸的你也看到他們找到工作,拿著不錯的薪水,在這樣環境,你會覺得一年領個30000英鎊的薪水是正常的年薪,因為在這裡,人才值得這樣的薪水。身邊的外國朋友的確很厲害,但是你也不覺得你比他們差。

出國之前,我大概每幾天都要被恐嚇一次說大陸的同學多用功多認真,人家在我們睡覺的時候在唸書,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在唸書,在我們嘻笑怒罵的時候也在唸書,可能你還在娘胎裡面吸奶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唸書了!每一個中國人想方設法的想要搶走你的工作、你的薪水、你碗裡面的飯甚至還有你手上的筷子。

每當聽到這種言論伴隨而來的一定是:「台灣年輕人競爭力低落」、「七年級生是草莓族」、「年輕人不懂得靠自己努力,只會抱怨」、「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沒有例外。

我很納悶,所以台灣是準備亡國了嗎?

實際來到這裡之後,身邊的確有一堆大陸同學,其中有非常厲害非常認真的,但也有許多是偶爾會翹翹課、看看閒書、做做夢,會偷懶會累偶爾小奸小惡,就如你我。而不只大陸同學,印度人、美國人、歐洲人、非洲人、中東人,這些人當中,有努力用功的人,也有偷懶打混的人。

我真的不覺得台灣人有比較糟。

如果我努力死撐活撐的在這邊找工作,找不到順利抽到打工簽證再繼續找,花一些時間,我想還是能夠在英國找到一個不是很理想的工作,這份工作可能不在我本來職涯規劃上,也對我之後沒有太大幫助。

但如果我回台灣的話,我估計大概領個三萬吧。或著如同所有學成歸國的游子們,一起去搶銀行的儲備幹部,薪水可能會比較漂亮。但如果這樣的話,我幹嘛不在這邊找銀行啊?我當初不是就不想要在銀行工作嗎?

而在這邊的升遷機制也比較快,一般來說,英國大學21歲就畢業了,工作大約三年你可以升到管理職,薪水大概也會從一年兩萬英鎊升到四萬英鎊,順利跳巢的話六萬英鎊有望。也就是說他大概24歲的時候就是經理,而我們可能大學畢業剛當完兵還在當小弟。

人生勝利組完爆台灣魯。

我不甘心。

我真的不甘心。

推薦閱讀:拿到高薪之後,我們真的會快樂嗎?

同樣身為國際學生,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有退路。他們如果在倫敦找不到工作,可能還可以回到原本的國家,薪水不會差太多,扣一扣通膨和物價,搞不好還比倫敦領得多。我身旁的德國朋友、法國朋友、印度朋友、美國朋友都有退路,再怎麼樣,他們都能回家。

推薦閱讀:我在美國,做更美的台灣夢

甚至問起大陸朋友,許多人也是堅定地跟我說他不打算在這邊找,要回去工作,機會多,市場大,也比較習慣。

我不甘心,我花了這麼多錢,學到了我在台灣根本想像不到的東西,拓展了視野,我卻有著回去台灣就輸了的感覺。我父母辛辛苦苦拉拔我長大,而我念完書,負了一屁股金錢債和人情債,回頭卻賺不了什麼錢給他們。

是的,我不比世界上最優秀的人優秀,因為我可能還是沒辦法留在倫敦。但我不認為我比其他人差。差別是,他們都有選擇,都有能夠回去的選擇。

也許繞了一圈我終究還是要回頭,我可能還是要為了還學費,為了薪水選擇銀行的儲備幹部,選擇一個我可能也不是這麼喜歡也沒有什麼熱情的工作,說到底這也是人生一部分,我終究還是不夠厲害,不夠努力。

在台灣的時候我們總聽到說要走出去,真正走了出去,有了比較,才發現真的很悲哀。或許不要走出來比較好吧?那我就可以安身立命,恭恭敬敬服服貼貼地領著三萬,而不是看到別人也是領三萬,用不同的貨幣。

可是我真的不甘心,我是多麼的想要回去,又是多麼的不想要回去。

故事尾聲,和我聊天的那位朋友一直是我很好的朋友,也是我打從心底尊敬的人,他工作之餘為台灣外籍勞工作出諸多貢獻,幫他們上中文課,為他們找到寫著母語的書,替他們想怎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台灣這片土地,他真心的希望台灣這片土地可以變得更好,而我真心地認為他的工作相當有意義,比我值得尊敬得多。

同場加映:「新移民是進口商品?」柯文哲該曉得的多元文化課題

但他的薪水,也是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