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期待夢幻婚禮,不如說期待婚姻的更多種想像和選擇?讓結婚或是成家不只是少數人才享受得了的幸福?

我一向不太關心娛樂新聞,但是周杰倫跟昆凌的婚禮實在是太閃,閃到我臉書動態都充斥著他們兩個人幸福美滿的婚禮照(昆凌背後還是愛心呢!)。我這個人就是有些小淘氣,喜歡觀賞網友的留言,有一位女性杰粉憤恨不平地說:「有能力的男人給的就是不一樣!」霎時,我從綠色小包包拿出小鏡子,看看自己的黑眼珠還在不在?

昆凌背後還是愛心呢!呵呵!
圖片來源:周杰倫臉書

不巧,隔天就立刻出現堪稱月經文的新聞:「月薪沒7萬怎麼嫁?」、「台女擇偶條件高」,接著就會出現諸如「月薪幾萬才能嫁?」一類的月經文評論。網路上的討論大多聚焦在:女孩要拋開浪漫婚禮的想像、女孩要自主、兩性之間要追求平等,但大多沒有改變或挑戰「女嫁給男」向上流動的模式與社會客觀結構。

我認為特別是在台灣脈絡下討論「婚姻」、「成家」,常常很多事情都過於簡化。很多女性主義只要批評父權壓迫,卻忘了很多壓迫不只是來自父權,很多時候,男性與女性也同樣處在同一個壓迫與剝削的弱勢處境。若是只看見父權的壓迫,就是「見樹不見林」的評論。

當某些女人覺得「有能力的男人給的就是不一樣」時,能力通常指的大概是經濟能力,且還希望男人可以「給」,給不起就是沒肩膀!那至於要給什麼呢?當然不只是要周杰倫式的浪漫宮廷世紀婚禮(友人不解「世紀」在哪?我說:「大概是婚紗公司叫世紀婚紗吧!呵呵!」),還要有車、有房、有正當的工作與穩定的薪水呀!這樣才是真男人(握拳!)。給不起的男人呢?加油好嗎?(拍肩)


圖片來源:周杰倫臉書

當然,我們應該批評這種「男施女受」的性別觀念,但是現在的重點就並非只是婚禮浪不浪漫、女人不要靠男人,要擁有自主權而已,性別並非獨立於社會狀況之外的議題,應該要把社會的其他條件納入一起討論,會更能夠看見問題的核心所在。

前些日子,我參加了一場婚禮,R先生是媒體工作者,已過而立就快接近不惑,女友K小姐任職廣告公司美編,年紀也不小了,擔心不結婚,不趕快生孩子,會生不出來。兩人薪水不過三萬多,在愛情長跑12年後存了一小筆錢,才勉強在倉促中完成「人生大事」,達成「長輩的期待」。完婚後,三五好友相聚,R說:「結了婚什麼壓力都來了,房子、車子的貸款、養孩子預備金,壓得我們夫妻倆喘不過氣來了⋯⋯」。顯然更嚴重的問題是台灣整體的社經結構非常不利於年輕人成家。

研究所畢業的我,竟然已經被紅色炸彈炸了六次。這六次大多是大學時期的學長姊、工作上的前輩,約莫也才二十六、七歲而已。這些人,都有一個共通點:(1)男生家有錢(少數是女生家有錢)、(2)男女雙方薪水加起來至少十萬以上。白話翻譯:人生勝利組通常都比較早婚。若是魯蛇的結合,就會像R先生與K小姐一樣,結婚與成家成為人生的重擔,卻仍然趨之若鶩。

推薦閱讀:結婚就能滿足社會期待?多元成家的東方困惑

在批判「男施女受」、「女生要獨立」等性別觀的同時,我們應該也檢討是什麼原因讓女生在自由的戀愛市場中,一心一意尋得「績優股」?當然不是女生眼光高、自以為每個人都是昆凌,而是不論性別、性傾向,我們都要檢討整個社會何以讓年輕人持續低薪?在我爸媽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就比較少「飛上枝頭當鳳凰」的故事,反而很多胼手胝足,共同打拼的故事。

可是,我們處於崩世代,就算一起努力,也是越忙越窮。現在不論是企業或一般組織,就算是能力好的年輕人,升遷機會也不多,年輕的高階幹部很少。台灣什麼時候變成一個「努力但不會成功」的地方?年輕人想要有希望,他們就得離開台灣,到國外尋找更好的機會、更好的薪水。那還結什麼婚?成什麼家?只能怒喊「幹你娘(爹)」,支持跨世代的戀情了。

崩世代:年輕人越忙越窮
圖片來源:崩世代

不過,話又說回來,青年窮忙族,又為何對結婚、成家、生育如此趨之若鶩呢?彷彿是套餐不可單點,缺一不可。為什麼要結婚?結婚的意義是什麼?能不能只成家或生孩子,不結婚?那所謂的「家」是什麼?一定要法律意義上的一夫一妻、一雙兒女、有車、有房,溫馨和樂才叫現代典範的家嗎?會不會這些價值觀都是某些人、某些團體灌輸給我們的呢?親密關係應該是多元的,不該落入如此俗套、一成不變的肥皂劇之中。

推薦閱讀:只要孩子,不要戒指?女人不婚生子的選擇

當周杰倫與昆凌的浪漫世紀婚禮被呈現於媒體,被眾人擁戴與崇拜時,它無可厚非地就成為公開事件。這個公開事件代表一面鏡子,映照出台灣性別觀念的落伍、年輕人的又窮又忙、對親密關係的想像過於單一。好像一切就是要像童話故事裡的公主與王子呀!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