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的生活不能塗改重來,但是我們可以在說故事的過程中,發現更多意外的轉捩點!

「第一幕,你讓主角如大樹挺拔;第二幕,你對主角丟石頭;第三幕,讓大樹倒下。」──美國劇場導演/喬治‧ 艾伯特(George Abbott)

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結構。一個好的故事結構要有條理、嚴謹、符合邏輯;不幸的是,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一團糟、充滿不確定性、沒有邏輯。我們許多原始的經驗並不能完美套用進傳統的童話故事,或者好萊塢電影的情節,有時候我們得刪減掉很多東西,大量改編,才能讓我們的生活像是一個故事。如果你研究過故事的結構,你就會了解結構是如何運作的,而一旦你知道運作的方式,你就可以開始偷學故事的結構,用你自己生活中的角色、情境,和設定填進故事裡。

推薦閱讀:生命很短暫,活出自己的故事吧!

許多故事結構都可以回溯到神話及童話故事。艾瑪‧ 寇茲(Emma Coats)曾任職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擔任故事板設計師,她將童話故事的基本結構設計成了某種填空遊戲,你可以填入自己的元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____,每天,____。有一天,____;因此,____;因此,____。最後,____。」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故事,試著填入空格,你會很訝異這招居然常常都管用。

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過,一個故事有開始、中間,然後結尾;作家約翰‧ 賈納(John Gardner)也說,幾乎所有故事的基本情節都像這樣:「一個角色想要什麼東西,儘管遭到反對(或許也包括自己的質疑)還是去追求,最後結果是得到、失去,或者沒有結果。」

我喜歡賈納的情節公式,因為這也是大多數創意工作的模式:你想到一個絕妙點子,費盡一切心力執行這個點子,然後把點子公開給全世界的人知道,最後可能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或者沒有結果。有時候這個點子成功了,有時候失敗了,更多時候比失敗還糟,點子一點用也沒有。這個簡單的公式可以套用在幾乎每一種工作計劃上:有最初的問題,得做些什麼來解決問題,然後方法是什麼。

當然,如果你正處在一個故事當中,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如此,你並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一個故事,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涉入有多深,不知道這個故事會如何結束。幸好,我們還可以說開放式結局的故事,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正巧走到故事的一半,又不知道會如何結束,還能繼續說故事。

推薦你看:愛上自己的人生

每一次對客戶報告、每一篇自述、每一封求職信、每一次籌措資金的請求⋯⋯這些都是「推銷」的方式,都是切掉結尾的故事。一次好的推銷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過去,第二部分是現在,然後第三部分是未來。

第一部分是你的過去──你想要什麼、為什麼想要這個東西、到目前為止你做了什麼去爭取;第二部分是你現在的工作、你如何努力工作,用盡自己絕大多數的資源;第三部分是你前進的方向,以及你現在推銷的對象可以如何幫助你達到目標。這就像一本「選擇你的冒險」故事書,這個故事模式可以有效地把你的聽眾變成主角,他可以決定故事如何結束。

推薦你看:追尋人生,現在就出發

不管你說的是一個結束了或尚未結束的故事,一定要時刻將聽眾記在心裡,用平實的語言直接對他們敘述;珍惜他們的時間,陳述要簡短;學習如何說話、學習如何寫作;使用拼字檢查,如果你寫完文章後不再檢查文法、拼字及標點,你就無法表現真正的自我,而是顯露自己的無知。

每個人都喜歡精采的故事,但不是每個人輕輕鬆鬆就能說出精采的故事。這個技巧需要花一輩子學習,所以要好好研究最棒的故事,然後尋找屬於你的故事。你越常分享你的故事,就能說得越精采。

「你得說出自己的道理來。」──美國歌手/肯伊‧ 威斯特(Kanye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