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不知道,巴黎道路的命名與編碼,其實都存在著各種浪漫的邏輯。

巴黎之所以美,我覺得很大的關係是因為它是少數把古老街道保留得很完整的大城市。雖然今天巴黎街道的風情其實是 19 世紀中第二帝國拿破崙三世和奧斯曼男爵大改造留下的,但其間還是穿插了不少從中古世紀就存在的樣貌和印記。

奧斯曼式的街道輪廓雖對巴黎來說是「新的」規劃,但對大多數外國人尤其亞洲觀光客來說,這依舊是我們心目中「舊時巴黎」的形象,這些「新」的「舊」街道和中古世紀狹窄昏暗的石板路錯落有致地並存,交織成今天所謂的巴黎街景,散發著其他城市望塵莫及的獨特氛圍。

各種道路的稱呼法

巴黎的街道有很多種稱呼法。boulevard 和 avenue 都是有多線道而且兩旁大都有行道樹的「大道」,但 Avenue de l’Opéra 是少數知名大道沒有行道樹的,因為當初蓋這條大道是為了通往加尼葉歌劇院,他們不希望行道樹遮擋了人們一眼看到歌劇院的寬闊視野。

boulevard 是指沿著環繞巴黎市已經拆掉的舊城牆而建的環狀大道,avenue 則是為了連接 boulevard 而建的直線大道。avenue 其實是古法文「到達」( avenir )的過去分詞,大道跟「到達」有何關聯?舉個最簡單易懂的例子,香榭里舍大道( avenue des Champs-Elysées )就是一條可以直通到達凱旋門的道路,所以會叫「avenue」的路大都是可以通往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點的。

(Avenue de l’Opéra)

最常見的道路用「rue」這個字稱呼,這個字就是英文的「road」,但巴黎的 rue 其實通常跟沿著這條路而建的建築有關聯,所以常常會用以前住在這裡的名人或重要事件發生的地點當作名字。

另外比較窄小、汽車無法通過的小巷就叫「passage」或「allée」,而 passage 另一種意思是拱廊街,就是早期有透光玻璃罩頂的購物道。鄰著塞納河和聖馬丁運河的道路叫做「quai」,法文的意思是「河堤」,不過翻譯成「堤岸道路」會更貼切。

巴黎的街道也會用廣場「place」當地址,指的是好幾條街交會處的廣場。如果是路跟路的轉角是方正的四角形,就叫「square」,這是歐斯曼巴黎改造時模仿英國的街道而來的。另外還會看到用 cité(住宅區)或 villa(別墅住宅)當作街道稱呼的,少數會用 porte(門)或 cour(院子)這類的字。

街道都有名字

巴黎的街道都有自己的名字,跟很多大都市用號碼區分不同街名很不一樣。大多數的名字都是人名,通常是歷史上著名的人 物,或是舊時那條路的地主或所有者。巴黎每年都會有很多件重要人物的遺族或和他們相關人士跟政府的道路命名委員會提出的申請案件,希望把道路以這些人的名字命名。走在路上時仔細看一下建築物上的標示,一些名人住過的房子外觀會有標示說明是誰在什麼時候住在這裡。

門牌號碼的邏輯

巴黎現在門牌號碼排列的邏輯是 1805 年通過的法令規定的:

1. 如果路是和塞納河成直角或斜角相交,那就是背著河左邊是奇數號,右邊是偶數號,離河越近號碼就越小;

2. 路要是和塞納河平行,就面向河的下游方向(塞納河的下游是西邊),左邊是奇數號,右邊是偶數號,越往下游,號碼就越大。

我覺得巴黎街名的標示算很清楚的,想確認你現在位於哪條路,就走到路和路的交接口抬頭看看建築物外牆轉角上的藍底白字標示,上頭會告訴你現在站在哪條路上,這種門牌是 1847 年開始使用的。

最長、最短、最寬和最窄的路

巴黎市一共有 6,088 條道路。

1. 最寬的是 16 區的 Avenue Foch,居然有 120 公尺。

2. 最窄的則是第 5 區的 rue du Chat-qui-Pêche,只有 1.8 公尺,但另一說法是 12 區的 sentier des Merisiers 不到 1 公尺寬。而且聽說 20 區有條 passage de la Duée,雖右邊被毀,周圍還有柵欄,實際量出來只有 80 公分寬。

3. rue de Vaugirard 是最長的街道,橫跨第 6 區和第 15 區全長 4,360 公尺。

4. 第 2 區的 rue des Degrés 則是最短的街道,只有 5.75 公尺。

5. 最陡峭的道路在 20 區,這條叫做 rue Gasnier-Guy 的路,傾斜度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