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生時,有時候自己所希望的事情常常事與願違。但只要下定決心,再多的負面聲音,都不要阻止自己往前走。

TOKYO'S WAYII2010 以「東京之路」為名的作品 (私人收藏)

二○○八年春天,我跟當時工作的老闆提出辭呈,理由是要去日本念書。「為了去日本念書辭職!妳會日文嗎?」老闆問。「嗯,不太會耶。」我說。「什麼!妳就這樣去日本!」我永遠記得眼前的中年人下巴好像快掉下來的表情。

愈發靠近出發的前夕,不安和不真實感就愈發地強烈。走在每天都會經過的街道,環視這熟悉的一切,一想到當蟬聲開始喧鬧的時候,自己就不存在於這城市了,光想像都覺得很虛幻。

初夏的空氣裡腦子也恍恍惚惚的,把存了一年的積蓄匯往日本,預繳學費後看著存簿上可憐的數字,散盡家財的感覺更是飄渺之至,一切已經無法回頭了!

延伸閱讀:致無法回頭的青春

於是緊接著一步步處理好所有的赴日程序,二○○八年的六月即將結束之前,我啟程飛往東京。那是我第一次去東京,第一次一個人出國。緊張到還沒見到要來送機朋友,就衝進了海關。

推薦閱讀:一個人的旅行,對自己的洗禮

 

 

時間回到更早的之前,那時我已經在出版社做了三年的美術編輯。

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後在一家規模不小的出版社工作。以平面設計業來說,算是難得地上下班時間固定的工作。同事相處融洽、薪水也還過得去,自己也滿珍惜這份工作的。公司的老闆抱持著教育理念在做出版業,對於員工的培訓也頗為重視,除了相關的技術課程之外也有關於生活態度、生涯規劃等課程,老闆有時還會親自授課呢。

延伸閱讀:規劃人生的四個黃金守則

猶記得在一堂以美編部門為對象的課裡,老闆說:「你們不要以為自己只是設計小小的一個封面,想想看印製成五千本的書,如果排成一面牆,那是多麼大的廣告牆啊!所以請不要輕視自己手頭上的小小工作。」雖然我那時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內頁排版而不是封面設計,卻十分認同這樣的態度,不管是什麼工作,只要抱持著信念在做,都非常值得讓人尊敬。

每份工作都珍貴:盡力把小事做到最好

但是第二年之後,卻開始覺得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找不到可以說服自己的目標」,因此為了「找尋那個目標」,工作之餘我上過長笛課、直排輪班和美髮課。也試過從板橋走上光復橋到二二八公園再走回家,試著用不同的速度,去看平常的風景,企圖讓自己從一些哲學式行為中思考人生的答案。也許這題目真的太大了,又也許我只是「吃飽太閒」了吧!

推薦你看:享受生活的簡單片刻

 

 

可是油然而生的迷惘與空虛感卻又是那麼真實,而且不斷地來襲,最後我拉著一位大學同學,兩個女生給二十四歲的自己規劃了一趟十七天的大陸自由行。那年是二○○五年,大陸開始發展不久,每個人都跟我說:「妳們這樣很危險」、「我實在無法理解妳們的行為」、「妳受得了一條溝廁所嗎?而且沒有門喔」、甚至有人熱心借出綁在肚子上的錢包。

行前主管對我說:「那妳就去轉換一下心情,補充一下能量吧」,結果我的確得到了能量,雖然覺得很對不起主管的心意,回來後我還是辭職了。那是我的第一次出走,明白了人生也許永遠沒有答案這件事,但是我們要有勇氣去聽內心的聲音。

你會喜歡:傾聽「心」聲音,發現你的獨特魅力

辭職之後現實壓力馬上迎面而來,不是來自於經濟上(那時的存款還夠),而是周遭親人給予的社會壓力,老爸問我說:「妳是不是在公司被欺負了不敢說?」親戚在我面前對小孩說:「千萬不可以學畫畫喔,不然會變得跟姐姐一樣。」

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停下來思考和調整一下人生有這麼的大逆不道?就像他們無法理解好好的一份工作為什麼要辭職一樣,兩邊是無解的平行時空。無數個想不出未來要怎麼辦而失眠的夜晚,面對巨大的徬徨,我都告訴自己「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忍辱負重吧!!」即便目前連那個「重」是什麼?都還不是很清楚。

接下來,一起面對總是要一直向前出發的人生

 


來源

這時有另一位大學同學,在出國留學前夕約我一起騎腳踏車環島。於是二○○六年的十月,練習曲都還沒上路,「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的事就被我們先做了!

推薦閱讀:三十歲以前,不做會後悔的七件事

記得一個有趣的橋段是:某天當天色已黑,我們卻騎到荒山野嶺找不到民宿。

「咦! 為什麼妳沒有阻止我? 通常這種時候我的朋友都會拉住我! 」前方單車上的同學猛然地轉過頭來問我。「我要是會阻止妳就不會跟妳來環島了啦!」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反射式丟出了理所當然的絕妙回答。「說的也是吼!」夜空裡除了蘆葦叢窸窸窣窣的聲音之外,我好像還從那認命地往前騎的背影,聽見了同學的喃喃自語。

由此可知我一直是個危機意識偏低的人吧,才會時不時地偏離正常軌道,因而面臨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境。後來我們終於找到了山裡面的民宿,邊玩邊騎還邊休息的結果,是花了二十三天才回到台北的家。

騎到北海岸時,到面對著太平洋的小派出所裡裝水喝,親切的原住民警察伯伯對我們說:「在家躺著看電視不是很好嗎? 幹嘛沒事找事做? 快把腳踏車寄到車站, 然後坐車回家,沒有人會發現的啦,妳們要是我女兒的話我就打死妳!」他見我們裝瘋賣傻地沒反應,就一直跳針似地不斷地重覆著,前後應該有講十次吧! 難為了伯伯的「苦口婆心大相勸」,但是: 「現在要我們轉頭回家也太糗了吧!!」

後來每當騎得汗如雨下又灰頭土臉時,腦中總會縈繞起伯伯的:「在家躺著看電視不是很好嗎?」也不禁認真的覺得:「以後要珍惜人模人樣的城市生活,優雅地走在路上或坐在車裡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我本人雖然不算是嚮往城市派,卻也因此發現不管城市還是鄉村,生活中很多小小的、或原本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都應該要被感謝和好好珍惜的。

延伸閱讀:練習幸福的關鍵字:珍惜

之後就在我準備面對現實,再次投入職場的前夕,「老妹,要不要試著去日本念書看看?」去日本出差三個月回來的哥哥問我。

大概是老媽一直跟他唸我待業的事情,所以哥哥也以自己的想法推薦了一個選項。「這也太突然了吧!我不知道要去念什麼?」雖然這樣回覆著,並且馬上找了份新工作,但是去日本念書這個念頭,卻植入了心裡,不知不覺間發芽了。

我想等新工作上手之後,也許到時候又會陷入同樣的困境,步履至此,我把對自己的觀察放進了思考裡。設計工作上,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界限,想要找到更想做的事情,想要發現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這時眼前的「去日本」這顆被丟出的石頭,指引了一個新的方向,也許不一定會有想要的答案,但是凡事都得要試過了才知道不是嗎?

推薦你看:只需要一個衝動!勇敢追求吧

「適應新工作、為去日本存錢」於是我找到了可以讓自己信服的短期目標了! 不再覺得「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了目標,生活變得踏實,因為目光注視著遠方, 工作上遇到不如意的事也能高 EQ 地克服過去。

一年之後萬事皆備,語言學校和宿舍都確定了,簽證、機票也到手了,心裡還惴惴不安地想著:「我真的可以去日本嗎?」但一切都己經是箭在弦上勢在必行了!而「始作俑者」我的哥哥,直到我快出發前,才知道看起來每天老老實實上班的妹妹要去東京念書,「什麼!妳下個月要去日本!」表情怎麼跟我老闆一樣好像下巴快要掉下來了,哈哈!

也許有些宿命論,現在想起來二十六歲前的不管是空虛、出走、彷徨、流浪,都是促成我去日本的力量,總是要出發的!我的日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