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裡,數年光陰縮短為幾秒,人也可以穿梭於不同時空,這就是影像的語言。

womany 編按:你喜歡看電影嗎?哪種電影最吸引你呢?對於我們來說電影是個可以暫且逃離現實世界的方法,在兩個多小時的時光裡可以逃離現實,進行一場奇幻的冒險之旅。而電影的場景如夢似真,有些讓我們超脫現實,有些卻會給現實生活一些靈感,到底這些電影場景背後藏著什麼秘密,讓人百看不厭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不只在電影裡做夢:拍誠實的電影,易智言:身為創作者,我想為社會發聲


Talking about dreams is like talking about movies, since the cinema uses the language of dreams; years can pass in a second and you can hop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It’s a language made of image. And in the real cinema, every object and every light means something, as in a dream. —Federico Fellini
講到作夢,就好像在講電影,因為電影用的是夢的語言。在電影裡,數年光陰縮短為幾秒,人也可以穿梭於不同時空,這就是影像的語言。而且電影場景裡,從物件到燈光,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就像在夢裡一樣。 — 費里尼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大師 Federico Fellini,是20世紀對電影影響最深的電影作者之一。對今日如 Woody Allen 伍迪艾倫、阿莫多瓦、提姆波頓等,都有很深的影響。在費里尼的自傳「夢是唯一的現實」裡,他認為夢跟現實難以劃分,甚至還認為「夢」是唯一的現實:「我相信沒有人要比作夢的人更接近真實了,因為這種人能把最深層的真實— 他們所認為的真實— 給濃縮處理。」費里尼的電影,是根據過去的回憶來拍攝。就像超現實主義畫家夏卡爾(Marc Chagall)一樣,作品裡結合記憶、夢境與現實,夏卡爾也認為他的作品 “並非只是一個人的夢,而是全人類共有的夢(not the dream of one people but of all humanity)。”  

把夢寫下來:把夢境丟上雲端, Shadow 讓你用夢境寫日記


夏卡爾將自己思念女孩的心情,呈現於畫作「生日(The Birthday)」中

這或許也說明了電影的興起,從魔術師梅里葉的“月球之旅”,用影片特效來呈現奇幻之境、蒙太奇(Montage)跨越時空敘事剪接的發明,到好萊塢(Hollywood)製片工業的盛行。電影工業(Film Industry)可說是一部巨大的造夢機器,而觀影經驗(Cinema Experience)也變成是一種夢境的呈現。

螢光幕前,四周一片黑暗,映入眼廉的巨型亮點,引領我們回到童年、去幻想、超越現實、穿梭時空,種種幻境與情緒氛圍,讓我們隨著故事轉折起伏,從「旁觀者」到「先知」或「全知者」的角度,陪伴主角經歷人生故事、一起作夢,也順便滿足了「偷窺欲」。

觀影歷程,也無數次喚起內心最深層的欲望、恐懼、疑惑、不安、希望、解脫... 等,種種情緒氛圍,就像夢境裡的潛意識(subconscious),讓我們看見了某部分的「自我」(self-ego)投射。就在那短暫的兩小時,人們脫離現實,感官引領你回到現實境遇裡不輕易呈現的真實自己。燈一亮、音樂一響、影一息,回歸現實,轉身微笑,看見原本熟悉的世界,以及身邊的人。又或者,因為經歷一場心靈的洗禮,而重拾了自己。短短兩小時的觀影經驗,就像做了一場私密而不為人知的夢。

找回自我:感受身邊的人事物:自我覺察的簡單三步驟


梅里葉的「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是最早期的影片特效

更多藏在電影裡的秘密,下一頁

 

電影的鏡像原理(Mirror Theory) 


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elie)」裡,艾蜜莉最喜歡做的事,是電影正值精彩時,回頭看觀眾逗趣的表情。

心理學指的鏡像原理,是說所以當一個人在觀察一件事物時,總是習慣將它投射成自己所熟悉、感興趣、或者期待的事物。就好像嬰兒對自我的認知,原本都是片段的,直到他們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完整形象後,就會將其認定為自己。由於這樣的認知是模糊而不完整的,所以當他們看到別的嬰兒時,就會以為那是自己。因而看到別的孩子嚎啕大哭時,很容易就會跟著哭!

電影人物給我們的感覺,就如同嬰兒看見鏡中的自己。螢幕就好比是鏡框,鏡框裡聲光效果所製造的真實感,讓我們彷彿回到單純的嬰兒時期,看到自己所期待的事物、所認同的情節,甚至某個熟悉的物件或環節,而易有所感。不知不覺中,將幻象比照真實,也將自我投射於其中,而受到感染。這就是電影與夢境、夢境與現實,一直密不可分的關係。 

漸漸的,隨著大眾媒體、圖像思考、動態影像(Motion Picture)時代的來臨,人類腦中的“真實”,將越來越隨著媒體所提供的虛假“鏡像”而起舞,大眾媒體的進步,無形中一步步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狀態、生活方式。這也是我們甚少自覺的。於是,我們將越來越難區分,夢境與真實的距離。

超越現實:超現實主義時尚攝影 - Matthew Brodie


蒙德里安(Mondrian)將媒體所塑造的瑪麗蓮夢露形象帶入普普藝術,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

影片行銷與潮流


奧黛麗赫本在「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中的經典形象  

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在他的經典電影「城市之光(City Light) 」裡,扮演一位心地善良的流浪漢,其品格高貴的窮紳士形象深植人心:縮水的西裝外套,搭配寬鬆的褲子與過大的皮鞋、一戳小鬍子配上圓頂禮帽。誰知道寬鬆的褲子和緊身外套,會不會成為下次的復古流行指標?只要這部電影還存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他還是眾人眼中的經典、只要有設計師能讓將這個經典煥然一新...只要觀眾喜歡,有何不可?在電影創造夢境真實的行銷手法裡,nothing is impossible,任何事物都有可能發生!

得到大眾的愛:不甘小眾的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

It seems nothing is impossible, anything is possible in the movie industry. They have created a fantasy for people to look up to, to draw attention to, and even count on to it. 在電影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電影裡可以創造出任何夢幻的場景,這些場景勾起人們的注意,進而仰望它、依賴它。


卓别林的經典形象

下一頁,成為我們生活一部份的電影場景

 

 

迪士尼創造睡美人、白雪公主等童話故事,滿足每個孩子的童年夢、當玩具總動員創造無限產值與後續效應、當 JK Rowling 也不可避免的將哈利波特特改編成電影... 所有的文學、奇幻經典,最終都透過電影,將虛構的故事(fictional story)賦予形體血肉、帶入真實,讓這些幻想故事美夢成真(dreams come true)。經典文學、週邊商品、生活用品等... 日常生活裡, 無一不受潛移默化。當數不盡的設計師,設計靈感也取材於電影時,電影影響所及,賦予我們生活的一切,便成為我們眼中唯一的真實。 迪士尼童話其實是愛情反教材?

那些電影裡教我們的事:

從奧黛麗赫本、瑪麗蓮夢露、香奈兒、戴安娜王妃到凱特、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這些名人(Celebrity)借由人見人愛電影形象,創造出經典,電影也將他們的人生故事實體呈現。屬於她們的風華絕代,在螢光幕裡留存。而現實中的經典之美,會隨著殘酷的歲月老去死去,唯有影片能將其風采,在虛構的現實當中,納入永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電影裡青春永駐,經典形象如作夢般呈現於現實。戲裡戲外,何為真實,何為夢境?(經典永存:我們難忘的電影女主角

如夢般的故事情節 


E.T

在每個人的生命裡,總有些陪伴我們度過歡笑淚水的 unforgettable movie times (難忘的電影時刻)。有時是在自己低潮時; 有時是無意間看到; 有時則是跟某個特別的人,一起度過的難忘時光。不論是何種時期,電影對我們而言,成為是種寄情或做夢的心情轉移、心靈糧食,甚至是勇氣或力量的來源。電影裡無數的歡笑淚水,喚醒了多少人對於青春、愛情、逆境轉折、甚至是自我生命故事的回憶。於是,在這樣的情緒裡,我們在電影中,體會到身為一個血肉之驅、真實的靈魂,生命裡的友誼、歡笑、淚水、愛情、叛逆、瘋狂,陪伴我們度過生命中的疑惑、困頓、不可承受之輕。電影之於我們的感受,可是如此的深刻而鮮明。謹以此文獻給在現實當中的我們,能夠一起作的夢— 電影世界( The world of cinema )。

那些在電影裡的歲月:〈壁花男孩〉在酸酸甜甜的青春裡站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