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你,和20歲那年你想像過的10年後的自己,絕對不會是同一個樣子。有些夢想,你完成了,有些你曾經愛過的人,最後只能走成陌生人,有些願望,只好放在心裡。30歲了,你敢面對來自20歲的自己的質問嗎?如果20歲的自己要問30歲的自己五個問題,你想他會怎麼說?

面對自己的青澀與成長

隨著自己年紀漸長,這樣的議題,或者虛擬的情境,總是在我的腦海中盤旋不去。

我很希望將現在正值30歲中期的我,在職場上工作之後的一些想法、心態,能夠早一點與20歲剛踏進職場的我分享與共勉;而我也很好奇,如果22歲剛從大學畢業的我,遇見了工作10餘年的自己,又會帶著哪些疑問需要30多歲的我來解答疑惑。我猜想…20歲的我會先問這個問題…

Q1 :妳成為了公司的主要幹部了嗎?

我一直嚮往成為在職場上成功的女人。如果在公司,位處中高階主管的位置上,我可以(或者我想必這樣認為)針對公司的發展方向,做出決定性的決策;我可以帶領部門同仁,成為他們公事上的引導者與生活上的建議者;我可以經由我的工作,影響到台灣甚至世界上某些人的生活習慣;我可以…

「那麼妳做到了嗎?」我猜想20歲的我,一定迫切地想要知道我的回答。

「嗯,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吧…」現在的我,也許會含蓄地、用字遣詞小心翼翼地回答著;我承認,與年輕時候的我相比,面對每一項回答,會小心衡量這個問題背後真正的意思,以及該用哪一種角度來給予答案。(其實,我想說,比起年輕時候的我,在職場上鍛鍊的結果,說話時我小心很多;但是卻也不直接很多。)

「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某種程度,是到哪一種程度了呢?」30歲的我,看著眼前這位歪著頭、思考斟酌著這句實在不怎麼樣的回答的20歲的自己,也跟著有點不好意思地搓著手解釋,「就是,我曾經做到過妳想要我做的事了,所以在一個契機下,決定為自己做些事情。」

推薦閱讀:在職場中,我們學到了這殘酷的五小事

年輕的我們,對於自己的未來,總是有很多好奇;唯有確實經歷,才能塑造夢想中的自己。

Q:但是家人和妳的先生支持嗎?

「真的?」20歲的我睜大眼睛、用興奮地表情等著我的回答。

30多歲的我也開心回答:「對呀」,這意思好像是說:「妳看,10幾年後的自己,做得還不錯吧?」但是,對於年輕自己的問題,我承認,我似乎聽起來是搞砸了…

「所以家人都支持妳?包括妳的先生?」

「家人還可以,但是,我…還沒有結婚。」

「一直沒有遇到還可以的對象嗎?」

「有兩次吧,差一點就結成了…」

「後來呢?發生了甚麼事情?」我明白年輕的我急欲知道這中間的我(們)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以至於我沒有步入禮堂),但是,經過10餘年職場歷練的我,深吸了一口氣,選擇了這樣的回答:「等妳經歷過,妳就知道了。」

另一種文化觀察:為什麼日本的男女不想結婚

立下目標、奮力邁進,時間到了,妳就是妳眼中成功的自己。

A人生並不公平,但是要想著妳遠永不會走錯路

「真狡詐,還以為妳可以給我答案呢。」20歲的我抱怨著。

我可以理解,年輕時候的我,對於未來的生活、職場成就、生命的轉變,都想要有著更多的解答;可是,我也十分明白,30歲的我其實是20歲的我,不斷地切實經驗著人生道路上的喜、怒、哀、樂、痛苦、開心,才走出了自己的模樣。不過既然遇見了,我想,我可以偷偷地分享一個秘訣吧…

「我只能說,千萬記住,不論在哪一種時候,都要想著你永遠不會走錯路,還有明天等在今天後面,妳就不會被眼前的困境產生過多的疑惑了。回想妳從高中時代就立下的志向與目標,10年當中,妳會轉換跑道、妳會離開一些學生時代的好朋友,妳會受過幾次感情的傷,但是,如果堅持要成為妳曾經想過的那個人,妳就會離夢想中的妳更近。」

推薦閱讀:人生絕對沒有走錯路

我不知道當時的我聽懂了多少。

20幾歲的我,想找一個薪水更多的工作,想在公司中被看見、被認定存在的價值;想著談過了幾次戀愛,就可以找到一個值得攜手白頭的對象,卻不曉得有的時候是自己準備好了、而對方還沒有,又或者是相反的情形;想著出國進修,又懷疑是否真的能讓自己在職場上從此高枕無憂,一帆風順。

同場加映:拿到高薪之後,我們真的就會快樂嗎?

「整體而言,還算是好的嗎?」20幾歲的我還不肯放棄。

「努力過了,就很好。」我笑著回答,希望年輕的我可以懂得,雖然人生確實不是努力得多了,就會有所回報,在職場上不是,在生活上更不是。但是有句話形容得很好,而我,小聲地在年輕的我耳邊告訴了她:「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我希望20歲的我可以從此從容地面對往後的10年。如果10年後,我們再次相遇,30歲的我應該會向40歲的我說聲:「謝謝妳,我過得,很好。」

 

給30歲的情話,越說越動聽
三十歲以前,先不要計較的事情
〉〉三十歲的我,生日快樂
〉〉三十歲了,妳終於喜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