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羨慕香港的繁華,但你聽過香港的「籠屋」嗎?籠屋,又被稱為「棺材房」,住在這裡的人們別無選擇,不是住在這,就得流落街頭。或許在每一個城市光鮮亮麗的外衣之下,都有這麼一些生活辛苦的人。因為不常被看見,他們常被遺忘,故而成了城市裡頭沈默隱匿的一群人。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每個城市都有其不為人知的面向,資本主義也總愛頌揚城市的光鮮面貌,但我們常常沒有發覺,城市裡頭都有這麼一群辛酸的小人物,他們住在城市裡頭,卻被城市遺忘…

香港的高物價、房價水準以及地峽人稠情況已是眾所皆知,每日郵報 Daily Mails 接著報導了香港的「籠屋」現象。籠屋的誕生早在1950年代,當時有大批的大陸移民湧入香港,人口激升的前提下,「籠屋」應運而生。直至今日,籠屋居民已難以計算,他們蝸居在6呎X3呎,以鐵架與木頭打造的小空間裡,空間甚至比一口棺材更小,他們無法伸展雙腿,夜半時只能將自己蜷縮在小小的毯子底下。

在香港租屋,一間小套房平均每月要價 16000 港幣,而在籠屋裡得他們每年奉上 1500 港幣,用來交換蜷縮的一年時間。他們沒有選擇,不是住在籠屋,就是得流落街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57 歲的他,還保有每日讀報的習慣。


他 57 歲,患有精神疾病的他,每天的休閒就是抽上幾口得來不易的煙。


六歲小女孩與媽媽,對於他們來說,生活就是如此,別無選擇。

英國攝影師 Brain Cassey,帶著不忍的心情拍攝了這幾組照片。他說「籠屋裡頭,很熱、很陰暗、很高壓也很不友善。當我初次踏進這裡,我就聽見樓主不停對著居民大聲吼叫...」

根據資料統計,在1997 年,粗估就有10萬人口居住在籠屋裡頭,現今更是難以估計,同時更有許多非法籠屋,把人們安置在不安全的居住空間裡頭。但不少居民都表示「住在籠子裡,總比流落街頭的好,他們也曾經等待過社會救助,但最終發現,還是只能靠自己。」作為一個小人物的辛酸,他們沒有說出口,但全寫在臉上。


這位老先生已住在籠屋裡頭三十年,79歲的他,早已習慣生活與籠子為伍。


60歲的他,曾任職於中國餐廳。現在他居住的籠屋是非法的,
但為了生活,他也只能往法律裡頭鑽。

這樣的「籠屋」現象,當然不只發生在香港,台灣也有許多我們忘了關心的角落,有些被看見像大埔事件,有些隱匿在媒體鎂光燈照不到的地方。而在每個國家的輝煌背後,其實都有這樣一群小人物。他們活在城市的暗角,他們年紀都大了,要的真的並不多,不過就是社會多一點的關心。當他們連社會救助都放棄了,我想我們社會真正對不起的,更是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