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對難題時,會往消極思考?還是會以喜樂之心去化解?孩子的幽默感,其實「三個」成長階段,能夠逐漸培養。學習以積極之心去應對,相信也能夠為他們的生命帶來許多豐收,快來看看是哪三個階段?

文|陳雁茵

笑,是人的本能。

嬰兒一出生幾乎就能微笑,但這是反射性微笑,如同吸吮,人類生存的本能。

寶寶三個月左右,開始懂得真正微笑,即社會性微笑,這是嬰兒發育的一個里程碑。

儘管笑是人類本能,但每個人笑的能力有所不同,這與人的成長環境有密切關聯,笑的能力可以從小培養。「培養嬉笑之能」這一說法不一定為人所熟悉,但「如何培養幽默感」則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其實,少兒時期的嬉笑能力,是成年後幽默感的基石。兒童在成長各階段有不同的幽默表現。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各個階段,根據年齡特徵陪伴並加以鼓勵,孩子將會成為幽默樂觀的人。

猜你想看:親愛的,你與孩子做的任何事,都不會是白費力氣:每天 5 分鐘就能做的 8 個親子增進術


圖片|Photo by Suke Tran on Unsplash

嬉笑之能的各年齡發展階段

孩子主要是通過聽覺、視覺和感覺來感受幽默,當他們聽到古怪的聲音、誇張的表情和滑稽的動作,他們就會笑,撓癢癢更能讓他們笑個不停。這個時期,父母可以學各種動物叫聲,多扮小丑逗孩子笑,也可經常玩撓癢癢等。

這個階段,孩子喜歡動作性的玩笑,例如躲貓貓,這時期的孩子,對世界有了一定認知,能理解什麼是常態,覺得哪些有違常態的東西,特別有趣好笑,例如看到襪子被套在手上,或者自己穿上大人的鞋子。

父母同樣可以扮小丑逗孩子笑,但不僅停留在表情動作,需要多一點想象力,進行一些打破常規的事,越是出人意事,越能引孩子發笑。

到了 3 歲左右,孩子能開始自己製作笑話了。他們會故意做一些傻事,來自我娛樂和引起別人笑,這時候如果他人很投入地笑,孩子就能感到非常有成功感和滿足感。

延伸閱讀:給兒童照顧者的語言筆記:基於「歷程」的讚美,讓孩子培養成長型思維與恆毅力

孩子的語言能力逐步提高,會使用語言來逗笑。他們會故意把媽媽喊作爸爸,會編造一些詞語,會自創一些發音;他們對廁所幽默特別感興趣,對於屎屎、尿尿、屁屁情有獨鍾。

如果父母對他們的笑話表現出欣賞,並參與其中,將更利於他們的語音能力發展和想象力的加強。

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時,一直鼓勵和培養他們的逗樂能力,到了少年時期,他們這種能力就會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於理解力增強,他們會開始對抽象的笑話感興趣。

懂得找樂子的孩子,較少感到孤獨,他們會自我娛樂,內心充盈,不會對別人產生心理依賴。

幽默感能使他們更有心理彈性,更有智慧處理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兒時培養起嬉笑之能的人,成年后將會以喜樂之心,減少煩憂,締造幸福。

孩子嬉笑之能的培養,可滲透於平日親子活動之中。

例如,我想要兩個孩子跟我一起練習瑜伽,但有可能,瑜伽對孩子來說有點枯燥。爲了保持他們練習瑜伽的興趣,我自編了一套「搞笑親子瑜伽」,把各種瑜伽動作串聯起來,胡編亂造了一些搞笑故事和滑稽表演。兩個娃兒邊做邊笑,樂此不疲。

下面舉幾個例子:

C:\Users\Clarice\Desktop\刊物投稿\旧文\笑\IMG_5427.JPG
圖片|作者提供

2. 「嚇死我啦!」一條魚兒嚇得趕快用尾巴遮住眼睛(眼鏡蛇式)

C:\Users\Clarice\Desktop\刊物投稿\旧文\笑\IMG_5428.JPG
圖片|作者提供

C:\Users\Clarice\Desktop\刊物投稿\旧文\笑\IMG_5438.JPG
圖片|作者提供

C:\Users\Clarice\Desktop\刊物投稿\旧文\笑\IMG_5429.JPG
圖片|作者提供

5. 小青蛙睡大覺 (嬰兒式變體)

C:\Users\Clarice\Desktop\刊物投稿\旧文\笑\IMG_5432.JPG
圖片|作者提供

C:\Users\Clarice\Desktop\刊物投稿\旧文\笑\IMG_5439.JPG
圖片|作者提供

C:\Users\Clarice\Desktop\刊物投稿\旧文\笑\IMG_5437.JPG
圖片|作者提供

嬉笑玩樂中,孩子逐漸培養起幽默思維。幽默思維一旦在孩子頭腦中形成,便不經意運用在學習和生活。

兩個娃兒學粵語,常常抱怨詞彙難記。可是,當她們發現了笑點,便能不費吹灰之力記住新詞。

例如,她們的表姨稱為「蓓蓓姨」。她們一聽便笑得前仰後合,而我卻摸不著頭腦。

原來她們覺得這個粵語發音,聽起來像「poo poo wee」(意思為:屎屎尿)。就這樣,她們聽了這個稱呼一遍,竟然就牢牢記住了。

我非常驚訝,在我聽來,「poo poo wee」其實只跟「蓓蓓姨」的粵語音有一點點近似,她們憑搞笑英文意思記住這個粵語後,發出來的粵語音卻非常地道,完全沒有受英文發音影響。

可見嬉笑之能所孕育的喜樂之心,真的能令孩子具備心理韌性,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上,無懼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