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的課堂上,身處異國的他,第一次強烈感受到自己的不同。同時,他也意識到 DEI 是一個不停止的練習:「要解釋字面意思沒有難度,但要執行就很不容易!」

文|廖小刀

紐約的秋天比臺灣的冷多了。和朋友約吃火鍋,邊吃邊分享我來到紐約後的生活觀察。

他說:「大城市是不是都差不多?我覺得紐約和臺北其實差不多。」

我回說:「我覺得人口組成比較多元。國籍、族裔、語言等差異性比較大。

臺北雖然有很多外國人,但臺灣人還是佔多數吧!同質性還是偏高。」會這樣回答的我,是因為我心裡一直惦記著 Diversity(多元)。

我今年申請上了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 Program),於夏末秋初來到紐約,展開為期九個月的交流參訪與學習。在參訪期間,我會待在一個非營利的劇場,透過實際工作完成我的研究。

DEI
圖片|Photo by fauxels on Pexels

入職第二週,正好搭上公司該工作年度的多元共融教育訓練(DEIA Training)。

我在臺灣時上過簡短 DEI 的課程,也閱讀過相關文章,認為自己對 DEI 並不陌生。但看著文件的第一個問題,我竟完全回答不出來,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問題是:目前你在工作上是如何跟委託人、學生、家人、員工、客戶互動?請隨意並盡可能選擇多個目標群體。你認為在公平、多元與共融的落實、行為與決策上,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我就這樣盯著文件,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課程開始,我聽著其他人的分享與討論,理解無礙,對於講師的說明也沒有什麼疑問。

但是訓練課程結束,我再度看著那個問題,覺得自己還是無法有具體的答案或是更有脈絡的論述。

直到與一位來美國數年的友人談話,我才梳理清楚我回答不出問題的原因。

延伸閱讀:被刻意曲解,哭過就前進!專訪 Kolas Yotaka:原民姓名,讓世界知道台灣是多民族國家

先認識自己,才能更認識別人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一些基礎,包含:對於 DEI 的了解,以及對於 DEI 的意識。

這個意識是指:能明白身邊發生的事情、或是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等,反映了 DEI 的哪些面向。

美國近年來一直在討論 DEI。

其中一個顯著例子是,我進公司後,遇上幾次需要大家自我介紹的場合,都會請大家說明自己的 pronoun(代名詞,也就是別人用什麼來稱呼你:she / her、he / him或 they / them)。

我在公司電子郵件的簽名檔也放了 pronoun。

美國當地──以及我身處的表演藝術產業──已經將 DEI 逐步深化。以一個從臺灣來的人而言,只有簡短的課程與文章,對 DEI 的認識當然無法與當地人相比。

DEI
圖片|Photo by fauxels on Pexels

加上美國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因素,這些都不是身為外國人的我能輕易理解的。

在明白這個道理後,我發現自己明明是去參與多元共融課程,自己卻沒有「被共融」(not included)。

因為沒有人注意到我這個身為「少數的、沒有在美國生活過的外國人」,而是理所當然的覺得參與課程的人都有 DEI 的基礎理解。

剛剛說到我對 DEI 不陌生,但那只停留在解釋 DEI 的字面意義。說到底,我並沒有更清晰的 DEI 意識,也不曾思考我自己怎麼做的,自然也就無法回答一開始的問題──「如何改善」。

那該怎麼建立意識?該怎麼落實?我幫自己開啟的第一步是:自我身分識別(identification)。我找到了相關資料來輔助。

由 Sylvia DuckWorth 繪製的 The Wheel of Power & Privilege 是一個很棒的參考工具。


圖片|HURLEY MEDUICAL CENTER - MDEICAL EDUCATION

根據文字指示,寫下自己的年齡、姓別、種族、宗教、身體健康狀況、教育等等。從這邊起步,先識別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在填寫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沒有想像中了解自己。)

第二步,可以把這個圖套用到互動對象身上,尋找彼此之間的異與同。更進一步可以探討該類別中我與對方的優勢與弱勢關係。

我也可以根據這個圖表調整類別,畫出我在職場的圖,找出怎樣的身分識別是強勢的,而自己又在什麼位置。


圖片|sylviaduckworth @ IG

不困擾是一種幸福,那種幸福是因為自己是優勢群體

我在美國,而且還是在紐約這樣的一個大城市,語言、文化、種族等都跟臺灣不同,也比臺灣更多元、差異性更高。

本來在臺灣感受不到的事,在異國就會被凸顯,也會開始因為某些身分識別感到阻礙,例如種族或是國籍。

而在臺灣不是如此,我跟多數人的國籍一樣、我在臺灣使用中文、我是漢民族,少有哪一點會令我感受到困擾。以致許多識別是我在臺灣生活時沒有察覺的。

但是,這樣沒有感覺不代表每一個在臺灣生活的人都跟我一樣。我自己是優勢族群,那其他人呢?我身邊一定有少數,那些從未被我察覺的少數。

想像自己還在臺灣,填完自己的身分識別後,如果要繪製臺灣的 The Wheel of Power & Privilege,可能不一定會放膚色或體型;

但是身體健康狀態(身心障礙)、性別、城鄉差距、國籍、族群(原住民、明清漢人移民後代、1949 年後移居住民、新住民、新移民)等等,都或許是會被我放進圖中的。

猜你想看:自由工作者柚子甜專訪:真正多元共融的環境,不是要你夠強,你才有資格說話

DEI
圖片|Photo by Anna Shvets on Pexels

DEI 代表「公平、多元、共融」,是很正向的期待,要解釋字面意思對我而言沒有難度,但要執行就不容易了。慶幸自己有從課程與問題得到衝擊,讓如此不敏銳的我發現「原來我是需要被共融的那一個」。

以此為契機,開始檢視與認識自己,練習觀察周遭,漸漸去發現與意識到那些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樣」與「不一樣」。

過往我對很多事情無所謂,可能只是因為我跟大多數人一樣。跟我不一樣的人,會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觀點,需要的機會與資源也不一樣。

講師在課程最後提醒:「DEI 是一個不停止的練習,公司的主管們也還會有進階課程。課程中聊到的各種觀察與案例,都可以再拿出來重新檢視。」

我想,參與多元共融課程但沒有被共融的我最能體會到這點。身在紐約的我,很期待這個環境帶給我更多關於 DEI 的體會與刺激,讓我能繼續練習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