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理想的結果,你會感到自責挫敗,還是鼓勵自己還有機會重來?看薩提爾模式如何跳脫二元思維,養成看重正向資源及努力過程的習慣,幫助我們強化內在力量、重塑人生觀!

文|李崇義

我在工作坊裡帶領對話練習,發掘正向資源一直是很重要的區塊。

如果我們從以前就訓練成「減分」思維,那麼我們在觀點上就踩在一個「不可能完美」的制高點,也就不容易看見一個人真正的資源了。

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對話練習,看看平常自己是怎樣應對的。

  • 假設有個下屬來對你說:「經理,我這次的業績達標了耶!」你會怎麼回應?你的回應是不是「達標了唷,你真的很棒」?
  • 如果員工告訴你:「經理,我這次的業績達標了八成。」你的回應是不是:「不錯哦,下次達標就好,加油」?
  • 如果員工告訴你:「經理,我這次業績掛鴨蛋。」你會告訴他:「你怎麼跑客戶的,怎麼會什麼業績都沒有,下次多努力吧」嗎?

上面這幾個回應基本上都是圍繞在「結果論」上來工作。

如果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訓練就是「一切看結果」,我們就很難跳脫二元思維,非黑即白的觀點就會時不時來影響我們的應對。

冰山下的自己
圖片|Photo by Kenneth Surillo on Pexels

其實我們受到的教育裡,還有一個部分也是告訴我們要看重一個人的努力。在努力的過程裡,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資源與一個人的價值。

 改變既有的用語,你可以這樣說:

  • 「達標了喔,你這次有做了什麼不一樣的事嗎?」
  • 「達標了八成呀,跟上一次一樣嗎?哪些地方做的是不同的?」
  • 「業績鴨蛋呀?你有針對業績做了哪些事嗎?」

這些都是側重在「過程」的提問。

在學習對話的過程裡,我們可以嘗試先用「加分」的思維,先找到一個人的正向,並且不對結果做出評價,才有可能進一步貼近他人。

當然,這個習慣若是養成,對自己也會看重正向資源以及努力的過程,不會用自責來評價自己。

延伸閱讀:「割腕是對自己的懲罰」與童年和解:運用冰山理論和過去的自己對話

冰山對話
圖片|Photo by Luis Moya on Pexels

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針對成功與失敗的人做了大量研究,發現成功人士之所以異於失敗的人,一個很大因素是內在的心理素質。

她研究發現,有兩種可以使孩子創造出不同世界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

這兩種思維模式在一個人的童年期和成年期逐步顯現出來,並在培養孩子潛能等諸多方面起完全不同的作用。

來看一下「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兩者的差異。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和才能是與生俱來的,是固定不變的。

他們還認為,如果你聰明又有才幹,你可以不用努力就獲得成功;如果你失敗了,那就說明你並不聰明,努力也無法改變這一現實,所以他們選擇不努力,也就離成功愈來愈遠。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是可塑的,可以透過教育和努力提高。

他們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各種問題、困難和挑戰。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更加堅毅,所以更易獲得成功。

成長型思維在對話時尤其重要,然而固定性思維的來由經常是受到我們過去的教育、經驗所影響而導致的。

猜你想看:時常自責、感到無力?冰山對話:抱抱自己與自己連結

on the way
圖片|Photo by Anna Shvets on Pexels

以薩提爾模式來說,冰山的形成是我們在原生家庭裡、在學校教育裡就慢慢形塑而成。

在水平面下頭有一個「觀點」的層次,它時常會是框架我們的規條,也會是限縮我們全力以赴的羈絆,但反過來說,觀點也會是讓我們大腦快速運行,與社會接軌的慣例與法則。

如果我們的生長環境裡,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經常偏重「結果」,我們的內在就會對「失敗」有一個看法,不允許自己犯錯,不斷的用「自責」干擾自己。

卡蘿・杜維克認為我們在語言上做一點修正就可以逐漸改變這個思維。例如:

  • 「你說的我聽不懂啦」改成「我還沒理解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
  • 「我不想再失敗了」改成「我還在嘗試,我只是還沒成功而已」。
  • 「這個太困難了」改成「我需要再多投入一點時間跟努力再嘗試」。
  • 「這我不會」改成「我會多了解一下」。

純粹對結果的讚美會導致一個問題,人的內在會認為成功才是唯一價值,因為其他時候做不好也不會得到讚美。

這樣的內在思維經常會擾動著我們,即便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在遇到挫敗的時候還不忘往自己胸口插上一刀告訴自己:「我就是這麼的爛。」

這實在無助於我們直面困難、克服挑戰。漸漸在語言上做一點修正,也有助於強化我們內在的力量,凡事沒有失敗,只有「我還在路上,只是還沒到目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