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諾貝爾獎得主 Carolyn Bertozzi ,過去曾是拿 A+ 卻進不了實驗室的高材生,儘管在科研路上因性別而遭遇重重阻礙,她仍不依不撓、用畢生堅持來證明,一個人的優秀,無關性別。

文|George

今年科學界的盛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已於 10 月 5 日出爐,很高興此獎由頂尖的科學家們:美國學者 Carolyn Bertozzi、美國學者 Barry Sharpless,以及丹麥學者 Morten Meldal 共享殊榮。

每當筆者點開女性得主 Bertozzi 的受訪影片,從她的口吻和肢體語言中,總能感受出自信、亮麗、衝勁滿滿的一面,殊不知她是撐過了滿佈歧視的荊棘之路,才獲得這項殊榮⋯⋯。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圖片|Nobel Prize @ Twitter

叮咚,您的諾貝爾獎請簽收

凌晨 1 點 43 分,一通電話,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化學家 Carolyn Bertozzi 從睡夢中吵醒。

「您有 50 分鐘的時間清醒一下,接下來您的生活將迎來巨大的變化!」諾貝爾獎執行委員會的人員親切地告知她,您獲得諾貝爾獎了!

喜從天降,但 Bertozzi 被要求暫時封鎖消息,只能偷偷與最親近的家人分享喜悅,於是她悄悄撥了通電話,給 91 歲的年邁父親,老父親興奮極了,這可是世界級的榮耀。

Bertozzi 的研究領域橫跨化學與生物科學,近年特別專注於細胞表面醣分子相關研究(Cell Surface Sugars),應用於治療癌症、肺結核,甚至是近年造成嚴峻疫情的 Covid-19。

未來對於人體免疫、腫瘤相關疾病的新型診斷與治療,將很有幫助。

儘管 Bertozzi 在化學與生物科學的研究領域大放異彩,如今更受到諾貝爾化學獎的肯定,然而,她的科學研究之路,卻總是在對抗某些難以名狀的——充斥著性別歧視的敵意中,連滾帶爬撐了下來。

延伸閱讀:百年諾貝爾文學獎僅 14 位女性得主:女性寫作辛苦,是因為少了這些支援

phone call
圖片|Photo by Ron Lach on Pexels

貼一張海報,遮一點歧視的目光

回顧 Bertozzi 的童年,她成長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在三姊妹中排行第二。

父親作為麻省理工的物理學教授,認為三姊妹都會上大學是毫無疑問的事,而她們也確實做到了,不過,夢想中的大學卻不如夢想中美好⋯⋯。

1980 年代後期,大約是 Bertozzi 進入哈佛大學就讀的時代,女學生通常只佔全體學生的 10%,當時的學術界充斥著性別歧視,對女性的敵意更是赤裸裸的。

Bertozzi 在某次訪談中提及,當時唯一的女教師,總是其他老師們私下閒聊時,成為每一個笑話的焦點,為什麼呢?

因為在當時美國所有化學相關的研究領域中,有機男(Organic guys,泛指當時研究有機化學的男性學者們)是出名的大男人主義,性別歧視的情形也最嚴重。

負面影響自然而然,從教師端波及到學生端,這種「陽剛」的歧視似乎充斥在所有地方。

例如:某天有人喝醉酒跑到 Bertozzi 的宿舍樓下脫衣服,半裸著大吼大叫,又或者女學生被協助課程的助教,用一些令人不舒服的方式對待,這些侮辱屢見不鮮。

Bertozzi 曾嘗試每個月辦一次女生聚會,讓系上所有的女同學可以彼此打氣,在那個網路還不盛行的年代,她們甚至親手製作海報宣傳,這個聚會就像小小的燈火,讓居於弱勢的人們得以相互取暖、稍稍喘口氣。

「即使如此,我還是喜歡有機化學。」Bertozzi 充滿熱忱地說道。

猜你想看:第一位拿下諾貝爾獎的女性的傳奇人生!《居禮夫人:放射永恆》:我這輩子,都在追尋新事物

Carolyn Bertozzi
圖片|維基百科

A+ 成績的學生、C- 待遇的環境

無情的現實又狠狠賞了一巴掌,「我有一門課的成績是 A+,這意味著我在多達 400 人的課程取得最高分,但我依然無法加入任何一間有機化學實驗室。」Bertozzi 無奈又沮喪地如此說道。

很奇怪,拿著 A+ 的成績單,卻敲不開任何一位教授的大門,Bertozzi 找不到願意收留她的教授,這也意味著她無法進一步學習任何實驗的技巧。

現在看來,Bertozzi 受到的待遇真是一件弔詭的事。

放在臺灣來看,這就好比有一位在頂大就讀,而且拿下書卷獎的頂尖學生,挨家挨戶敲著系上每一位教授辦公室的門,說著希望可以加入教授的實驗室做研究。

正常來說,大多數教授肯定很樂意,邀請這位聰明的學生加入自己的團隊,但她卻不約而同被系上所有的教授婉拒,如此難以置信的事就在 Bertozzi 身上真實上演。

「我只能絕望地認為,自己無法成為一位有機化學家。」Bertozzi 遭遇的逆風強烈到令人挫敗。

只因為女性的身分。

同場加映:新冠疫苗怎麼來?致力 mRNA 研究的女科學家卡利科:我曾想像自己能治療所有疾病

https://newsroom.ap.org/detail/NobelPrizeChemistry/dbdb1fa409e245ec9e7371edabd34b1a/photo?Query=Carolyn%20Bertozzi&mediaType=photo,video,graphic,audio&sortBy=arrivaldatetime:desc&dateRange=Anytime&totalCount=24&currentItemNo=1
圖片|達志影像 美聯社

為求發展而出走,成就一面金獎牌

為了尋找可以讓女性一展長才的地方,Bertozzi 在多方探詢之下,選擇前往另一間可以讓女性的身分,不再成為桎梏的學校——柏克萊加大(UC Berkeley),完成她的化學博士學位。

儘管一路波折,她終究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回首她的每一個抉擇,不難發現她總是遵循三個致勝原則:

  1. 選擇自己所愛的夢想,撐下去!
  2. 判斷自己身處的環境,不行?那就果斷改道。
  3. 先不管自己好不好,總是拉別人一把。

Bertozzi 選擇了科學研究之路,一如她的父親,這是她的夢想,不管怎麼苦,她都會撐下去。

但她也是個善於審時度勢的決策者,畢竟夢想也要有養分才能發芽,當她發現環境真的太糟糕,她不會執著,她勇於放棄手上握著的,徑直跑向下一個機會,一如她毅然決然離開自己熟悉的哈佛。

最後,Bertozzi 不是成了諾獎得主才樂於助人,早在她成名之前,她就很積極幫助,和她一樣深受歧視所苦的女同學,而當上教授之後,她也特別重視怎麼提供女學生更友善的資源與環境。

如今,身為一位科學家,她是史丹佛大學最閃亮的一顆星;身為一位企業家,她正著手籌備自己的第十間公司。

而作為一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她將自己在求學路上的艱辛化作養分,鋪撒在時至今日,對於性別平等觀念仍舊有些貧瘠的學術土壤上,盼能幫助更多女性研究員與科學家,美麗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