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英國前五⼗大最有影響力的產業⼈物是什麼角色?致力創造多元共融的 Moon 創辦人 張育瑄 Veronica 所分享的工作生活美學,你是否也被深深吸引呢?

Moon 創辦人 張育瑄 Veronica,推廣「不妥協經濟效益的永續時尚」,名列英國前五⼗大最有影響力的產業⼈物。[1]

致力創造多元共融的企業團隊體驗,時常透過「Veronica的時尚步調」專頁講述工作生活美學,全球 Women in Marketing 產業形塑獎項得主。[2]

初入職場的 23 歲,多方探索與嘗試職涯

Veronica 聊起自己年輕時對職場的想像,因為想學習如何經營品牌,所以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便找上了精品銷售。

後來注意到了網路店面的興起,意識到「實體店面數位化」與「海外市場競爭」是未來十年內不可逆的趨勢,因此毅然決然地換到第二份工作,跟著白手起家的網路行銷公司老闆學習,學習優化搜尋引擎、整理進攻海外市場的網站架構及編寫英文文案。

我們一聽就知道,這兩種工作所需的職涯技能,都是非常廣泛多元的,硬軟實力都得兼具!

「那段時間就像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缺什麼技能就補上什麼技能的心態。」她笑著說道,但有類似經歷的人都知道,現在的雲淡風輕,在當時是用多少時間與心血換來的。

Moon 創辦人 張育瑄 Veronica。
圖片|Veronica 提供

25 歲後的她放下台灣的工作,飛到英國發展職涯,這才發現過去熟悉的領域到了歐洲,又要重新開始!她明白自己得放下所有預設、重新學習,接受歐洲這套全新的光譜,卻也在這些年中,磨練出一個發光發熱的自己。

而在多年高壓的工作之下,有一天在一個涼風徐徐的倫敦夜晚,Veronica 和共同創辦人共同生出一個想法:想要做一間公司,讓努力的人都能優雅生存——於是 Moon 誕生了。

它的概念源於白天工作時,我們都像是被陽光般的雇主俯照,但夜晚工作之餘,就由月亮來照料!

Moon 的使命是幫助企業者在創建企業文化的同時,也確保工作者從入職開始到離職結束都享有深刻的員工體驗,在工作中找到價值,讓生活因此更多采多姿。

「這也貼近了我的個人理想。」Veronica 點頭認真說道,從員工到老闆,她知道什麼是人們的需要。

延伸閱讀:DEI 多元共融|打破家庭工作二選一難題,女人迷遠距工作、彈性工時這樣實踐

親身體驗隱性的包容錯覺,無心的善意能將人推入深淵

有多年在異地打拼的經驗,身為外國人的 Veronica,更能體會一個職場環境是否夠多元共融。我們問她是否有什麼親身案例,得到了滿滿的回答。

首先,她以自身經驗將不夠多元共融的現象分為兩大類:

一、對特定群體的刻板印象

她提到在其身處的科技產業中,女性比例相對稀少,而自身的膚色、國籍也是全體中的極少數,「我連去廚房倒個水,都會被新人誤認為清潔打掃人員。」

這就是對特定外表的人原有的既定刻板印象,導致人在第一眼時,就預設了對方的社會經濟立場,而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多元人種辦公室。
圖片|Photo by Mimi Thian on Unsplash

二、隱性的「包容錯覺」

「包容錯覺陷阱(Inclusion Illusion Trap)若發生在一個環境裡面有主導決策的角色身上,主導者可能假設自己正在包容,但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盲區、無意識的偏頗、以及相對不包容的行為。」Veronica 認真地解釋著。

她舉出自己在大型商業發表會的親身實例:外國人與在地人透過初期的文件盲選競爭,相較平等地進入現場發表階段。因為這攸關公司的生存與個人簽証,人人為了爭取稀有的合作機會而激烈競爭,然而,身為少數方的外國人,卻容易在當場遇到以下三種情境:

  • 情境一:

發表完在我下台的同時,主持人在台上和觀眾說:「剛才的那位發表者,可以用不是自己的母語發表成這樣已經很棒了!」

  • 情境二:

發表完主持人請我留步一下,問:「你應該不是本地人吧?可不可以說說你來自哪裡?」

  • 情境三:

發表完台下反應熱烈,有觀眾提出:「我很喜歡你剛才的發表,我是某公司的投資人,不曉得貴公司會不會想過以聯盟的方式,與我們這樣的夥伴合作?」

主持人瞪大著眼,在我還沒回答之前,就已經開玩笑的向觀眾群說:「這該不會是樁腳吧?」

演講舉手。
圖片|Photo by Elissa Garcia on Unsplash

Veronica 細數經驗信手捻來,並和我們分析當時的情境。在第一、二種情境中,主持人其實是想對罕見的外籍人士「善意標籤」以表示他的關懷,但卻可能沒意識到這個先入為主的視角,讓台下的潛在合作對象與投資者,將本來在發表者身上的專業領域焦點,轉移到他是外籍人士的事實。

這也可能讓投資者聯想到多方面的風險,例如:外籍人士在地人脈勢必較少、永久居留資格不確定⋯⋯進而強化了整體風險評估上的劣勢。

情境三的狀況是主持人用麥克風放大了「無意識偏見」,讓外籍人士在專業領域上所辛苦建立的信任感,透過不適當的玩笑被削弱了。

在包容錯覺陷阱裡頭,絕大多數的現場參與者在當下可能沒有察覺氛圍有什麼異樣,而展現「包容錯覺」的人也出於無心,這使得權益受影響的人處理這類事情時,更為棘手。

你會喜歡:大離職潮:人們不想被當資源!請創造多元共融的職場體驗:跨國企業這樣實踐多元共融

坦誠溝通化解衝突,親手打造更多元共融的環境

聽到這裡,我們如臨其境般地緊張了起來,也很想知道遇到那種情況時,要怎麼處理。

Veronica 分享綜合這些年的經驗,她認為最好的做法便是冷靜下來分析:這位有「包容錯覺」的人是不是出於無心並且沒有惡意?

如果是,但不緊急,那我們就重新整理心情、提醒自己來這個場合的目的,以及計畫中要完成的任務。當首要的任務完成後,若行有餘力,可以回頭找到先前有「包容錯覺」的人,透過溝通幫助他更了解我們的處境。

她以上一段的情境來分享一個處理例子:

「有一次又發生主持人向台下投資人強調英文不是我的母語,我靜心收拾情緒,將重心放在與台下投資人好好交流。在整個發表會結束後,我走到後台先謝謝主持人這一天的辛勞,也分享我今天的收穫。」

主持人在聽完 Veronica 的反饋後,先是愣住,再感謝她願意告訴自己,並且道歉:「很抱歉當下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話是這麼不妥當、讓你的立場處於不公平的狀態,以後我會更加注意不讓類似的事情發生。」

Veronica 微微笑,表示那次聊完之後的心情是欣慰的,因為她知道未來那位主持人的環境能更加「多元共融」。

重點整理

  1. 第一步:先確認對方是否出於無心而非惡意,是惡意就要馬上處理。
  2. 第二步:如果這件事可能是出於無心,那麼接著就評估這件事緊不緊急、以及自己有沒有其他需要大局為重的任務。
  3. 第三步:找出適當的時機與當事人點明這件事。

Moon 創辦人 張育瑄 Veronica
圖片|Veronica 提供

職場心痛心累後的療癒方式?三個充電方法,修復能量

對於擅長在社群分享工作生活美學的 Veronica,我們不禁也想問問:如果在職場中感到心痛心累,能透過什麼方式療癒自己呢?

她綜合這些年來的經驗,分享自己回復能量的小訣竅,就是在下班時間好好生活,從枝微末節的日常小事裡堆疊出成就感!例如說:

1. 打理居家環境,並親手佈置

嚮往什麼樣的生活,就親手去實踐吧!從整理物品到照顧花草,取材生活中看似無用卻其實可以再利用的資源,將家裡好好佈置一番。

「佈置這件事之所以紓壓,是它讓我重新掌握自己的空間,親手把物品安排放置的過程中,會感受到一股重新主導生活的自信。」將工作上的煩憂暫放一邊,展開斷捨離的心態拿回生活主導權,讓眼前的女性閃閃發光。

你會喜歡:如何斷捨離毒性關係?心理師:5 步驟建立界線,把疼惜放回身上

2. 好好研究食譜料理,再親自設計餐桌擺盤

生活中要有儀式感,Veronica 認真地這樣說著。她喜歡在工作之餘,將專注的精神發揮在下廚,認真備料燒出一桌美味,擺放雅緻的餐具增添品味,讓自己吃得療癒,也讓鄰居朋友吃得開心。

「看到鄰居朋友來到家裡用餐作客時的笑容⋯⋯能為他們擴充體驗與創造價值,是種滿足!」她笑嘻嘻地,真的很滿足的樣子。

3. 珍惜與家人的相處時光

生命有限,孩子會大,父母會老⋯⋯只要記得這件事情,就能珍惜每一刻與親友愛人相處的美好時光,

以上是 Veronica 想與讀者分享的三個充電方式,她鼓勵大家可以將那些讓自己感到滿足的好時光都記錄下來,「有一天回頭,你會發現那些枝微末節的日常小事,全都是你的熱愛。」

將生活過得有儀式,那樣的日子,真的是很令人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