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時你會拖拖拉拉,還是搶著付錢呢?心理師列出 4 種常見付錢心態,也可能是你沒注意到的付錢習慣!而這些動機,都是某種心靈的傷口,值得我們去重視⋯⋯

有一種成長的經典場面是這樣的:在家族或親友聚會的飯局結束時,幾個大人爭先恐後搶著付錢,而小時候的我們在旁看呆了。

你對「搶著付錢」有怎樣的解讀?是大人們愛面子、強出頭、裝大方?希望對方欠自己人情、未來多關照?甚至答案很簡單,這場戰爭只是某種自古流傳的必須「禮儀」?

很少心理學門會去探究「付錢」這個行動的隱微心理狀態及背後的意義,但事情遠比「付錢 = 慷慨」或「不付 = 吝嗇」複雜得多。

下文我將勾勒四種付錢心態,一窺「奧客」心理面貌!

付錢示意圖。
圖片|Photo by Jonas Leupe on Unsplash

付錢心態一:難搞或順從的客人,也要得到「控制感」

我認識一位男士,不論在公在私,每次只要在付費的時候他都會有一個拖延的習慣,「不是不給,只是晚一點再給」。

即便理智上他知道準時付費對其工作與人緣都是最好的,他仍無法戒掉這個不明所以的習慣。

在心理諮商的探究下,其實男士是想得到一種「控制感」,讓生命中失控的東西在心理上變得可控。

這件事很大程度建基於他對整個求學過程中自己有所失誤、在他人眼中不完美的自己,總是耿耿於懷且焦慮不已。

再追究下去,我們會發現這跟佛洛伊德所說的肛門期(anal stage)性格有關,即往往被遺忘的早期如廁訓練,其實牽涉著人與環境作出妥協、或對此一再違抗 [1]

「金錢」象徵著當年的「糞便」,它的扣留或給出,體認著自身對環境可不可控的支配力。

為此,一些太乖而過早學會大小便自理的小孩,長大後就付錢一事,只要貨品或服務是令他感到滿意的(象徵好父母般的環境正在照顧自己),便無多少異議。某程度,他們也從中享受控制著消費的節奏。

前者像是有點難搞的客人,總是潛意識地渴求多一分控制、少一分焦慮;後者是有點太順從的顧客,付錢是多一分照顧、少一分疲憊。

同場加映:「好好抓住,才能好好放手」你之所以沒有安全感,可能和童年經驗有關

付錢心態二:從保留到撒謊,奧客最怕「被剝削」

有一種人在付錢的時候,總是「有所保留」(withholding),他可能保留了自己的真實資訊(如故意給錯的電話號碼)、保留了自己的現實情況(有能力支付卻在裝窮,或反之)、乃至保留消費時的共識(肆意否定共識,如表面認同貨物的價值,但付款當天又臨時壓價)。

心理學家認為「保留」行為的根本是「不誠實」(dishonesty)。

通過不誠實,個案避免了被對質、避免表達不同意後的被報復、用暗中破壞來控制他人(如治療師)、並得到一種暗自勝利的優越感 [2]

在心理治療中,這群個案往往在精神的診斷上屬於邊緣性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類比至消費行為,這些人內心其實堅守「所有人類的關係都是剝削性與迫害性」的負面信念,因此每到「付費」一刻,他們就得以撒謊和操控的方式來阻止想像中他人的迫害:你賣我東西,一定是把我當做易受騙的傻瓜;你提供服務,必然在背後剝削我的權益。

所以,他們最常在付費時出爾反爾、反咬對方一口,成為俗話裡的「奧客」。

然而,可惡之人背後的可憐,正源於他們不相信有任何真誠與互惠的關係存在。

手機行動支付示意圖。
圖片|Photo by zaaak on PIXTA

付錢心態三:怕付得不夠多,往往源於「比較心」

另一種還蠻常見,且充滿矛盾的付錢心態是:如果付的比別人多,會不滿,如果比別人少,雖然會稍稍開心,自己卻會因此罪疚。

好比一位叫愛麗絲的女士,要是她知道自己付給心理師的費用不及其他個案,她就會十分焦慮,然而她也不願因此付的比別人多來消除這股焦慮。

事實上,愛麗絲從不知道其他個案的諮商費是多少,但如果心理師要求,她又的確會超過自身能力負擔的多付一點。

愛麗絲擔心的是如果她付得不夠多,就不會被心理師足夠的喜歡或照顧。

在潛意識裡,這是一股「手足競爭」的願望,希望成為父母(心理師)最喜歡的小孩 [3]

一般來說,只要涉及一對多的「服務性質」消費,源於手足競爭的矛盾心態便會伺機爭鬥:我是按摩師/髮型師/美甲師最喜歡的那位顧客嗎?我是小吃店/咖啡店/轉角的麵包店老闆最在意的客人嗎?

然而,由於這心態略顯幼稚,自尊難以承受,便只會以「我付的跟別人一樣,但我希望我的付費對收款者來說是特別一點點」的消費心態呈現。

好文分享:錢錢與它的產地|最近總是想買東西?心理師:強迫購物背後,4 個真實的需求

付錢心態四:搶帳單的權力,決定誰是「話事人」

回到親友們在飯聚後搶著付錢的例子,這起「戰爭」的意義除了文初提及那些,背後其實有一個延伸自「手足競爭」,且難以被承認的潛意識願望:權力的征服。

一位個案 Z 在諮商中談到自己很愛請朋友吃飯,這不只是因為慷慨、道謝或不介意,更是一種「我是你老大」的權力象徵。

在手足競爭關係中,誰有能力付錢──還得經過一場搶帳單的苦戰──就代表誰是家族或團體中的「老大」。

在父權的結構下,被女性(如姊妹們)付費往往代表自己是無能的男人。相反,能付錢的,就是掌權、征服他人、應受被請客者仰慕的話事人。

再深一層意義,在權力的征服背後,其實還有恨意的表達。

在精神分析的探究下,個案 Z 不只要得到權力,他還享受看到別人因搶輸帳單,一臉被請客而困窘的表情。

戰爭總是一次恨意的抒發與滿足,這就是為何搶著付錢是一場「心理的戰爭」。

親友間誇張且暴力的搶付錢行為,總是滿足著手足競爭關係裡「我贏,你輸,我看到你輸掉的樣子而高興」的原始攻擊快感。

購物示意圖。
圖片|Photo by Christiann Koepke on Unsplash

付不付出,由今天起再次選擇

一般人們合理且健康的消費行為,必然會考慮個人能力、成本及經濟效益、需求比重等。

但只要是能力之內,又是一項必需品,金錢就只是換取所需的替代工具,付出去就換來相對的滿足。

然而,對上文所及或未及的人們來說,金錢成了個大哉問,因為它濃縮且置換了許多心靈深處的情感、願望、意義,變得不再自然。

要是您每每在付錢時感到內心演著種種的戲碼,它不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便代表一個警號,提醒您需要停下焦躁的手,去按住自己的心,聽聽它在焦慮些什麼。

它可能代表我們對環境有所不安、對關係不相信、對自己不自信、對他人不善良等動機。

這些動機,其實亦是某種心靈的傷口,跟強迫付錢購物一樣,值得我們去重視。

當我們認真重視自己的需求與傷口,我們便有再次選擇「買不買、付不付」的自然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