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裡的金錢矛盾小至吵架、大至離婚,然而明知其重要性,卻總是開不了口溝通⋯⋯處理好金錢關係,才能更好地經營親密關係,三步驟教你在親密關係中輕鬆談論金錢。

因為金錢問題衝突,往往是親密關係根本議題的外顯,處理好金錢關係,我們才能更好地經營親密關係。

然而,金錢涉及到人類底層的安全感議題,是大多數人難以駕馭的。

究竟,金錢觀為什麼那麽大地影響了我們的親密關係呢?又如何在親密關係中談論金錢呢?


圖片|Photo by Tezos on Unsplash

我們為什麼會在親密關係中,談錢色變?

在親密關係中談到錢,時常聽到的是「談錢傷感情」,又有傳統文化裡對男性經濟能力的默認期待,受這這些文化薰陶下的大部分人,對金錢的態度是割裂的:一方面承認錢的重要性,一方面又羞於談錢。

我們每個人對於如何花錢、如何賺錢、需要多少錢才有安全感、金錢有多重要、是否能信任他人處理金錢等問題的期待皆不同。

當人步入婚姻之後,金錢的角色更複雜、棘手,現實生活的壓力,加上夫妻雙方自我形象、控制、權力、自由、自尊等情緒糾結,難怪有銀行調查發現:「財務問題是夫妻離婚的首要原因。」

有些人在戀愛時,認為只要能跟對方在一起,金錢、房子、車子、健康都不是問題!

作家三毛曾說過:「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但在親密關係中,談論金錢似乎就破壞了一些人對親密關係的浪漫幻想。

金錢與愛相比之下,更像是骯髒現實的,不容許它還玷污神聖的愛情,這與浪漫愛情神話有所抵觸。

在天秤的另一端,有些人在親密關係中,首重伴侶的經濟能力,絲毫沒有協調空間,認為對方越有錢、越願意花錢,就證明越愛自己。

這顯示了一部分人巨大的生存焦慮,而這個焦慮使得親密關係更像是一場交易,而不是人際關係。

當親密關係成了童話故事或是一樁買賣,都呈現了極端情況,阻止了親密關係的真實交流,無法維持平衡穩定。

同場加映:和伴侶談錢傷感情?如何與對方公平分帳

談論金錢觸及原始的恐懼,也激起了深深的羞恥

金錢觀對於親密關係的特殊性,很多時候在於:相比其他社會關係,人性中最算計的一面,更容易因為談論金錢時,在親密關係中被暴露出來,進而給感情帶去或多或少的傷害。

談論金錢時,也把那些隱藏的親密關係中的地位、權力話題牽引出來,過程往往呈現出伴侶的權力關係,所以容易給人一種談錢傷感情的感覺。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以論中,最底層分別是生理、安全需求,也跟性與金錢話題強烈掛鉤。

也正因為是底層需求,往往也埋藏了許多禁忌,越是禁忌,談論時越發羞恥。

比起承認自己缺錢,我們更容易承認自己缺愛,缺錢似乎打擊了我們根本上的價值感。

而這根本的價值感的建立,大多源自我們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奠基了我們對金錢的看法。

時常可以看到自己的父母輩因童年困苦而怕缺錢、怕花錢,言談中、面容上常流露缺錢的煩惱,是這上代父母普遍的回憶,潛意識底層也深深烙印著「擔心缺錢」的想法,原生家庭潛意識對金錢的恐懼就這樣傳遞給了我們。

源自原生家庭的恐懼,對人來說是最巨大但又最難面對的。

童年時期,我們沒有能力獨立生存,父母是像造物主一般的存在,我們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努力遵守父母傳遞的所有規則,認為父母的想法都是世界最合理的規則。

當我們在童年裡升起對父母規則的質疑時,面對的可能是失去父母照顧的生存危機,於是我們會放棄抵抗,甚至轉頭質疑自己。

因此童年的影響,便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了。

(用心聆聽:謝盈萱:你可以提早察覺,「情感支出」是否早已超過能負擔的範圍?


圖片|Photo by Travis Grossen on Unsplash

不談論金錢話題,會使我們的親密關係無法流動

性與金錢,是親密關係中,最觸及核心的兩大話題。

不少雞毛蒜皮的芥蒂,都可能藉由性、金錢的衝突來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

特別是金錢話題,它觸碰著我們的原始恐懼,讓我們說不出口,也談及不了。

當金錢成了無法談及的話題,矛盾只會在暗處逐漸增大。

而這些矛盾,也使得伴侶雙方不再願意溝通,關係便開始停止流動。

停止流動的關係,註定逐漸枯竭。但事實上,談論金錢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引起關係的風暴,卻也能成為築起兩人城堡不可或缺的礎石。

那麼,面對親密關係中各式各樣、差異巨大的金錢觀,我們到底可以怎麼調和呢?

1. 談論矛盾,讓矛盾能夠雙方被看見

大部分人不是不願意在親密關係上花錢,而是覺得另一方應該要花錢。

在這些問題的背後代表了「我們能不能結成整體?」、「你是不是信任我?」、「你是不是足夠愛我?」、「你對我的表達是怎麼樣的?」等訴求,只是這些問題通過經濟的矛盾展現出來。

而當我們無法直接討論這些難以啟齒的訴求時,那些訴求顯化成了金錢上的矛盾呈現出來。

金錢的問題又與生活中其他問題混淆在一起,矛盾就因此層出不窮,但又越來越無法談及,成了關係裏的重重暗瘡。

重重問題的背後往往會有誤區,比如說一方會覺得給對方買東西是表達了愛,可另外一方確認為買東西和愛不愛之間沒有必然聯繫。

表達愛的方式,表達對你的信任的方式可以是另外一種方式。

在這中間,雙方可以開口去討論。

「原來你不是這麼覺得的」、「原來你不做這個事情不是因爲這個事情本身,是你覺得我不夠愛你。那我可以吿訴我,我愛的方式會是什麼樣的。」

或者了解對方想要的愛的方式,去滿足對方。

金錢關係跟我們背後想要的關係模式是有關係的,而直接溝通金錢觀,有助於兩人的矛盾化解。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2. 談論金錢時,讓你、我的對立,變成我們的平衡狀態

跳脫出你、我的對立狀態,強化符合親密關係下「共同利益」的信念,是值得被提倡的一種角度。

談錢是否傷感情其實沒那麽要緊,更要緊的是,我們是否對自己提出過要求,即在談錢的時候依然還能把尊重對方、理解對方也放在心頭上。

而平衡的關係比凡事精准對半切的 AA 制以及男性全面負責更能促進親密關係的成長。

因爲在這裡面既有「你」、「我」、又有「我們」的概念,而不是全部由你負責或是凡事都要精準對半那樣的計較。

現在社會男女平等的精神抬頭,強調獨立自主的概念,這意味著男女在經濟上也是平等的。

但這個獨立的過程不是凡事都分開,而是尋找平衡的模式。

而很重要的一點是,一方為全職主夫或主婦時,全職為家庭做的貢獻也需要包含在家庭經濟模式裡面,與另一方的經濟收入都是同等重要的,因為為家庭的貢獻,也是讓關係穩定的一大助力。

更多地去肯定全職為家庭做出貢獻的那一方,正視無償的身體與情緒勞動帶給關係的幫助,彼此能互相欣賞對方的付出,這樣親密關係才能擺脫金錢至上的誤區,更好的流動起來。

更多金錢:關係經濟學:有錢沒錢都吵架?認識自己的「金錢人格」

3. 討論金錢議題幫助建立信任感,也促進彼此關係的投入程度

親密關係中對金錢的信任感是雙方一起建立的,而金錢的信任感決定了對關係的投入程度。

在親密關係中談論錢,談關係的底層邏輯確實是不舒服的,也困難的。

但好的溝通是會促進親密關係融洽的,所以深入談論金錢觀是個非常好的成長途徑,讓我們尋找一個平衡,既能保持獨立性,又能親密連結,既有你、我的的完整,又有我們的攜手合作。

我們既能促進互相信任,解決日常生活中現實的困境,又能處理好權力地位達到平衡的狀態,這恰恰是我們最需要學習的。

即使一開始有些衝突也可以儘量不退縮,通過衝突可以更好地了解對方、促進親密。

談論金錢議題是親密關係能否熬過生命風浪而繼續融洽的關鍵,因此,好好地和伴侶聊一聊。談談愛、談談感受,也大方談談錢。願我們在談論金錢時,依舊保持相愛的勇氣,更圓融地處理關係中的敏感議題,找到關係中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