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過的人一個又一個,但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對的人」?其實有可能我們的方法都找錯了,幸福的標準,其實一直都在你的心中。

「角子,我有兩位新的追求者,都是在交友平台認識的,他們各有不同的吸引力。A 小我三歲,國中老師,但感覺很忙,常常搞神秘;B 跟我同年,科技業主管,上下班及休假都固定。我不知道該選哪一個?請角子給些建議好嗎?」我一看見這封讀者的來信,就忍不住笑出來。

因為我發現自己竟然有那麼幾秒鐘,真的在幫她選。

我沒有靈通,對這位素未謀面的讀者的個性更是全無了解,要怎麼選?唯一能確定的,是她對我的相信。就像你的好朋友對你的相信,就像你的好朋友也曾經問過你:「我該選哪一個呢?」

而我們在當下,也經常會真的就幫朋友選了,就像在幫他選一件衣服,或者一雙鞋子那樣。

我們對於愛「相對」性選擇的習慣,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的。

你遇到一些追求者,在跟他們相處後,你把他們拿來作比較,然後選出那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可是後來,你又發現一些問題,於是你們分開。

然後你會遇見新的對象,你選擇他的理由是因為他完全沒有前任的那些問題。在交往一陣子後,你會發現新的問題,然後分開⋯⋯你很忙,你的愛情幾乎沒有間斷,可是即便那麼忙,你還是沒有找到幸福。

因為你選擇幸福的標準是「相對」的,是在幾個人選裡比較,然後選擇出一個來交往;因為你後來再選擇新的對象的標準,也經常是「相對」的,在比較之下,他只要沒有前任的那些問題,就可以試試看那會不會是幸福。

可是幸福的定義卻是「絕對」的,他能不能跟你溝通?懂不懂得互相?跟你有沒有共同的目標⋯⋯你可以在後面繼續填上你對幸福的定義,然後讓那個答案「絕對」的,讓它成為你選擇幸福的唯一標準。


圖片|皇冠出版社 提供

推薦閱讀:交往後,才發現彼此不適合?關係心理學:認清 6 種曖昧期的錯覺

從此我們對於愛的選擇只有「是或不是」,只有他是不是真的符合你想要的幸福的標準?我們不是非要多選一,不一定要在幾個人裡面選出一個,如果他們都不是,那就都不要選;而你要選擇的下一個人,也不是只要比你的前任好就可以,他必須是那個可以給你幸福的人。

要在賣場裡選擇出一件適合自己的衣服或鞋子,可以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選對了,就多穿個幾季;選錯了,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可是「幸福」卻是一輩子的事,如果是要決定你一生幸福的事情,就不能只依靠情緒,還必須有標準。

你可以繼續不斷地用比較法,在那一個又接著一個發生的戀情裡,尋找下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對象;你也可以盡快地確認出自己對於幸福的「絕對」標準,讓許多沒有必要的發生,就真的不必發生。

你可以選擇在情感的路上,因為那些比較的探索,而把自己搞得心神不寧、磁場混亂;你也可以堅定立場,把珍貴的時光,先留給自己,而不是那些寂寞的過客。

等到那個人真的出現,你不會錯過,而且你一定很快就可以判斷跟知道,因為幸福一直是「絕對」,而不是「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