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俗諺云「不打不成器」,但研究顯示:打越多,反而越不成器!林煜軒醫師在《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談體罰對孩子的影響,也回答「不打孩子,那要如何管教?」等問題。

林煜軒醫師在《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podcast 導讀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中的一篇文章,探討對孩子體罰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結論:不要再體罰了

在提到體罰的影響之前,先用一句結論來簡單概述,就是「不要再體罰了」!

多數國家沒有嚴格禁止體罰,全世界大約有 63% 兩歲至四歲的兒童(近兩億五千萬名),暴露在體罰的風險之中。

大家都熟悉所謂過來人之談,「我們小時候都是被這樣帶大的呀,我們也沒事」,但是否真的沒事?還是只是內化了、傳承了這樣的慣習,而不自知?

讓我們先看看,研究團隊整理各種相關文獻後,歸納出七個結論:

  1. 體罰是沒有辦法改善行為問題的,且,體罰之後,行為問題反而會增多。
  2. 體罰對任何正向的表現無關。
  3. 對孩子體罰的家庭,可能會有較高的兒虐風險。
  4. 體罰會導致孩子的問題行為增加,而非問題行為的本身造成體罰。
  5. 體罰在各國不同的文化中,都會造成更多問題行為(如攻擊)。
  6. 不論家長和小孩的特質或者文化背景為何,體罰造成的所有負面影響,結論都是一致的。
  7. 體罰越嚴重,孩子的問題行為也會越多。

沒有任何一篇研究證實體罰會帶來任何好處

延伸閱讀:「與其說不行,不如說什麼可以」四個實用的孩子行為治療方法


圖片︱Photo by Branden Tate on Unsplash

研究團隊回顧歷年來所有跟體罰有關的長期追蹤研究,這份回顧研究定義的體罰是以肢體上攻擊(physical punishment)為主,言語的攻擊與責罵則不屬研究範圍內,因此,符合定義的共有六十八篇文章,分別來自於美國、加拿大、中國、哥倫比亞、希臘、日本、瑞典、土耳其及英國的研究。

研究結果(outcome)分為九大類型:

第一類、外化行為

外化行為是孩子對外的攻擊或者是反社會的行為。研究人員經過嚴謹的計算與校正之後都告訴我們,體罰是會增加孩子反社會或攻擊的外化行為。

第二類、內化行為

內化行為是指孩子的憂鬱、焦慮、退縮還有害怕等症狀,共有十五個研究告訴我們,體罰會增加內化行為,包含憂鬱狀態、焦慮等。

第三類、內化行為以及外化行為

研究者同時量測外化與內化行為,結果顯示體罰會造成內、外化行為的不良後果。

第四類、研究人員測量孩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的症狀

從文獻回顧看來,體罰跟注意力不足無關。但,一項針對五歲孩童,追蹤約八年的研究指出,如果對孩童體罰,在八年之後會觀察到他們有中重度的 ADHD。而注意力不足以及過動症相關的行為問題(conduct disorder),也是在八年後增加。


圖片|Photo by pan xiaozhen on Unsplash

第五類、觀察孩子是否利社會 (prosocial behavior)

指孩子是否會有助人、利他的行為。研究體罰是否影響孩子利他行為增加或減少的結論是——無明確結論。

第六類、孩子的認知能力

這則研究顯示,體罰對任何的語言的聽說讀寫,數學或者是在校表現、學校的活動參與程度來說,能力都會變弱。這也告訴我們,如果學生考不好就體罰,事實上,學生會越考越差,越打越差。

第七類、人際關係

在一份觀察三歲小孩的研究發現,如果體罰孩子,經過一年半之後,他們的人際關係通常比較差;反之,沒有被體罰的孩子,人際關係是比較好的。

在對孩子的人際關係研究中,比較多是著重在親子關係,如果爸媽對孩子只有體罰管教,親子關係也會比較差,不僅親子關係變差,與同儕關係也會比較疏離,而親密關係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同場加映:家的心理學:成人之後,該怎麼建立親密關係?

第八類、對壓力的反應

測試研究裡提到,如果照顧者對一歲的小孩實施體罰的話,在接下來的一歲到兩歲之間,他們對壓力的反應會比較大,血液中的壓力賀爾蒙(cortisol)程度也會比較高。而測試對壓力的反應,是觀察一歲至兩歲的小孩:當有人跟他們介紹陌生人時與在離開媽媽的時候。

我們可以試想,有被體罰的小孩,他們在接觸陌生人的時候反應會比較大;而與媽媽分離時,反應也會比較大。

第九類、涉及兒少保護的介入

體罰,可以想成是一個短期的兒虐,而需要兒少保護機制介入的就是一個長期的兒虐。

大人們有時因為文化習慣或是早期教育方式的傳承,難以意識到體罰其實也是一種兒虐,他們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教養或是管束孩子的方法,但,這些研究都在在告訴我們,體罰和兒虐是同一件事。

研究團隊統計這九類的研究結果,59% 的研究顯示,體罰會帶來所有的負面影響;23% 的研究告訴我們,體罰和上述的結果沒有顯著的關聯性;17% 是綜合的,意思是有些有影響,有些顯示沒有關聯性。

但,要強調的是,沒有任何一篇研究證實體罰會帶來任何「正向」影響或好處。

體罰造成的負面影響

一.體罰無法改善行為問題,且,體罰之後,行為問題反而會增多

這是長期追蹤調查體罰孩子的 Meta-analysis(統合分析)的研究,研究顯示體罰會導致孩子未來的一段時間,攻擊行為會增加。

二. 體罰與正向的表現無關

正向表現的定義,包括孩子的專注力、認知能力、人際關係以及他們的利他行為等都與體罰沒有正相關。但,體罰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孩子的問題行為增多。

三. 對孩子體罰的家庭,可能會有較高的兒虐風險

體罰視為短期的兒虐,有被體罰的孩子在統合分析的研究也顯示,這個家庭兒虐的風險比零體罰的家庭高出非常多。

四.體罰會導致孩子的問題行為增加,而不是問題行為的本身造成體罰

體罰造成問題行為增加,會不會是因為孩子的問題本身就多,而我們體罰之後,更造成孩子問題行為增多呢?答案是否定的。

從因果關係與嚴謹的統計去推論,研究人員發現,問題行為較多的孩子跟體罰並沒有統計上的相關,換言之,孩子調皮,要不要體罰是照顧者的選擇。

你會喜歡:芬蘭教育|反省的重點,是教孩子面對自己的混亂情緒、整理內在


圖片|Photo by Charl Folscher on Unsplash

但,大家或許會問,體罰不是會造成行為問題增多嗎?

而且第五項結論,「體罰在各國不同的文化中,都會造成更多問題行為」不也回答大家體罰會使孩子的問題行為越來越多嗎?

基於研究倫理,我們無法對孩子實驗,因此難以做出統合或者量化的分析。但是,我們能以兩種統計的方法來做半實驗性質的研究,以便得出孩子受到體罰後的問題行為變化:

第一種方法是「傾向性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研究人的背景與人口學變項(如台灣健保資料庫)。

舉例來說:要證實鄉村和城市裡的居民,誰比較容易得到失智症?如果只是簡單比較鄉村和城市居民失智症的比例,結論會是住在鄉下的居民比較容易,但這可能不正確。

因為住鄉下居民,老年人口本來就多,老年人口也有比較高的機率有失智症。

除了老年人口以外,還有更多複雜但必須考量的因素,如鄉村居民可能教育程度偏低、抽菸、過量飲酒的人也比較多,這些都是造成失智症已知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比較鄉村和城市居民失智症比例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先選擇年齡、教育程度、抽菸、過量飲酒的比例都相等對應的兩群人比較,這就是傾向性評分匹配的概念。

第二種研究方法是「固定效應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是指有控制變項的回歸因子,有兩份運用固定效應模型方式去檢視被體罰孩子的外化行為,特別是攻擊的行為,的確有顯著的增加。

教養疑難:如何制止孩子一生氣就打人?

五. 不論家長、小孩的特質或者文化背景為何,體罰造成的所有負面影響,結論都是一致的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何種社經地位、種族,或是教養方式的差異,將變項因子控制下來,結論都是——體罰會造成負面行為的增加。

這些研究涉及的國家包含了美國、中國、加拿大還有希臘,即便文化背景或教養方式不同都得出一樣的結論。

傳統的東方文化有一句俗諺是「不打不成器」,但研究告訴我們,打了之後反而會更不成器。

六.體罰越嚴重,孩子的問題行為也會越多

如果將各式體罰的程度做出分級,就會發現體罰越嚴重,負面影響越大,特別是「反社會」行為上,這是令人擔憂的狀況。


圖片|Photo by MI PHAM on Unsplash

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取代體罰

全世界目前已經有六十二個國家禁止任何一切形式的體罰,既然體罰沒有帶來任何的好處,禁止體罰是值得聯合國持續去推廣的。

但是,不打小孩到底要怎麼管教呢?

這篇文獻回顧提供一個心法——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

研究認為這是最重要的教養態度,盡量不要以強制性教育讓孩子遵守規範,因為當我們以強制方式對待孩子,照顧者的下一步就會是處罰。

在台灣,早期的環境,家庭或學校體罰都還是很普遍,所以對於小孩子要不要體罰會有困惑,但醫學實證告訴我們,體罰是應該要被永遠禁止的。

儘管《刺絡針》這篇文章只是一個描述性的回顧文獻,它還是帶來了很重要的政策以及教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