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了有孩子的那一天,記得不要被「好母親」的形象困住,他人的要求你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因為唯有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才能在育兒之路上不再扮演全然犧牲的角色。

文|朴又蘭

孩子想像中的理想母親,並不存在;母親必須相信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媽媽妳幹嘛啦?哪有人家媽媽那樣做的?」

這是女兒三、四年級時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這個時候,我總會這樣回答: 「媽媽不是一定要那樣,妳要試著拋下偏見。我的媽媽就是這樣。」

從這句話裡,可以看出孩子們對母親存在著幻想。也許女兒想像中的母親,是個不會表現出個人情緒,性格溫和、仁慈,就像為遊子「臨行密密縫」的慈母一般!


圖片|Photo by PanKR on PIXTA

女兒這樣的幻想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以榮格心理學的概念來看,可以將此當成是一種「集體潛意識」。就算不用潛意識來說明,也可想成是打從我們出生後,與主要養育者建立關係的那一刻起,就接受著社會性、文化性知識的制約。

雖然子女直接透過主要養育者——父母的語言來認識世界,但父母的語言也並非源於自身的語言,而是來自社會化、奠定於世界上無數知識的語言。由此可見,即便沒有刻意學習某些知識,在人們的意識中早已塞滿了各種幻想與理想。

拉岡曾說:「社會、文化與思想所塑造的普遍知識,是大他者(the big Other)的語言。」這裡所謂的大他者,可以是固定不變的某種普遍知識與形象,也可以是所有人看似同意(實際上不一定如此)的常識與標準的普遍知識。

延伸閱讀:《資優生的秘密》:當我有自己的夢想時,該怎麼和父母的期待平衡?

理想母親與實際母親的差距

看來我女兒感受到的母親與她想像中的不同,並非是那般溫柔仁慈。她也無法欣然接受自己想像的母親,和實際的母親有所差距的事實。

於是這樣的差異與距離,使她產生了某種「匱乏」,而這個匱乏又對孩子造成了莫名的創傷。在女兒眼中,母親有時說話敷衍應付,有時又說話一針見血,擊潰了她的幻想。

雖說慈愛地包容孩子的一切,才像母親該有的樣子,不過母親實際上也會有情緒化的反應,更有脆弱的一面。後來我女兒有一段時間不願放下毛絨絨的玩偶,試圖藉此滿足心中的匱乏。

大概到了國小六年級,她的態度逐漸出現改變。在低年級以前,孩子通常會以某個特定形象來看待母親,如果母親沒有符合該形象,就可能會感到不滿,並要求母親盡可能符合該形象;隨著進入高年級,孩子開始體認到母親的優缺點,並且能以言語描述。

  • 「媽媽雖然說話一板一眼,但是我知道她很容易心軟,刀子嘴豆腐心。」
  • 「媽媽雖然很嚴肅,但是會從頭到尾把我的話聽完,也會記在心裡。」
  • 「我對媽媽有很多不滿的地方,不過我知道媽媽很擔心我。」
  • 「雖然我有時候很討厭媽媽,但是愛媽媽的心永遠不變。」


圖片|Photo by Eldar Nazarov on Unsplash

這個指標顯示出原本在心中描繪的母親理想形象,並要求母親符合理想形象的孩子,開始認知到母親真實的一面,並試著接受。此時,女兒對玩偶的執著逐漸消失, 對朋友的關心與日俱增。換言之,她已經開始接受匱乏了。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多數能具體明確地將有關母親的經驗內化。如果孩子無法將母親與自己的關係轉化為具體的經驗,將會永遠受到理想形象所箝制,擺脫不了現實與理想差距而造成的匱乏感。

孩子想像中的理想母親,實際上並不存在。他們必須將自己親身經歷的母子關係具體內化,而不是期待著一個虛幻的理想母親。

因此,母親們不應該被「好母親」的形象困住。孩子的要求可以接受與認同,但母親也必須相信自己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若非如此,將會因為沒有成為理想母親的罪惡感與自責,造成親子關係日漸惡化,或是被迫扮演犧牲的角色。

同場加映: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律師:總是要求「萬能母親」的文化,是少子化的主因

世上沒有所謂的好母親、壞母親

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好母親」,只要以最真實的自我和孩子建立各自獨立的特殊關係,就已足夠。如果母親個性消極,那麼,孩子就得接受母親不願出頭、為人低調的形象,而身為母親的自己,也沒必要對自己消極的模樣感到不安。唯有如此,才能理直氣壯地告訴孩子:「我們家的媽媽就是這樣。」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我就是這種人,你想怎樣?」而是要讓孩子在實際的親子關係中,體認到母親的態度:「我不是妳想像中的媽媽,但是身為妳的媽媽,我全心全意地愛著妳,也因為妳是媽媽的女兒,理所當然得到媽媽全部的愛。」

相反地,母親也必須認同與接受女兒與生俱來的各種特質或優缺點。女兒既是與我們外表相像、理應加倍呵護的孩子;卻也是繼承我們身上討厭的缺點,令人擔憂的孩子。

這兩種情況,都與母親本身脫離不了關係。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矛盾,原因在於母親沒有認清孩子是與自己不同的獨立個體。

當母親發現自己身上討厭的缺點出現在孩子身上時,往往會希望孩子盡快改過;然而,在孩子身上看不見自己某些優點時,卻又責備孩子怎麼連這都辦不到。當母親不夠認識自己、不夠愛自己,就會將這樣的態度投射在孩子身上。

因此,母親必須充分理解自己,全然相信自己,才有辦法客觀地認識並接受孩子與生俱來的各種性向和特質。面對孩子需要調整的地方,必須多花點心思等待,因為唯有耐心等候,才能以非暴力的方式掌握到改善的時機。


圖片|Photo by Bethany Beck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比起成為伊隆・馬斯克的母親,我更在乎做自己」梅伊馬斯克:用優雅的姿態,慢慢老去

如何成為「我的媽媽」

二十歲的我,準備離開修女院的當天凌晨,如今已是神父的一位神學生,看著不顧一起在教堂成長的情誼、執意離去的我,哽咽著說出這樣的話:「又蘭啊,天主不是別人的天主,是我的天主。祂不是別人的神,是我的神。你要記住,一定要見到自己的主。」

母親也是一樣的。只要扮演好「我的媽媽」這個角色,而不必是「別人家的媽媽」。對外形象再怎麼好,為人再怎麼和氣,如果母親沒有將「我的媽媽」的形象植入自己記憶中,就沒有意義。沒有永遠惡毒的母親,也沒有永遠溫柔的母親。

害怕表現出不好的一面,而一味追求美好形象,這種逃避的態度只會使內心的黑暗面日漸擴大。而黑暗的代價,將由子女承受。

當然,也不必認為自己是壞母親而感到自暴自棄,將孩子拒之千里。衷心希望各位都不是只有一顆想成為好母親的心,卻忽視孩子真正需求,而最後活成日漸孤獨的母親。

總而言之,我們必須成為懂得思考與探索的母親。因為當母親能夠體認到自己的需求與慾望、匱乏與創傷,並且完成追悼時,將可看見過去未曾展現的熾熱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