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自我的過程,他人是重要的關鍵之一,因此要完全「做自己」不太容易,但是我們可以不讓他人的評價決定自己的價值!甚至可以引導別人怎麼看我們、引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定位。

我有幾顆金色星星?

高中二年級時,海涅老師教我代數二和三角函數,高三時我又上了他的微積分先修課。(我一路讀的都是公立學校。你也知道公立學校沒多少預算能聘老師,所以我常會跟著同一位老師修個幾年課。)

一開始,我很敬愛海涅老師,真心崇拜他。海涅老師也很愛數學。他愛數學愛到在黑板上畫出完美拋物線時會樂得尖叫。我向他學了很多事,不只學了數學,還學到擁有優勢是怎麼回事,或該說缺乏優勢是怎麼回事。

海涅老師有塊「滿分高手」布告欄,招搖地張貼在教室前方,緊捱著黑板。如果你考了一百分,一定要是正式考試,小考或回家作業都不算,老師就會在一顆金色星星上寫下你的名字,貼在那塊布告欄上展示一整年。

聽好了,這可不是隨隨便便的金色星星,它可是金色星星之后。這顆星星有十英吋大,海涅老師拿閃閃發亮的金色厚色紙,精心把星星裹得有稜有角、個個完美無缺。

然後他會小心仔細地用黑膠字母貼紙,貼出你的姓名和得到完美滿分的日期,精準貼上金色星星正中央,對得整整齊齊,看上去真是美極了。金色星星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物以稀為貴,要他一年給出超過五、六顆星星,那可不容易。

你猜,修海涅老師數學課那幾年,我總共得到幾顆金色星星?答案是零。

無論如何,這種情況都教人心底刺痛,不過對當時十四歲的我來說,最令人沮喪的是,我們班另一個女生伊麗莎白兩年裡總共獲得九顆金色星星。

我不是要貶低伊麗莎白,她可能真的很聰明,但我還清楚記得,每次她得到滿分,我都會看著她的試卷(試卷都會被高調地展示在金色星星旁邊),然後發現我們寫的答案看起來幾乎相同。

每回遇到這種狀況,例如我拿九十九分而她得一百,我都會注意到:她寫的可能是 7x = 49;x = 49/7 = 7/1 =7 之類的算式;我呢,大概寫了 7x = 49;x = 49/7 =7,就被扣一分,因為我表現得不夠努力,沒把 7/1 放進算式。

要是我試問老師為什麼自己被扣分,他就會告訴我,我是在質疑他打的分數,每質疑一次就多扣一分。於是我不再問了,我上課也不再提問。

我注意到,每當伊麗莎白搞不懂某個概念,課堂上就會花好幾天討論那個主題,我都聽得無聊透頂。但我要求釐清概念時,老師就會告訴我,他沒辦法停下全班進度專替我講解,我該在課外時間請朋友指點。

那學年要結束了,那時想在高中四年級修榮譽微積分課程(而不是基礎微積分),就得請老師簽名申請表才能修課。我記得那些夜裡輾轉難眠,擔心就算我幾乎所有考試成績都接近滿分,海涅老師還是不幫我簽名。

等我終於去請他簽字時,他看著我說:「我不認為你夠格修榮譽微積分。」他幫班上許多同學都簽名了,我知道那些同學數學課都上得很辛苦。

我決定我再也不想當數學老師了。我認定數學不再是我的強項。


圖片|Photo by Jeswin Thomas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不會要求員工做不合理的事」懂得尊重人的主管,都擁有的五大人格特質

不要做二流的別人

所謂「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是指認識自己是誰、重視什麼、天生擅長什麼。當我們提到「自我意識」,指的是我們對內在自我的知識,但要獲得優勢,除了了解內在自我,還要了解它如何與外在世界交互作用。這種自我認識不僅來自內心,也來自外在情境脈絡。我當年還不了解這點。

我們必須掌握自己的身分與脈絡,想要成功,必須內在自我及外在因素相輔相成。我那時不明白,如果輕忽別人對自己有何定見,不設法爭取主控權導引他們,自我認識和自我意識就會難以施展。

早在一八九○年,哲學家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就談到,自我意識是連續感的來源,讓人有「有連結」與「不分割」的感覺。

隨著研究人員對自我意識的構成更清晰明確,自我意識已被定義為反思與認識自我價值觀、熱情、渴望,以及與環境互動的能力。

但這些早期定義強調的是「自我」(Self),而不是「社會自我」(Social Self),現代對自我意識的測驗似乎也如此。自我意識已成為最新流行語,人人都試圖提高自我意識,BuzzFeed 小測驗的流行就能證明這點。

影集《六人行》(Friends)哪集劇情最符合你個性?你是哪位迪士尼公主?你最像哪個城市?哪種顏色最能描述你的個性?我承認,這類測驗我也做過那麼幾次。

也有科學版的測驗,例如廣泛應用的麥布二式人格類型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MBTI 盤點你的特質,看你是十六種人格「類型」的哪一類,將你所有態度和偏好(你比較內向還是外向?你比較靠思考行事還是跟著感覺走?你比較依靠感知還是直覺?)化成一個過度簡化的標籤。

我首先承認,我發現 MBTI 這類測試對我而言是種有趣的分類方式,使我更能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觀、感受和動機,也提供我跟別人談論他們的價值觀、感受和動機的情境。

但基於種種原因,這種測驗其實有問題。許多測驗並不符合心理計量學量表的基本標準。MBTI 之類的測驗其實缺乏一般外在效度,它是根據過時的精神分析觀點,過度簡化到危險的地步,無論在科學上或方法上都不具準確性。

除了方法論問題,我們應該小心所有這類測驗,因為它們讓人有「自我」能獨立於外在事物的錯覺。

但我們不只會用 MBTI 這樣的測驗,還經常把它們當作福音。可是這種流行的自我意識概念無法真的解釋情境脈絡、人際互動的差異。

若要真正獲得自我意識,這類概念其實有害,因為人格有連續性,不能用一連串二分法剖析。雖然我可能偏於內向,但實際上因情境不同也會介於內向與外向之間。大家都會視情境不同而介於兩端之間。

MBTI 之類的測驗假設人格特質為靜態,事實上,最成功的人士會覺察自己的個性和技能是流動的,視情境調適展現出不同的自己。

因此,若我們把「自我」視為靜止如一塊大石,對自己有害無益,可能因此而錯失對自身有利的機會和場合。我們忽略要關注情境脈絡對我們性格的影響,也就限制了自己根據當下情況找出或發展優勢的能力。

我們需要的是用增加延伸而非僵化限縮的方式,平衡自我與外部環境,那樣才能像茱蒂.嘉蘭(Judy Garland)所說的,「成為一流的自己,而不是當二流的別人。」


圖片|Photo by Thomas Mowe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真正的做自己,是拿掉社會角色與職場頭銜,還知道自己是誰

採納評價 vs 堅持自我

本章目前都聚焦在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以及別人的看法對我們如何看自己的影響。我們遇到內在衝突時會如何?我們要如何採納別人認為我們應該是什麼樣子,而同時又能清楚準確地定義自我、並導引他人對我們所定義的自我的看法?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從強烈的內在自我意識開始的,覺得自己是誰、重視什麼、天生擅長什麼,那是在受到別人的影響之前,在別人告訴我們我是誰、重視什麼、特長該是什麼之前。

身為學生,我直覺意識自己擅長數學,我能吸收數學概念,數學對我來說很有趣,我覺得放鬆、沒負擔、無憂無慮。

當我們加入了別人的看法,我們自然的自我意識就會被削弱。我們生活在一個喧囂世界,無論是否願意,都會跟其他人互相連結互動。

我們能實現什麼、能走多遠,通常掌握在他人手中,主管決定升遷、投資專家決定我們有多少錢可運用、合作夥伴決定市場位置,沒錯,還有數學老師決定未來職涯路徑。

我們無可避免會受到別人如何看待我們的影響,或是受到別人對我們純粹想「做自己」的看法的影響。我們或許認為只要忽略別人的看法就好,讓周遭靜音,這樣就能聽見自己的聲音。我絕對是正念和冥想的擁護者,也了解它們能帶來多大好處,但這並不是完整的解決方案。

現實是我們就是生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無法把自己與他人的觀點和想法隔離開來。想只聽自己的聲音與沉默的人,很快就會發現無法堅持下去。

但這不表示要放棄我們自己的想法、放棄個人掌控權,完全用與他人的互動和他人的看法來定義我們是誰,讓別人決定我的價值、感受、動機與欲望,那是在允許別人傷害我們,正如我允許海涅老師影響我對自己的看法一樣。

相反地,我們有能力導引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定位,進而導引別人如何看待我們,但首先必須了解我們的「自我」,包括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如何內化他人對我們的看法。這樣才能根據我們所認識的自己,主動導引並融合他人對我們的聲音、意見和看法。

延伸閱讀:甜點大人學|巴斯克蛋糕教會我:真正的美好是成為自己,不是符合他人期待

因此,為自己創造優勢的前進之路,關乎知道與接收他人的看法,但同時讓自己有能力不去擁抱、認同那些定見。你可以接受他人對你的看法,這樣才能有意識地應對、抗衡,但你毋須擁抱、內化這些定見。

我們稍後會討論,別人的觀點跟你毫無關係,那源自他們的不安、他們的目標,以及他們想要調和他們的自我意識。

如果十四歲的那個我能參透這一點,就會意識到海涅老師對我能力的定見影響了我的自我認知。而那可能蒙蔽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