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渴望愛卻被阻擋在門外,他會想盡辦法獲取,這個過程使他逐漸走向一個習慣的行為模式,導致後來在所有親密關係中,都使用長久以來建立卻未必適合的方法去愛人。

沒有期待不會沒有傷害,你只是讓自己忽略傷害

相較於拯救者不斷向外界「付出」、受難者不斷向他人「乞求」,逃避者看似獨立於外,其實是抱著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的心態。

他無所求,但並不是真的沒有需求,只是讓自己不再感到有需求,不再感到失望,也就不會再受傷。

其實相較於其他兩個角色,逃避者更需要他人的關愛,因為他已經絕望到什麼都不要了。

延伸閱讀:「不在乎,就不會受傷」你也是逃避依附者嗎?

就像憂鬱症患者初期還會說著失落悲傷的事情,但極度嚴重的憂鬱症患者反而沒有情緒,不論快樂或悲傷,逐漸感受不到自己,那才是最嚴重的狀態。

當一個人感受不到自己,會慢慢失去求生的意志,他可能變成冷血的機器人,只剩下執行任務的功能,這是一種慢性自殺,因為覺得什麼都沒差了。

面對期待,雖然會有要求和壓力,但事物不是總只有黑白兩面,也就是全然扛起責任或完全忽略逃避,而是找到介於中間的「合理的期待」。

倘若對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就會因為沒有達成而失落,然後放棄溝通。

而所有關係會失敗的根本因素,即為無法溝通。

同場加映:與伴侶/同事/家人意見衝突即將吵架,該怎麼溝通?從「情緒性語言」到「接受性語言」

這個無法溝通可能從現在的「愛錯」當中才讓你發覺,不論你是願意溝通的人,還是逃避溝通的人,好像都有一些難說清楚的複雜感覺。

這種感覺可能很早就有了,和過去的伴侶、兄弟姊妹、父母。當我們無法接收與傳遞心意,也就感受不到被接受的愛。


圖片|Photo by Nadine Shaabana on Unsplash

當孩子渴望的愛被阻擋在門外,他會想盡辦法獲取,這個過程使他逐漸走向一個習慣的行為模式,導致後來在所有親密關係中,都使用長久以來建立的這個穩定卻未必適合的方法去愛人。

最常見與根本的模式,即是家庭成員不願正視家庭問題,就算正視了也不願討論,討論了還是不願處理。

他們也許自以為討論過很多問題,像是孩子在諮商中抱怨,爸爸承認過去太重視姊姊,忽視了妹妹的存在,唯有考到第一名時才稍加肯定,其餘時間都對姊姊照顧得無微不至。

於是妹妹往後的人生極力爭取他人的稱讚,也只有能力和金錢才是她的一切,才是愛。對她來說,賺了多少錢和爬到多高的位置,決定了她的自我價值,卻也因此疲憊不堪。

爸爸承認了這個問題,卻對此無能為力,用哀求的方式說著:「不然妳還要我怎麼樣?」妹妹也不曉得能怎麼樣,於是就放任不管了。

可是,正是這種態度令她更加痛苦,因為看到問題卻無力解決,反而更責怪自己傷害了爸爸,想用更多的金錢物質來彌補爸爸。當爸爸開心,她又重新掉入金錢等於愛的循環中,這份痛苦懸而未解。

真正的問題是,爸爸無法和孩子討論當初的情況,好像承認就是解答,期待孩子別想了。

但對孩子來說,承認只是問題的開端,真正期待的不只是爸爸的道歉,而是能建立起親近的溝通橋梁,擁有更多相互分享和關注的時刻。

但被拒絕後,孩子也就勉強閉嘴不談。這種不管問題的態度,長大後會自然轉移到愛情中,習慣不與對方有深入連結,最後就如同故事中的主角,一次次災難性地收場。

從小,我們看到父母的行為對自己造成傷害,還是孩子的我們也模仿父母來學習成為一個有情感的生物體。尤其面臨壓力下,這種烙印在腦海中最深刻的觀察學習,會直接反映在行為上。

每一次被忽略的對待,都是一種創傷。

每一個家肯定都受過傷,客觀來說,有些是巨大的災難性創傷、有些是微幅的小型創傷,不論哪一種,家庭成員受傷的程度不只取決於客觀的創傷大小,而是主觀經驗中,能否感受到家人願意相互支持與討論的程度。

唯有彼此願意放下防備,勇敢地多說一些、包容地多聽一些,理解彼此的期待和渴望是什麼,以及如何建立起對彼此適當的期待,才可能重新找回舒適自在的愛。

延伸閱讀:越來越忙碌的父母,如何「有效」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