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做錯事了,身為教育者的父母或師長,不應該一味地懲罰孩子,更重要的是給他一個適當的環境,冷靜下來後去面對並理解自己的情緒。

本來就已經很嚮往(羨慕)北歐教育,超喜歡芬蘭和瑞典的教學方式,最近更是迷上直接搬去芬蘭居住,第一線體驗芬蘭教育的芬紛聊天,一頭栽進去從頭看到尾,剛好看到去年的這一則校長室分享

送校長室?!

班上調皮的小男生上手工藝課時,故意把 Liv 的毛線編織作品拉壞,結果被老師帶去校長室靜坐反省,沒有訓導處/學務處的芬蘭小學,學生的反省地點竟然是校長室,看來校長不好當啊!(然後同學回來還跟大家說校長室有很多玩具,這反省到底是有沒有效用啊?)

剛好這個狀況在今年我在洛杉磯 Resource for Infants Educarers 總部進修時,有討論到類似的狀況,就讓我來自以為是的用 RIE 的方式,解讀一下為什麼去校長室靜坐反省,竟然還可以玩玩具!


圖片|Photo by Sandy Millar on Unsplash

那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inappropriate behaviors,中譯為「不恰當的舉動」,在台灣爸媽的眼裡應該也可以直譯為:不乖。

“There is no baby criminal.”

當天老師開門見山的直說:There is no baby criminal。直翻當然很搞笑:沒有罪犯寶寶;而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像是孟子所主張的「人性本善」,孩子沒有特意要作怪、不乖!

孩子出現不恰當的舉動,在 RIE 的看法裡,主因有兩種:

  • 不會或不懂:例如不知道如何控制肌肉力道,想與別人有肢體觸碰變成打人⋯⋯

  • 好奇:例如發現地心引力,決定丟東西讓它自然落下,再三實驗地心引力的存在;或是沒看過的東西很想研究看看,拿了媽媽的口紅來研究⋯⋯

因為都是出於這兩個動機,所以不可能是犯罪行為,更不是故意造反的動機而展開的行為,所以在 RIE 的判斷裡,這都只是需要被引導如何正確地與人互動,以及照護者要提供孩子一個安全可以自由探索的活動空間。

那當孩子出現不恰當的舉動,並且確實地影響到別人了,像是芬紛聊天裡的弄壞別人的作品,或是打人、咬人等暴力行為,這時該怎麼辦呢?

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分享過的這張圖(原貼文請跳至此):

孩子出現不恰當的行為,例如:蠻不講理、大哭大鬧、造反、明知故犯、生氣、暴力等等時,在 RIE(其實不只是 RIE,兒童心理學家以及腦神經科學家也是這樣看待的)的看法裡,都只是孩子的外在表現。

而導致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孩子有很多衝突、挫折、無法消化的內在情緒,需要成年人去發現,協助他們排解、重新和自己平靜狀態做連結,才能真正解決外在表現的。

因此,在遇到像是弄壞同學的作品時,去校長室靜坐反省的過程,是在幫助他,脫離他出現不恰當行為的環境,脫離那些引發他內在情緒的主因,再由成年人的陪伴引導,共同發現孩子內在的情緒,在孩子真正的情緒偵癥結點上進行舒緩和排解,最終有一天,孩子知道該如何自行面對、處理混亂的情緒。

也因為內在情緒才是真正最需要被理解、和協助排除的重點,所以校長室會有舒適的空間,甚至好玩的玩具,讓孩子比較容易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平靜的自己,把當初引發他內在情緒的種種不安,在這個安全空間中,得到釋放。

教導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的混亂情緒、如何整理情緒,才是反省的重點!

這整個過程的重點,都不是「處罰」、「反省自己的過錯」、「記取教訓」,而是「發現自己的情緒」,到校長室去靜坐,結果看似是一個獨立玩耍空間,這對於大部分的台灣家長都是不可思議。

但實際上,專家非常強調用這個方式處理兒童不恰當的行為,因為把「懲罰」的概念消除,靜坐環境相當舒適,還可以玩,不會讓孩子感到面子掛不住、擔心有更多的負面狀況(被教訓、打罵或羞辱),有效避免加重他內在情緒的不安,孩子不需要繼續處於「拼了、讓我用非理性的腦袋杏仁核抗衡全世界」的狀態!

於是孩子在成年人的協助下,能冷靜思考,到底剛剛發生了什麼事,藉由成年人的引導,讓孩子理解,在不恰當行為爆發之前,到底自己累積了什麼內在情緒,導致自己外在行為的失控。

因為理解,孩子有機會在未來這些內在情緒逐漸累積到臨界點之前,就開始協助自己避開繼續累積內在情緒的情況,經過一次次的練習,孩子學會跟內在情緒相處,了解自己的情緒,懂得如何自己更有效地處理情緒,成為一個 EQ 愈來愈穩定的人。

你會喜歡:哭鬧、擺臭臉,就是不說怎麼了:慣性情緒勒索,能從童年開始改變

這就是為什麼,整個過程都沒有「教訓處罰」,反而更多表面上像是「爽爽過」的情況。因為整個過程是在協助孩子做自我了解,接納自己的情緒,進而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天在課堂上討論的情況是孩子打人或咬人,針對在托兒所裡發生小孩打小孩或咬人的情況,這堂課的同學有加州 UCLA 嬰幼兒發展中心的院長(3M-36M)、澳洲墨爾本擁有三間托兒所的園長(3M-24M)等等每個幾乎都擁有超過 15 年以上的嬰幼教育經驗的強者同學們。

在他們的園所裡,遇到孩子施暴,打人或咬人的小孩會立即被移動到類似芬蘭小學校長室般的空間:有很多舒服的枕頭在地上、有玩具、有填充娃娃、有繪本等等,由專門的老師陪伴。(然後他們一致認同咬人的比打人的多)

所以 RIE 和在場的專家同學,都是絕對反對罰坐、面壁思過的處罰方式,因為這些方法都失去教導孩子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做連結的機會,反而讓孩子把重點畫錯,變成「為了避免被處罰,我得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能真正有效的、長遠的,真正教會孩子如何處理面對情緒,不要成為只會用底層小腦袋運作的非理性人。

延伸閱讀:薩提爾的溝通練習:引導式對話,接住孩子無法處理的情緒

另外,學校絕對會保密到底誰是「打人或咬人的小孩」,因為這是一個協助孩子理解情緒的機會,而不是從小就把孩子貼上標籤:「壞小孩、暴力小孩」的危機。

當然學校一定會好好協助被打的孩子理解整件事情的經過,確保孩子沒有身體和心理的傷害,整個處理的重點不是要表達「被打或被咬的孩子不重要」,而是怎麼樣盡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現孩子有心理、內心情緒的障礙,在專業的協助下,不會長大成為一個社會上有障礙的成年人。

(這時候專業人士同學也加開分享,最常見小小孩的暴力背後的原因,通常來自原生家庭出現壓力狀況:家庭內暴力、突然搬家、家人離開⋯⋯沒有單純的孩子只是突然想打人或咬人的。)

我很能理解遇到自己小孩被打的話,父母的心情一定會很不好受,需要知道整件事情的過程,想確認加害者會不會再繼續傷害我的孩子,也需要得到一個道歉。

不過,如果打人的小孩今天打了我的小孩一拳,被處罰了,但他內心的情緒都沒有被處理,他只是被強迫地道歉,長大過程中,每次發生這樣的事件,都沒有人教導他,讓他發現他自己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會有這些失控的狀況,到底是哪些情緒把他善良的一面給瞬間遮掩?因為他還是沒有跟自己的情緒找到和平相處的方式,他會不會,從一個只是打人一拳的小孩,長大變成了精神患者的成年人?刑法上的罪犯?而最後,我們的社會需要花更多的代價,去面對這個情緒失控的人?

結論好像帶的很歪、扯很遠,但這是我的真心話,站在一個媽媽的立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這包含,我的孩子未來所處的社會,也都是充滿著健康的其他人!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