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稱呼她是倖存者,稱呼她是史丹佛案的受害者,她會說,她是 Chanel Miller 張曉夏,一個走過性侵,承認憂鬱與創傷正在侵蝕日常的女性,但是她能夠為自己編織一張網,說出自己的故事,以她為名的故事。

「2015 年,史丹佛大學男大生 Brock Turner 性侵一名女性,該名女性酒醉倒在路邊,Brock Turner 趁其意識不清,將手指 放進該名女性的體內性侵⋯⋯在開庭前,Brock Turner 的父親寫信向法官求情,兒子才二十歲,還有美好前程,不能被這二十分鐘的酒後亂性毀掉⋯⋯。」

2016 年,美國媒體大幅報導史丹佛男大生性侵案彼時的女子沒了姓名,她是「被性侵的女子」,她是「酒醉倒在路邊的女子」,她是「Brock Turner 酒後亂性傷害的一個女人」,然後,大家知道她被匿名為「Emilly Doe」,可誰都不是她。

女人迷報導:【性別觀察】「性侵我的不是酒精,而是你」史丹佛性侵案受害者給社會的一封信

2019 年,Emily Doe 出版了個人回憶錄《知道我的名字(Know My Name)》,於是所有人知道了她真正的名字——Chanel Miller,張曉夏。


圖片|Youtube 影片

「沒有了名字,我感覺自己的治癒能力在流失」

如果沒有發生 2015 年的性侵案,或許 Chanel Miller 這個名字,會是以作家的模樣出現,又或者是插畫家的模樣出現。

2014 年 Chanel Miller 從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畢業,取得文學學士學位,史丹佛性侵案後,她雖過著一般的上班族生活,日日仍被憂鬱與恐慌纏身,卻沒辦法跟任何人說。2016 年 6 月 3 號,於 BuzzFeed 以 Emily Doe 之名發表聲明,她明確指向被告 Brock Turner,她說這是一封給你的信。

有天,我在工作,滑著手機上的新聞,看到一篇文章,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失去意識、頭髮雜亂的自己是怎麼被發現,項鍊圍住我的脖子、內衣露出來、我的上衣被扯去⋯⋯。我是這樣知道,當時自己發生了什麼事。

對你的傷害顯而易見:資格、學位、入學權都被取消;但對我的傷害卻是隱而不見的,如影隨行。你剝奪了我的價值、我的隱私、我的活力、我的時間、我的安全、我的親密關係、我的信心和我自己的聲音,一直到今天。

這封信件,不僅是對被告的控訴,也是對社會強而有力的宣言。Chanel Miller 不斷感覺到,作為大眾眼中的性侵受害者,她失去的不單是寧靜的生活,還有敘事的權利,她沒有辦法說出自己的故事。一旦將她置於受害者的位置,她就只能被動的承受社會的指責與同情。

當時,許多人將性侵案的發生,歸咎於雙方的認知不同:因為兩個人都醉了,沒有達成共識,2019 年她接受衛報專訪表示:「對某些人來說,拿走我的聲明並且剖析它是很簡單的事,或許他們開心,卻不盡然如他們所想。我沒有興趣一直找藉口,當一個喝醉的男人打了女生,我們不會說:是酒精影響他的判斷,你必須要負起責任,這是犯罪。」

一開始,匿名是為了保護她的人身安全,免於被威脅,但久而久之,她發現沒有名字的自己,正在失去自癒能力。但是她知道,受害者要為自己療傷、復原,就必須讓自己站成主體,展現力量,去敘說一個屬於自己版本的故事,而這個故事裡,她無須自責,並且相信自己能夠改變問題。

這也是為何,沈寂 3 年後,Chanel Miller 決定掛上本名出書。

藝術治療到寫作治療

憂鬱與恐慌纏身的期間,Chanel Miller 以本名示人,擁有文學背景、藝術底蘊的她,透過寫作與繪畫療癒自己。


圖片|Chanel Miller IG

寫作《知道我的名字(Know My Name)》期間,她與動畫團隊合作,創作了一支名為 “I Am With You” 的動畫,分享畫畫如何拯救她,讓她得以呼吸,讓她意識到生命仍充滿著喜悅與快樂,如何讓她再次站出來。她說:「我們每個人都該有機會定義自己、重塑認同與故事⋯⋯我們應該創造空間,讓倖存者說出真相、自由地表述。」

Speak up when they try to silence.
Stand up when the try to shove you down.

儘管稱呼她是倖存者,稱呼她是史丹佛案的受害者,她會說,她是 Chanel Miller 張曉夏,一個走過性侵,承認憂鬱與創傷正在侵蝕日常的女性,但是她能夠為自己編織一張網,說出自己的故事,以她為名的故事。

而從今以後,我們也該期許這個社會,擁有更大的溫柔,承接每個傷痛,同時讓每個經歷創傷的人,重塑自己的力量,去敘事、去療癒、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