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各位應該會很想問我:「那醫生您自己如何麼處理憤怒的情緒呢?」我自己也是經過許多失敗,才找到好方法的。其實,我的方法很簡單──「遠離可能會讓自己抓狂的環境」就對了。

溝通無效時,不如離開現場

當自己感覺情緒快要失控時,就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控制情緒。你可以深呼吸、慢慢吐氣,或者告訴自己:「現在生氣,將來一定會後悔。」、「雖然現在很生氣,但換個方式想就不一樣了!」試著把當時的情況合理化。

有時,就算這些努力都做了,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當大腦的前額葉都無法控制情緒時,就是會讓你「氣到全身發抖」的時候。

當脈膊變快、呼吸變急促,發現自己緊握拳頭時,就必須注意情緒。不過,很多時候會連注意自己情緒的機會都沒有。此時,就要利用杏仁核的功能了,必須從「戰鬥還是逃避」的選項中,選擇「逃避」。如果可以,不妨「遠離現場」。

職場中,一定會有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有些人可能會特地找時間與對方溝通,但我建議大家,若嘗試與對方溝通卻未見起色,為了避免造成自己的負擔與壓力,建議可以盡量遠離對方,不跟對方說話,也不接近他。

眼不見為淨,快抓狂時不妨先「落跑」吧!

對於因為憂鬱症而暫停工作的人,我常煩惱自己是否該開立「能夠重返職場」的證明給他們。經過治療或在家靜養,讓失眠與情緒低落的問題改善之後,這些患者看起來的確能夠重返職場了,但如果造成憂鬱症的原因是「公司裡的上司」呢?

如果讓患者再度回到上司的手下工作,先前療養的功效將會消失殆盡。因此,假如患者必須回去工作,我會建議患者必須先與公司的人事單位進行協商,因為只有調派至其他部門或派任其他職務,才不會使患者的憂鬱症復發。只有「休養」與「藥物」,還不足以讓患者康復返回職場,如果無法確保職場上的「安全人際關係距離」,患者一定很快又會回到醫院的。

「保持安全距離」是精神科中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意思就是取得與家人、上司之間的安全人際關係距離。但究竟怎樣的距離才是「安全距離」呢?這個標準實在很難拿捏。所以,我建議你不妨暫時離開現場吧!離開現場才是最眼明手快的處理方式。當然,這不是要你永遠逃避,只是暫時性地離開而已。

即使假裝去上廁所也無所謂,至少不會讓對方輕易察覺自己的焦躁不安與憤怒情緒。當你快抓狂時,請採取「逃避策略」吧!像日本名將豐臣秀吉一樣,即使他以「度量大」著稱,但聽說他也曾經是「落跑達人」呢!

更多修養祕訣,請看《不為小事抓狂的50個練習:大腦決定你的「度量」,增加「腦容量」,脾氣一定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