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arch 姊妹的時代,「結婚」幾乎是女性得以繼續生存的唯一選擇,然而隨著女性進入婚姻,主體性再度消逝。就如 Aunt March 和 Jo 於片中的討論,女性要依靠自己賺錢的機會以及可能是微乎其微⋯⋯。(內文有雷,請斟酌觀看)

文|歐栩韶

1 月 22 日於台灣上映的《她們(Little Women)》,原著作者為美國女性作家 Louisa May Alcott。本次由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 Greta Gerwig 所導演、改編劇本的電影翻拍,是原著《小婦人 Little Women》第七次被翻拍成電影。由於 Gerwig 以及眾演員如 Emma Watson、Saoirse Ronan、Meryl Streep 皆是時常為女性權益發聲的倡議者,而《小婦人》的內容本身也時常成為女性主義文學研究的主題,因此這部電影從公布卡司到製作、宣傳,一直都被視為年度女性代表電影之一。


圖片|電影《她們》劇照

看完《她們》,對我來說最耐人尋味的絕對是全片接近結尾的部分。Gerwig 選擇將 March 家七年間的故事,以兩條故事線交叉呈現。而片頭一開始,就是 Jo在紐約討生活,除了是為了在拒絕 Laurie 對他的求婚後遠離家鄉,另一方面也希望賺錢貼補 Beth 的醫療費用。直到有天 Jo 收到了母親從家中寄來,請他返家的信。

在 Jo 返家以前,七年前的故事線大部分著重於刻劃 March 一家的背景,以及最重要的 March 家四位姊妹每個人的個性以及夢想;而在 Jo 返家之後,不只演員們的演技更加碼,內容也隨著 Beth 過世之後更緊湊。不禁令人好奇,究竟在影廳燈光亮起前,整部電影會是什麼模樣。

《小婦人》的時代價值

但在我們開始檢視電影結尾所要獻給觀眾的意涵之前,必須先認識到《小婦人》這本書本身的價值。

第一次翻開《小婦人》原著,除了希望在看電影之前閱讀過之外,也因著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著名的《自己的房間》,我開始想要對於 19 世紀女性的著作有更多的接觸。《自己的房間》其實是吳爾芙受邀以「女性與小說」為主題作演講的逐字稿,隨著時間流轉已經變成女性主義書叢中的經典之一。

延伸閱讀:從《自己的房間》到《三枚金幣》:吳爾芙給社會的提醒,百年後仍是未來


Virginia Woolf,圖片|來源

吳爾芙無非利用《自己的房間》這七萬字講稿,來向世人解釋,為什麼女性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房間?對於 19、20 世紀的社會而言,女性仍屬家庭中的資產:結婚之前屬於原生家庭,結婚之後屬於老公。女性需要仰賴男性的財產生活,並且擔負著照顧家庭的責任,沒得商量。沒有自己的房間,女性若想要寫作都需要躲躲藏藏。如此斷斷續續的工作型態,女性又怎麼擁有寫作出與男性作品相匹敵的環境呢?

《小婦人》出版於 1868 年以及 1869 年(原版分成兩冊出版),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產生的作品。不只作者寫作的環境令人好奇,而在那樣的年代,女性能夠寫作小說出版更是使我肅然起敬。

《她們》結尾的背後,堅定的起義邀請

接下來進入電影。Meryl Streep 所飾演的 Aunt March 扮演了幾個關鍵的角色:帶著 Amy 至法國是促成其與 Laurie 的關鍵轉折、留下豪宅給 Jo、以及將本片用來呼應探討女性主體性的「婚姻」貫穿整部電影。


圖片|電影《她們》劇照

在 March 姊妹的時代,「結婚」幾乎是女性得以繼續生存的唯一選擇,然而隨著女性進入婚姻,主體性再度消逝。就如 Aunt March 和 Jo 於片中的討論,女性要依靠自己賺錢的機會以及可能是微乎其微;也就如同 Amy 於巴黎畫室對 Laurie 所說的那段話,結了婚他將不再擁有任何財產,更不用說是追尋自己的志向。

然而《她們》的結尾則是隨著 Jo 的書籍被出版,硬是打破了整部電影建構的(時代的)社會規則。透過將 Aunt March 留給 Jo 的豪宅,改造成經營的有聲有色的學校,March 家的每個姊妹都得以在學校裡盡情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長,可以說是至少在婚後仍然保有自己意識上的主體性。

《她們》的海報上選擇以“Own your story” 做為電影宣傳的標語。“Own your story”,要解釋的話,除了字面上的擁有自己的故事之外,還有就是認同、認可、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的故事的意思,是鼓勵女性認真體會自身生命經驗常用的一句話。

而 “Own your story” 這句話則巧妙地呼應了 Jo 與出版社編輯討價還價的橋段。看似 Jo 不過是在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福利,但這其中的涵義不止於此。當編輯向Jo表示要買斷故事版權,包含角色以及出續集的權利等,Jo 果斷拒絕,表示「他要擁有自己的故事」。而在這裡,我想 Gerwig 想表達的不只是「不准你亂搞我的故事」而已,還有「自己的故事自己說」。


圖片|電影《她們》劇照

另外,Jo 能夠對於自己的故事如此有自信,想必也是受 Amy 的「那番話」激勵。當 Jo 表示,他寫的不過是他們家庭的故事,不會有人想看的,因為一點也不重要。Amy 立即回答道:「你會覺得不重要是因為沒有人寫過,有人寫了就變重要了。」

《她們》不只透過大家都能夠產生連結的故事角色來讓女性發掘自己除了愛情、婚姻以外的可能性,更用最溫暖且堅定的方式,告訴我們:Own your story。

有沒有一部電影、電視劇讓你念念不忘?你期待能夠向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嗎?歡迎投稿到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