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勇氣」?有了它,我們能夠堅持做自己。雖然有時我們感到無邊的脆弱,但我們能慢慢明白自己真正在乎什麼。

文|大衛.懷特

意識到我們原已深切在乎的事物,並經歷隨之而生的無邊脆弱

勇氣這個詞促使我們往外思考,英勇地奔向火場,在腹背受敵時做出英勇之舉,也許最重要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做出來,展現出勇氣,得到榮耀,得到傳誦,得到閃耀的勳章。然而最初這個詞的意思是往更內在看,源自古諾曼語的單字「coeur」,也就是「心」。

勇氣是衡量我們發自內心對生命的投入,對別人的投入,對團體的投入,對事業的投入,對未來的投入。

勇敢不見得要去哪裡,不見得要做什麼,而是意識到我們原已深切在乎的事物,並經歷隨之而生的無邊脆弱。勇敢是把感情深深置於身體裡,置於世界裡:持守人際關係裡既存的種種必要,持守早已深切在乎的事物——對於別人,對於未來,對於社會的某個可能性,對於持續向我們乞求的某個未知。勇敢是堅持做自己。


圖片|來源

法國哲學家卡繆常告訴自己要「活在泫然欲泣的邊上」。這不是多愁善感,是深切的歸屬,是受這份歸屬而影響、形塑與根本的傷心,是為此動容,彷彿驚訝於愛、情感和可能伴隨的失去,這些事物的真實。勇氣是愛受到日常生活考驗時的模樣。

從內在出發,這份感覺也許混亂,但我們慢慢明白自己真正在乎什麼,讓外在生活與這股引力結合。這份強烈的脆弱,變成唯一必須前往的方向,唯一真正的邀約,最確切與最安全的地面,由我們踩著往前邁步。在內心裡,我們變得明白自己愛誰,愛什麼,要怎麼去愛,要怎麼愛得更深。而只有從外頭看,只有當你回首,這才顯得像是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