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下,從國小到大學,原本應有男男女女的運動場,女孩的身影漸漸少了。應該活動筋骨的體育課,經常變成女孩集體躲到樹蔭下乘涼的休閒時光。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文|李孟穎

從小就是摔角迷的我,從國小到現在服役,依然喜歡觀賞摔角比賽,不過跟一般小男孩不太一樣,比起男子摔角,相反地,我更喜歡女子摔角。

或許因為,女子摔角,更像是力與美的結合,以招制招,也或許是女子摔角選手間,戲劇化的成分更多一些,姊妹反目成仇、失之交臂的冠軍頭銜,或是追尋首次勝利的勵志故事,彷彿故事線一般,每個選手的個性跟定位都如此鮮明,在收看時,不只可以享受擂台上的你來我往,更可以跟著故事軸,看著支持的選手獲勝時為她搖旗吶喊,或是因為討厭的選手作弊逆轉勝而氣急敗壞。

從小看著女性運動員,在擂台上、球場上、跑道上,各式各樣的領域綻放異彩,因此對於喜愛跟擅長運動的女生,一點也不會感覺到詫異或奇怪(小時候拖著妹妹們玩摔角,我從來沒有贏過)然而,開始接觸性別議題及女性主義之後,才開始了解到,女生在運動場上,其實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跟壓迫。

大家回憶一下,從國小一直到國高中再到大學,原本有著男男女女的操場或運動場上,慢慢的,許多女孩開始不再運動,應該鍛鍊體能、活動筋骨的體育課,變成了女孩們集體躲到樹蔭下或屋簷下乘涼的休閒時光,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畢恆達的《空間就是性別》一書中,提到了女生在學生時期,不論是家長、老師,甚至是同儕,對於喜歡運動的女生,或是擅長運動的女生,態度通常是較不友善的。

刻板印象中,女生會被期待,維持某種「公主」般的形象,女孩在校園裡,她必須是美麗的、文靜的、溫柔的、乾淨的,然而,運動場上的女孩,往往與這些期待背道而馳,因此,女孩們在求學階段,通常不被鼓勵在操場上盡情奔跑或是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的確,並沒有任何人特別禁止女生們進行各樣的運動,但來自四面八方的眼光,則讓女孩們打了退堂鼓。


圖片|來源

1. 擔心膚色變黑

台灣大部分學校的運動空間,都是設計成戶外的操場或籃球場,能夠遮陽蔽蔭的空間相對不足。

長時間的運動結束後,可能導致膚色變得黝黑,而俗話說的「一白遮三醜」黝黑的膚色,正是女孩們不被一般大眾期待所擁有的膚色。

儘管近年來,大眾對於膚色的審美觀開始有些轉變,黝黑的肌膚代表著健康,甚至在部分西方國家,是高社經地位的象徵(擁有較多的時間休閒與度假來曬出小麥膚色),但台灣目前主流的審美觀,依舊會期待(美麗的)女性要擁有白皙透亮的肌膚,使得女性出門在外,都會格外注意遮陽的配備是否足夠,更遑論在缺乏遮陽建築與配備的運動空間,為了維持自己的膚色,只好放棄運動的機會。

2. 缺乏更衣空間

體育課程結束後,不免需要盥洗或更衣,台灣大部分大學以下的教育場所,更衣空間及盥洗設備較為有限,就算有盥洗室或更衣間,也難以容納幾十位學生在下課十分鐘內就全部盥洗及更衣完畢。

因此,部分的學生會選擇在廁所或是教室內直接換衣服,然而,若是遇到女廁數量相對不夠,或是下課時間女廁可能已經大排長龍的時候,此時要更衣的女同學容易產生壓力(擔心壓縮或占用其他女同學如廁的時間)。

女同學也難以像男同學可以豪爽地脫去上衣,甚至外褲,在教室或是球場上,找個略能遮蔽的地方(甚至完全不用遮蔽物)就可以直接更衣,無須承受異樣的眼光。

為了省去上述的這些煩惱與麻煩,不運動、不流汗成為了女孩們的最終選項。

3. 擔心肌肉過大

台灣社會對於運動的成效或概念仍有些迷思,其中之一是,長期運動或是健身會導致肌肉增長,使四肢看起來更加壯碩,而這也是大部分女性擔心的,若長期運動,身材將會變得過於健美或是粗壯。

即使近幾年健身風氣興起,健康資訊也越來越普及,但仍有部分女性深信長時間運動或健身會導致肌肉過分成長,會使身材過於男性化,因而選擇不運動,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使得體態離期待值更遠,或是因缺乏運動而導致體力下降或健康出現狀況。

4. 以男性為主流的運動場

傳統社會中,男性在求學階段,通常會被師長鼓勵利用課餘時間運動或參加各種運動比賽,反之,女生則會被期待要學習文靜的才藝或專注在課業上。

近幾年師長對於女生在運動領域的接受度已大幅提升,愛運動的女生不再被粗魯、野蠻、不修邊幅等標籤框架著,然而,許多教育現場的實際研究與觀察,卻又得到不同的答案。

台灣大多數校園的運動區域被規劃為籃球場,而籃球這項運動,因著大眾媒體中對男性球星(著名的 NBA 、 SBL 球星等)的形象刻劃與廣告行銷等,使得籃球與男子氣概等陽剛意象產生較多連結(試著舉出一位具有陰柔性別氣質、女性化的男性籃球球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對吧?)。

男孩們會透過在球場中展現投籃、運球技巧,或是透過模仿某位球星的招牌動作,互相培養並鞏固彼此之間的男子氣概,卻也在無形中,排除了缺乏男子氣概的他者,像是不擅長運動或性別氣質較陰柔的同學,甚至是刻板印象中對運動一竅不通的女性。

當遇到人數過多或場地不夠用時,這些他者極有可能會成為群體中失去話語權的個體,像是無法決定自己要跟誰同隊、打哪個位置,亦或者在犯錯時容易遭到辱罵譏笑,甚至被趕出隊伍或是球場。

其他運動如棒球、桌球等著名國手或選手也幾乎都是男性居多,近幾年女性選手也開始在不同運動領域發光發熱,好比舉重選手許淑淨、網球選手謝淑薇等,然而,不同於以往質疑女性運動能力和運動的場域是否適合(能接受)女性的困境,女選手的外貌及身材,相較於男性選手,更容易成為眾人放大討論的話題。

可以多次從新聞媒體看到類似「換上禮服,xxx多了幾分女人味!」、「巨乳選手奪金引爭議」等標題,似乎都將重點放在女性選手的身材與外貌,而非討論及報導其專業表現,網路上的討論不外乎也會針對女選手的外貌、身材、談吐、性別氣質、時尚品味等,是否足夠女性化?是否(符合男性欲望的)性感?可以看到不少人與現實妥協,為了增加知名度或成為媒體焦點,只好收起平常在運動場上的專業模樣,穿上性感或流行的代言服飾,以迎合大眾對「美」的定義。

女性的生命歷程中,在不同的領域皆可能受到各種形式的壓迫,尤其當該領域長期由男性主導並把持資源,女性的聲音時常被忽略或被消失,而運動圈正是長時間以男性為主流的領域。

近幾年女性運動者的權利與能見度已有大大的突破,然而,還是有許多議題值得我們關注,如同男女運動員的平均薪資、女性運動員升遷的玻璃天花板或是身體面臨物化及性化的危機。

文章的最後,我想用一場比賽中的對話作為結語,近年摔角圈掀起了新的男女混和戰制度( Intergender match )。

不同於以往印象中男女選手只會跟相同生理性別的選手對戰,在這樣的制度中,你的對手很有可能是男性、是女性,甚至未來可能有更多元性別的選手加入其中!

我很欣賞的摔角選手泰莎布蘭切特( Tessa Blanchard ),在男女混和戰中擊敗了男性選手戴夫克里斯( Dave Crist ),而原本戰敗應該離開擂台的戴夫卻搶了麥克風,看似要對獲勝的泰莎出言不遜,沒想到他的發言卻逼哭泰莎,戴夫說:

「我並不是被一位女人打敗,我是輸給了一位偉大的職業選手。」

當然這句話也可以解釋成,輸給女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更廣義地來解讀,在這個競技的擂台上,不分性別,他/她的專業、她/他的表現,都值得觀眾跟對手,最真心的喝采與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