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 x 陳珊妮 x 性別力《恐怖谷》特別企劃。當別人的稱讚,成為你的限制,這樣的讚美你還要不要?專訪林嘉欣,大家說她是女神、笑起來有酒窩超甜美,她卻說自己只想把酒窩甩到地上踩一踩。「想要當好人,可是後來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好。」她兩手揮著:「我不是好人,I am not a nice girl! 」

被稱讚長得甜美好看,在我們聽來,或許是件挺開心的事情。但有時候讚美,也會變成一種限制,漸漸的讓我們看不清真正的自己。

陳珊妮《恐怖谷》特別企劃,專訪演員林嘉欣。2002 年,她飾演《男人四十》裡暗戀老師的女學生,同時獲得金馬獎及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新演員獎;2015 年,《百日告別》裡飾演失去愛人的女子,也讓她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在眾人眼裡的林嘉欣,是玉女,是女神,可她一點都不想做人們口中的 Nice Girl,真正的林嘉欣,她說其實是有點叛逆,有點平凡,不想依照他人眼光度日。現在,她是越活越自在了。


圖片|大樂音樂提供

本來想當好人,可是我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好

踏入電影圈以前,林嘉欣在台灣以偶像歌手的身份出道。當時公司認為,歌手是能最快打開知名度的方式,而「清新可人」,正是出道初期林嘉欣給大眾的印象。

「標籤?就甜美囉⋯⋯我多麼想要把那個酒窩 ㄆㄧㄚ ˋ!把它甩在地上踩、踩、踩。」林嘉欣作勢抓起酒窩,兩隻腳在地上踏呀踏。

她知道歌手時期並非真正的自己,而且裝扮成另一個模樣,她並不快樂,重看過去接受採訪時的回答,林嘉欣總心想:「天啊,我怎麼會說這些話?」

可是標籤貼久了,就開始有些期待,想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這是林嘉欣的經驗,也是所有人的經驗,當呈現出的形象打中大家,讓別人開心了,我們就想繼續演下去,演一個乖巧,或者自律,或者堅強的人。久而久之,我們甚至以為別人貼的標籤,就是自己真正的樣子。

最後你漸漸發現自己不快樂,因為生氣的時候不能表達憤怒,沒事不能臭臉,疲倦時不能放縱,所有人都盯著你看,一不小心,別人就說:你變了,以前的你不是這個樣子。

但你知道,自己從來就沒有變過。


圖片|大樂音樂提供

「那個階段就是想要當好人,可是後來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好。」她兩手揮著:「我不是好人,I am not a nice girl! 」

曾經,林嘉欣以為自己沒有選擇權,直到接下《男人四十》中的角色胡彩藍,她只帶了兩皮箱的衣服、一千塊港幣就飛去香港,當時什麼人都不認識,廣東話講不出半句,甚至連香港島和九龍都分不清楚。因為一無所有,沒有什麼可以輸,於是林嘉欣告訴自己:「我就是要拍電影,我要做我自己,不要順著大家,我要做想做的事情。」

你不在意,就沒有人會在意

她好想演戲,那就讓自己專注當演員。別人看林嘉欣很不合群,不去應酬,不和媒體社交,當時的經紀人還對她說:你這個新人真的很跩耶,電話都不交換?

「可是時間久了,我覺得大家都很接受,其實你真的是在做你喜歡的事情、真的關心戲劇,而不是只想當一個⋯⋯紙上的明星。」

成為演員後,她感覺自己離「林嘉欣」越來越近了。演員最奇妙的地方,就在於多變,用想像力虛構角色,其中有多少成分是真正的自己,有多少成分是角色?一切處在曖昧模糊的界線上,參雜虛實。不僅是在詮釋角色,也是在迷霧中摸索自己。

出道 20 多年,林嘉欣近乎零負評,她笑說可能是因為生活太規律平凡了吧?

「我來香港,記得那時候狗仔隊跟了三天,」她細數自己多年來的生活習慣,早上六點半起床、吃早餐、去郵局和傳統市場、回家⋯⋯「所以基本上跟我三天,就發現我一點新聞價值都沒有。」他人看覺得無聊,可是她很喜歡這樣的節奏——在工作上努力專注,回到家讓自己變得平凡安靜。

可人們總是會想辦法往林嘉欣身上貼標,譬如體重、紅毯穿著,明明是參加電影盛事,紅毯卻成了競技場:「很多過程是讓女明星很抓狂,像有沒有被看到啊、看到多少啊、如果不被看到又怎麼樣?這些東西不是我想要去注意的事情。」

舉著言論自由的旗幟,對一個人品頭論足,可說到底,這些酸民們並不認識你,也不關心你。學會讓自己抽離,能讓心情更好過:「在電影現場和演員的互動、跟導演、編劇、攝影師溝通啊,我覺得那個才是最實在的。」剩下的紅毯評論,將它當成附屬品,就能減少對自己的影響。


圖片|大樂音樂提供


圖片|大樂音樂提供

成為媽媽之後,孩子教會我什麼是美

林嘉欣的孩子已經九歲了,從穿衣服到戴牙套都很勇敢做自己。

孩子三歲的時候,曾經問媽媽「你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很獨特嗎?我想要自己挑衣服。」林嘉欣聽了,點頭說好,只要不會感冒,穿什麼都好。有時看到孩子穿得太 “colorful”,她也會笑著問:今天要穿這個?好啊!Let’s go!

「畢竟你希望她擁有自己的樣子,那我覺得擁有自己樣子,有很多不同階段。所以我覺得要懂得換一個眼光去看、去欣賞她。」

又譬如女兒正在戴牙套(需要靠頭部支撐,因此較一般常見的牙套更外顯)。當大家都認為很丟臉、會被同學恥笑,林嘉欣的小孩卻自己選擇要戴牙套,並堅持戴去學校,因為她認為所有歧視,都源於不了解,只要好好跟同學說明,大家就能理解。

「她就很樂意去跟人家講解自己的牙齒狀況、要戴一年什麼的⋯⋯後來我就覺得,天啊!她真的是在執行勇氣這兩個字。」

給孩子空間自由探索,父母也能在小孩身上學到很多。林嘉欣說,爸媽也要學會放寬心,讓小孩子自己面對,譬如戴牙套這件事,如果一開始爸媽就擔心東擔心西,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圖片|大樂音樂提供

這次陳珊妮專訪林嘉欣,想問如何看待美的定義。這件事她過去沒有仔細思考,但孩子卻給了她詮釋美的方法。

「有一次我問我大女兒,我說媽媽有個訪問,問我美是甚麼。然後我女兒就很隨意在吃早餐,說:『幫助人就是美啊,因為你發自內心。』」林嘉欣笑:「我就覺得對耶,幫助人就很美,能有同理心,就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在孩子身上,她學到了一課。

林嘉欣一邊說著,眼底藏有驕傲。在林嘉欣和女兒的談話中,你總能感覺到,有些美的疆界,變得柔軟而模糊,正在等著被重新定義,下一代的孩子,慢慢地在推翻我們這個世代的美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