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歧視在日常生活中上演,逐漸轉變為對對方能力、價值觀的質疑,例如「前面那個停車停那麼慢,一定是個女的」「女生就是要學會打扮,男生才會喜歡」「生小孩是女性的天職,女性天生就是比較會照顧小孩」⋯⋯我們又該如何逃脫這套性別劇本?

受社會局之邀,到台北市婦女館講授性別平等的劇本講座,試著將「性別平等」的概念,用各樣的方式傳播出去,除了法條、宣導、教育上的落實、法條上的修正,用戲劇的方式,則是更柔性的展現不同意見的雙方立場,用「展現弱勢者生命狀態」的方式,引人有更多的思考。

從葉永鋕事件後,追求性別氣質的差異認同,花了十九年的時間,依舊無法止息這類的霸凌事件在校園發生;台灣同志運動之父祁家威,更是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去推動同志婚姻的平等權益,直到今日的立院表決案通過,才終於露出曙光。

性別平等是個過於廣大的議題,當性別氣質、性向聚焦成為一個可被攻防的議題時,還有多少漫佈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性別待遇落差在不知不覺地上演。這個課程中分成幾個階段「日常生活中那些跟性別相關的,事」「不同時代的性別問題」「題材分析」「現今我們要面對的議題」「劇本主題的聚焦與發展」

日常生活中那些跟性別相關的,事

我們會遇到怎麼樣的性別問題,肯定跟我們自身的性別、狀態、年齡有關,而我本身是位女性/母親/劇場編導,自然輻射出我所遭遇或關心的面向。但我鼓勵學員,告訴我們以他/她所在的性別/社會位置,所觀察到的視角。以下的幾個案例會顯現,性別歧視不見得是件大喇喇擺在檯面上的事,有時它會轉換成對對方「能力」或「價值觀」的質疑,取代他們骨子裡對性別的歧視。

推薦閱讀:女人就該「小鳥胃」?飲食男女的性別歧視

例一:前面那個停車停那麼慢,一定是個女的。

例二:顧客走進辦公室說要找主管,卻不相信眼前這位女性就是主管。

例三:生小孩是女性的天職,女性天生就是比較會照顧小孩。

例四:如果女性去上班賺的就是比較少,不如在家好好帶小孩。

例五:這麼重的東西,妳們女生搬不動。

例六:女生就是要學會打扮,男生才會喜歡。

這裡面所存在的某種「偏見」,或許來自以往的「大數據」,覺得女性柔弱,擅長文法商,對理工、機械不擅長,力氣也比較小。重點是,總覺得女性頭上的職場天花板比較低。「小看女性能力」這件事,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流露出偏見。甚而覺得女性的「美」,是種在討好男性,令自己增值的手段。而我也舉了幾個例子,發生在不同性別及年齡(代)的例子。

例一:以前重男輕女,女生常以「招弟」為名,但某友人的妹妹叫「寧玉」,「寧」其實意味著「零」,也就是不要再生女生的意思。

例二:五歲的兒子留著長髮,常被誤認為女生,並被長輩告誡,上了學就要剪掉,不然在學校一定會被欺負。

例三:同志朋友去租屋,房東說明一定要有固定伴侶,有家庭更佳,同志朋友回答肯定,甚至花了大筆銀兩裝修房子。後來被房東發現他的伴侶是同性,竟就被要求搬家,不然要告他非法轉租。

例四:老公偶爾會推著娃娃車帶兒子上班,總要面對很多疑問的目光,你老婆在幹嘛?

性別問題散佈在每一個人,每一種性別身上,並非女性即是弱勢或男性即是強勢如此非黑即白,我們偶爾也會成為造成對他人性別壓迫的加害者。戲劇當中個角色的各自表述,有助於將每一種性別及性傾向的人們,還原成一個「人」來看。就如莎士比亞的名言「玫瑰不叫玫瑰,氣味依舊芬芳」

不同時代的性別問題

其實相對於古代,整個世界的性別運動是一直在前進的,只是收割了這些運動的成果後,我們總視為理所當然,而忘卻這些成果也有其戰鬥的曾經。例如:

從宋朝開始流傳的「裹小腳」,不僅對女性的生體造成極大的殘害,只為了小布行走時搖曳的姿態,對男性增基性的吸引力,也讓女性只能待在家中,無法出外從事較需勞動力的工作。台灣是在 1915 年 4 月臺灣總督府在官民籲求下,透過保甲制度,正式以公權力全面推動放足斷髮運動,並隨著接受教育、增長智識後,在社會上的活動與角色也日趨多元。

「亞洲女子高等教育權」則是在 106 年前的 8 月 16 日,日本東北大學批准三名女學生入校,從那一刻開始,女性教育權才開始逐漸獲得重視。

「女性投票權」1893 年,紐西蘭通過公民普選權,是第一個讓成年婦女擁有投票權的區域,當時紐西蘭仍是隸屬於英國的一個殖民地。

「男女雇用均等法」台灣則是在1986年通過「男女雇用均等法」後,企業也開始為女性生涯規劃,並在工作調配上調整為男女協力,提高對女性員工依存度,並徹底實施同工同酬,加蓋女性單身宿舍,給予一年育兒留職停薪假。

「同志婚婚合法」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婚專法」,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規定年滿18歲的同性伴侶可成立同性婚姻關係,並準用民法規定可繼承財產與收養有血緣的子女。

雖然許多權利我們已經得到,反而更要提醒自己,現在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不見得是事物最好的面貌,面對不理想的現況,還是有繼續挑戰更尋求改變的可能性。妥協,並非是生處於現代社會最良善的一種選擇。

題材分析

我舉了古今中外四個國家的女性案例,分別是 《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發生於 1960 年代美蘇太空競賽年代,三位就職於太空總署的非裔女性,突破性別與種族雙重偏見,最終貢獻己力,成就第一位美國太空人上太空的故事。 《花木蘭》發生於中國北魏年間,面對與異族柔然的戰爭,一位智勇雙全的孝順女子,代父從軍,最終得勝歸來與父母團圓的美好的故事。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由女性作家林亦含書寫,書中影射其被誘姦最後得了精神疾病的真實故事。卻在作家自殺後,依舊無法法辦這位補教淫師,任其逍遙法外。 《張紫妍》2009年因無法再忍受非人的性招待、性朝貢,並在演員李美淑的設局下,選擇自殺的南韓女星張紫妍。因牽涉的加害者人數龐大及政商勾結難以撼動,在逝世十年後,依舊無法將這些人繩之以法,讓潛規則眾多的南韓演藝圈,至今噤若寒蟬。

推薦閱讀:性別快訊|韓國 #Metoo 事件簿:張紫妍事件,從未真正落幕


圖片|電影《關鍵少數》劇照

前兩個例子,在性別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我與學員分析,劇中女性的勝利,靠的並不是大聲疾呼平權,而是在現實的局勢當中,她們懷抱著更大的夢想—為國效力、孝順父親。因著更大的動機,讓她們在如此現實的景況下,依舊有著大步往前的動機,也就是因著這樣的動機,加上她們的努力不懈,她們的聰明才智終究突破了人們對「性別」的第一印象,而成為善用精力、自他共榮的典範。

無奈接下來兩個例子,女主人公的聰明美麗卻為她們引來殺機,為何屬於女性的這些美好特質,在男性眼中變成了玩物且加以蹂躪。本應美好的人生卻成為性暴力的犧牲品,位高權重的惡者,將善惡顛倒,摀住了良知的嘴。而這樣罪惡的發生,卻是重重父權與職場威權緊密相生,加上旁觀者縱容、社會氛圍總是檢討被害者的連鎖產物,得是多大的社會運動轉型正義,才能讓往者沉冤得雪。

現今我們要面對的議題

回到我們自身,不管大與小,都有自己要面對的「性別平等」問題,因著我們感受到不舒服,感受到被不平等對待,每一個「為什麼這樣!?」就成為我們捍衛的議題的起點。於是我邀請在座的學員,提出現今她們所關注的性別平等議題,而後得到粗略得到幾大類的關注點。

同性婚姻及性別氣質教育 家庭內的性別分工 女性兼顧職場與育兒的難處 如何落實職場中的性別平等

學員們提到,很多女性在生兒育女後,離職場就越來越遠,一方面是夫家的體恤,認為一邊帶小孩一邊工作太辛苦,於是就在人生的職涯大轉彎。但等到孩子都以上學的年紀,要重返職場卻成了另外一個大問題,不僅學職本能沒有增加,年紀以及跟上潮流科技的步伐也已追不上年輕人的腳步,性別加上年紀,成了職場上的雙重弱勢。

但在此時就有學員提出:當我們在追求「權利」時是否同時考慮的「義務」,如果放了一年的育嬰假,工作都是同仁在分攤,當再次返回職場時,感受不到當年離開時同等的對待與氛圍,或是工作機會已被替換,放眼到整個依職部段向前運作生產的工作場域,一個有產能者的缺席,不可能不造成重新的平衡關係。我們除了在此時,宣告我們所感受到的「不公平」時,要用什麼來平衡「職場/家庭」「自我/他人」,或許我們不能只看失去的,與其被動地等待公權力的介入,更要積極正面的看我們有什麼,我們還能做什麼?讓自己的育兒經驗也成為職場上的祝福。一如最近走紅的國際美人鐘明軒,用的就是「做自己的勇氣」去療癒了自己因性別氣質被霸凌的過往,更鼓舞了很多因各種原因被歧視霸凌的人們,勇於活出真實的面貌。

劇本主題的聚焦與發展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從議題聚焦到落成劇本,其實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是我列了以下幾個階段,讓學員可以循著關心的議題,找出幾個可發展成劇本的關鍵點,最難發想的點,竟然落在「可能的拉力與推力」是什麼?因為每個人的議題不同,想要發展的劇本形式與時間長度以及用途,一定也不盡相同。於是我引導大家用「力」來思考這整齣戲,為了具體劇本裡的正反方角色與攻防過程,我邀請一位學員上台,擋在我的前面,因著我有想要去的地方,於是他成為我的「阻力」,但是我邀請了願意幫助我的人上台,四五位的自願者,變成了幫助我突破困難的「助力」,這一切都因著目標對我產生的「拉力」,以及美好未來對所有人所產生的「吸引力」。所有情節及橋段的設計,都可以用這樣的「力學」原理去設計,最後在各種力量的折衝下,得到一個平衡的結果。

妳/你想探討及突破的議題? 阻力是什麼?請舉出具體事件及關係人 可能的拉力跟推力是那些? 攻防關鍵點 其中令人反思的片段 妳/你所期待的未來

綜觀古今中外的例子「歧視與不平等,無法藉由等待或期望而自行改變,它是一場需要付出代價的戰鬥。」這是最後我給學員的一句話。

而戲劇是展現劇作家關懷社會的一種方式,不管世界會不會因此我們的期待而改變,都要從自己做起,我們可以將劇本當作是自己的政策白皮書,並在其中展示不同立場的人的角度與生活,尤其是讓「弱勢者」去發出自己的聲音,展現自己的生活,體現其價值,雖非當前最主流的,以「力」以「利」為衡量,卻有可能讓人反思,身而為「人」,更普世的共同價值與自然更迭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