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母親和妻子後,無論她曾擁有什麼夢想,都容易因為家庭緣故,選擇或被迫放棄。3月,迎來國際婦女節,邀請你和我們一起,看見媽媽的影響力。

說到「媽媽」,你腦中浮現了什麼?是母親正在餵奶、照顧嬰兒?是她牽著孩童在公園散步玩耍?還是,一位中年婦女下廚完後,趕緊呼喚丈夫和孩子來吃?

透過以上的例子,你會發現,我們對「媽媽」角色的想像非常單一,通常「家庭主婦」往往就是大部分人對母親的第一印象。儘管現今其實已有不少職業婦女,但孩子在想到她時,比起媽媽在職場中叱吒風雲的模樣,日常的柴米油鹽,才更貼近他們對母親的想像。根據女人迷 2019 女性影響力問卷調查,婚後婦女被社會賦予許多期待,超過半數被認為「應以家庭為重」。

3 月,迎來婦女節,在充滿女權氛圍的這個月份,我們希望邀請你,一同看見媽媽的影響力。其實,媽媽除了一手鍋鏟、一手拖把的「家庭超人」模樣,媽媽也持續在開創更多可能性。讓我們來瞧瞧吧!

溫柔力|部落客媽媽:家常菜,再也不平凡

拿起廚具,許多媽媽都燒得一手好菜,除了料理晚餐,也幫孩子準備便當。你曾想過,做便當也能做出一番事業嗎?

Didi 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自稱是「住在廚房的媽媽」。從 2015 年開始,她幾乎每日都在 Instagram 上傳她為小孩準備的便當菜色。只見版面上五彩繽紛,味噌醬烤馬鈴薯、干貝櫻花蝦玉子燒、海苔照燒漢堡排⋯⋯ Didi 運用無限的創意和想像力,讓菜色鮮少重複,每道菜看起來都美味可口,原來便當也能讓人食指大動!

這是一個結合媽媽身份與職涯的選擇。不僅照顧孩子和家人的胃,也打造自己的第二人生。透過社群推播,讓許多人體會吃便當、甚至是做便當的療癒感。媽媽的家常菜,既溫柔,又有影響力。

積極力|創業媽媽:照亮孩子前,先成為自己

我們常聽婦女二度就業,但是不是很少聽到婚後婦女創業呢?

同時經營公司和兩個網站的張瑜珊,原先打算當一個全職母親,但在育兒過程中發現相關需求,於是創立給父母的育兒諮詢平台「媽咪愛」,讓大家能分享自身經驗,也提供育兒問答、育兒資訊和網路購物等等服務。

同場加映:一個女兒,兩家新創公司!張瑜珊:「做媽媽,也要做自己」

先前於女人迷受訪時,她聊起當全職媽媽的日子:「那段時間,我的世界很小,把生活重心都放在小孩和老公身上。每天都在期待老公回家,如果他今天有事晚回家,就會很失落。」她發現自己漸漸陷入困境,便開始將注意力投入在其他事物,再進而走上創業之路。

孩子終究會長大,過好自己的生活,才不必亦步亦趨地緊跟孩子。當自己擁有生活重心時,可以降低對他人的期待,不僅減輕彼此壓力,也避免失落的心情。

「 Being a mom, and also being yourself. (做媽媽,同時也做你自己。)」——張瑜珊

成長力|學生媽媽:婚後,持續上課解題

你看過韓劇《第二次二十歲》嗎?劇中,年近 40 歲的河露拉是一位家庭主婦, 19 歲結婚並生下兒子,從此生活重心始終圍繞著家庭。為了減少自己和大學教授丈夫的知識水平差距,她決定回去校園,展開大學生活。

這樣的故事,不只存在於影劇中。以自助旅行聞名的作家丘引,足跡遍佈 50 個以上的國家,她在 1995 年出版《愛走就走》一書,是當時國內為數不多的女性自助旅行遊記,展現她的無懼與勇氣。小時候家境差,丘引無法繼續升學,在她心中留下遺憾; 於是, 2003 年,她和女兒一同前往美國,並重拾書本,陸續完成高中與大學學業。

女性成為母親和妻子後,大多時間都給了家庭。如果一個婦女擁有求學或進修夢,容易因為家庭緣故,選擇或被迫放棄。我們渴望在真實環境中,能有愈來愈多這樣的例子。

延伸閱讀:【丁菱娟專欄】三十歲我把小孩工作放一邊,出國留學

除了媽媽,她能擁有其他選擇

根據女人迷 2019 女性影響力問卷調查,在妻子、媳婦、母親三種角色裡,女性各自被社會賦予不同期待,其中「應以家庭為重」的期待幾乎都超過半數: 55.6% 的妻子是「負責處理家務,不分是否在職」; 54.4% 的媳婦是「逢年過節都應以夫家為重」; 42.9% 的母親則是「負起孩子的教育責任」。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婚後婦女的生活,和家庭關係仍綁得相當牢靠,尤其是社會期待給予的眼光,常讓婦女難以自由。

當面對社會給予的期待和壓力,可能讓已婚婦女們失去一些選擇權。

職業婦女可以是好媽媽,全職家庭主婦亦然。

上述三種媽媽,只是其中一些類型。無論是工作、進修或家務工作,「媽媽」都不是一種固定的模樣,也沒有好壞之分。你心中的媽媽,是什麼模樣呢?

身為媽媽,我們可以同時溫柔、積極,又渴望自己的成長。

媽媽,永遠有一百種模樣。請讓媽媽自己來定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