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的工作與生活之間,你渴望過變身另外一個人嗎?文章的兩位主角──瑪莉皇后、雍正皇帝,不約而同冀望透過變裝跳脫皇室壓抑的生活,來看看他們化身成了哪些形象!


法國大革命中的婦女隊伍|來源

1789 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夕,巴黎物價飆漲,人們生活愁雲慘霧。這一年穀物歉收,讓平民百姓連買一塊麵包充飢都感到困窘,整個社會的情緒為此已是波濤洶湧。

同場加映:反思攝影集:他花二十年,拍下美國的貧窮畫面

當時的王室卻似乎渾然不覺情況之嚴重。據說當消息傳到凡爾賽宮中,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莉安東尼(Marie-Antoinette),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沒有麵包,就吃蛋糕阿!」瑪莉皇后的臭名,自此流傳千古。四年後,她上了斷頭台。


瑪莉安東尼的肖像畫|來源

法國大革命前後,瑪莉皇后始終是人們攻擊的焦點。在法國社會中流傳的八卦小冊子,說她陰險狡詐、淫蕩敗德,說她是逆女惡妻同性戀,說她「邪惡乖張已極,犯罪如家常便飯,完全忘了自己應有的母職,也踰越了自然法則規定的界線。」

兩百年後歷史學家重看這一段過去,赫然發現在一個激情的時代中,瑪莉皇后背負了多少羅織的莫須有罪名——就連那句吃蛋糕的名言,也是虛構出來,強加給她的。有賴現代學者精心考究,我們才知道真實的瑪莉皇后,與傳統印象中多麼不同。

妳會喜歡:百年前,一夫一妻並不是傳統家庭價值

比如,生活在宮廷之中,位居萬人之上的瑪莉皇后,嗜好竟是拋開一切的繁華鋪張,扮成和她身份毫不相稱的模樣——一名擠牛奶的村姑。


瑪莉皇后的村姑像|來源

至今到凡爾賽宮去遊覽的旅客,在偌大花園的一角,還可以看見幾間不起眼的小房子。外觀看來灰撲撲的,帶著一點英國鄉村風,和王宮本身的氣派形成強烈的對比。當年,瑪莉皇后便是在此地,和她的朋友一起玩起村姑扮演遊戲。

瑪莉皇后這樣奇特的舉動,可能是要逃避王宮中繁瑣的禮節,以及隨知而來的無形壓力。當年她從奧地利孤身一人嫁到法國王室,年僅十五歲。也許就像許多我們聽聞的王妃故事般,難免有著巨大的寂寞與不適應吧。

推薦閱讀:馬欣談寂寞:為了排解人類寂寞而生的史努比與小叮噹

或許唯有在變身村姑的時刻,她才可以卸下那些繁文縟節,那些虛假的交際面具,為長期壓抑的情緒找到一個出口。


凡爾賽宮內的人工鄉村|作者提供

瑪莉皇后扮村姑的故事,讓我們想到十八世紀地球另一邊的中國。差不多同一時期,乾隆皇帝在著名的圓明園中,也開闢一方土地,找來一群農民耕種。

不過乾隆沒有閒情雅緻扮成農夫。他之所以要在自己華麗的園林中,安置幾塊農田,為的是十分崇高卻也無趣的理由: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芸芸百姓的辛勞。

因此,進了圓明園中的農民可偷懶不得,他們必須認真地耕種,以自己的勞苦,成就皇帝的愛民之心。

相比之下,乾隆的父親,那個經常被認為嚴肅又尖刻的雍正皇帝,反倒有意思多了。從一套名為〈雍正行樂圖〉的畫作中,我們驚訝地發現,原來愛變裝的瑪莉皇后,在遙遠的中國還有個同好。

在這一系列的圖畫中,雍正先後化身農夫、菩薩、垂釣客,喇嘛、道士、蒙古人,各式各樣的角色。但最讓人大開眼界的,大概要數以下這兩幅圖,東方面孔的雍正竟戴著捲曲的假髮,還拿起三叉戟,上山打老虎!


雍正行樂圖|作者提供

和瑪莉皇后不同的是,雍正的變裝終究只是紙上談兵。現實世界中,他似乎從來沒有將這樣的欲望付諸實現。雖然如此,這些逗趣的圖像,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或許也讓日理萬機、總是競競業業的雍正皇帝,獲得一絲的喜悅和放鬆吧。

從瑪莉皇后到雍正皇帝,這兩位一東一西,卻不約而同愛好變裝的男女,要讓我們不禁揣想,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在壓力湧現的時刻,是否每個人的心中也有那麼一種渴望,渴望擺脫那個熟悉到近乎厭膩的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