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和他人比較?或許是因為你對自己不夠認可,當自我價值是「比較來的」,反映出來的是你內心的恐懼。

作者|留佩萱

「我以後要變得很有錢,錢到哪裡我就要到哪裡,我要比我爸還有錢,我要成為世界知名的人,每個人都會認識我,當你用 Google 搜尋我的名字時,我的名字會第一個跳出來。」影片中的男性個案激動地說著,我按了暫停,拿下耳機,看著螢幕上定格的畫面,在已經寫滿滿的筆記本上寫下「自我價值」四個字,然後打了一個很大的問號。

推薦閱讀:成功是追尋自我價值!三部激勵人心的 TED 演說

督導碩士生是博士班課程的一部分,每個禮拜我都要花許多時間觀看我督導學生的諮商錄影,然後和學生見面討論、給予回饋,培育他們成為一位心理諮商師。影片中這位大學生,就是我督導的學生正在諮商的個案。這位個案一開始因為感情問題來到諮商室,他覺得自己有問題,因為每次的戀情都非常短暫,而每次失戀後,他都會覺得自己很失敗、沒有價值、無法忍受自己孤單一個人,但只要找到下一位約會對象,心情就會立刻好轉起來。在第一次諮商會談時他說:「我想要學習在失戀時可以怎麼樣趕快復原!」

我非常想繼續了解這位個案,可惜在三次會談後他就沒有再出現,而最後一次,他說他以後要變得非常有錢、要成為世界知名人物。

把影片按暫停後,我看著自己寫的筆記,心裡更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你無法忍受自己一個人?為什麼你痛恨和自己在一起?為什麼你需要很有財富和名氣?如果沒有這些外在條件,你覺得你有價值嗎?」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liz west

有條件的愛,讓我們害怕變得「平凡」

這位個案讓我想到以前看過的一場 TED 演講:加拿大醫師蓋伯.麥特(Gabor Maté)解釋人為什麼會成癮(註一)。他說,如果要了解成癮,就不能只看成癮行為帶來的壞處,而是要看這些行為帶給人什麼好處?他解釋,任何一種成癮行為,都是要幫助人減輕痛楚,填補內心的空虛和匱乏;不僅僅是一般熟知的毒癮酒癮,許多人對金錢、地位、權力成癮。麥特醫師最後說:「那些最有權勢的人,往往都是世界上最空虛的。」

我想,對於這位個案,比起解決「失戀時要怎麼趕快復原」,他有更深層的議題需要處理──他的內心缺乏對自我的價值和認可,而這一塊大黑洞,需要用外在的物質和關係來填補,所以他需要不斷交女朋友、需要追逐財富和名氣。

許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要求要成功、要勝利,對於這些孩子,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你表現好我才會愛你,不然你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在台灣,我看到許多家庭把愛和成績牢牢綁在一起,當然,父母不會直接對孩子說「我的愛是有條件的」,而是從每天生活的互動來傳遞這些訊息:成績好時歡欣喜悅、考差時責罵孩子、平常的談話內容都是「好好用功讀書」、「怎麼成績又變差了?」、「誰誰誰的成績那麼好,為什麼你做不到?」

愛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互動所累積而成,而這樣的成長環境,當然會讓孩子覺得:「如果我要得到愛,我就要成績很好、要有好學歷、好成就。」當然,你也可以把「好學歷」這個格子換成其他條件,像是「優異的運動表現」、「優秀的音樂成就」、「身材要苗條」、「要有各種才藝」⋯⋯等等,當父母無法愛孩子的全部,只愛孩子的某一部分,這就是有條件的愛。

當愛變得有條件、當孩子無法百分之百被愛與接納,孩子也就無法認識真實的自我、無法建立起自我價值和認可。這些有條件的愛,讓孩子長大後變得害怕「平凡」,畢竟,在成長過程中,一路都有內在的聲音告訴他們:價值來自於成就與名氣,平凡是失敗、是羞愧、是沒有價值。

當自我價值來自於比別人優秀⋯⋯

研究顯示,一個人如果自尊很低,可能會有憂鬱症、焦慮症,或是其他心理疾病。但是研究人員也發現,那些充滿高自尊的人也可能有問題,像是發展出自戀型人格、自以為是、以及各種歧視與偏見。美國教授克莉絲汀.涅夫(Kristen Neff)解釋,重點不是你有多高的自尊,而是,你的自尊從哪裡來(註二)?

而許多人得到自尊的方式,是藉由把別人踩下去。

當一個人的內在沒有自我價值與認可時,就需要藉由與別人互相比較來彰顯自己有價值──當我比別人好時,才會覺得自己好,所以我們需要不斷批評人、貶低人。

美國社工系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在她的書裡寫著(註三),我們越喜歡批評別人的事情,往往是自己越自卑、越羞愧的部分。如果一位母親對於自己的教養方式感到自卑,她就更容易去批評數落其它母親;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長相身材沒自信,就更可能去挑剔評價別人的身材。因為藉由批評貶抑別人,感受到「我比你好」,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推薦閱讀:【Oneness Cards 占卜】尋找你人生的內在目的

而當一個人極度需要「我比你優越」,就可能形成自戀型人格疾病(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研究顯示,近年來,「自戀」(Narcissism)就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來。自戀型人格患者極度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比別人優越、比別人重要、非常需要外界的認同與讚賞、並且不斷塑造完美的假象。布朗教授在書中談論自戀時解釋:

如果用「羞愧」的研究角度去看待自戀,我看到這些自戀型人格患者背後所埋藏的羞愧感和恐懼,害怕如果自己不夠出色,就不會被注意、不會被愛(註四)。


圖片|來源

你想要比人好?還是想要與人有連結?

於是,許多人為了獲得愛與認同,不斷追求財富與成就,要讓自己比別人優越。但是,很矛盾的,藉由把人踩下去來彰顯自己有價值,這樣的過程其實是讓人越來越孤獨,因為當你汲汲營營地想要贏過別人,就失去了和人真正連結的機會。畢竟,如果你一心只想著要比別人好、和人相處時內心不斷互相競爭,要如何真正去聆聽、了解另一個人?如果你的自我價值是來自互相比較下的優越感,又要如何真正去了解、認識自己?如何建立起對自己真正的價值和認可?

在諮商室中,我看到許多個案這樣辛苦地活著。他們整個人的價值,取決於自己是否成功、是否功成名就。他們害怕失敗,不容許自己犯錯,他們的人生就像是走在一條稱為「完美」的鋼索上,身上背著刻著「成功」的大石塊,稍有失足,就跌落萬丈深淵。

人與人的連結,才是人生幸福快樂的關鍵

但是,如果你去詢問那些失去摯親正在哀悼中的人,他們最想念的,都是那些已經失去了的平凡時刻──睡覺時可以聽到身旁伴侶的打呼聲、早上起床時可以看到伴侶坐在餐桌前喝咖啡、出門時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與親吻。他們最想要的,是希望可以再去享受這些平凡時刻。如果你去詢問臨終的病人有哪些遺憾,沒有人說希望自己可以更有成就或更有錢,他們遺憾的,都是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享受那些人與人間最真摯的連結。

人生的非凡,都是從每天細微的平凡的時刻所堆砌而成。美國哈佛大學做了一個長達近八十年的研究(註五),追蹤七百多位受試者,想要了解人生快樂的關鍵因素是什麼,答案不是財富地位或權勢,而是有健康的人際關係,與人有良好且有意義的連結。

與其教孩子要勝利、追求未來的功成名就,我們更需要教孩子去享受每一個平凡的時刻──去活著、去感受、去好好經歷與珍惜每一個當下、與人連結、去看見每一個人的獨特與美麗。